↑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5 题
  1.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对当时工业和交通发展起着直接推动作用并仍然影响着当今社会发明创造的是:

    A.内燃机的发明

    B.汽车的问世

    C.计算机的研制

    D.蒸汽机的改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 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D. 《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场战争发生在

    A. 1840年

    B. 1856年

    C. 1894年

    D. 1900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在遗嘱中告诫后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

    A. 清朝封建统治势力依然强大

    B. 民族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发展

    C. 没有真正建立革命革命根据地

    D. 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长征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进取。在红军长征途中,以下属于红一方面军先后经过的江河是

    A. 乌江——湘江——赤水河——大渡河——金沙江

    B. 湘江——乌江——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

    C. 湘江——乌江——赤水河——大渡河——金沙江

    D. 乌江——湘江——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时设计的年代尺,据此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A. 近代化的探索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D. 中国共产党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有关“文化大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是文化大革命发动的主要原因

    B. 1966年2月,出现著名的“二月抗争”

    C. “四人帮”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

    D. 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8年内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没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A. 鸦片战争

    B.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新中国的成立

    D. 辛亥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A. 伏尔泰——著名的物理学家——《论法的精神》

    B. 达尔文——著名生物科学家——《物种起源》

    C. 达·芬奇——文艺复兴的“巨人”——《最后的晚餐》

    D. 贝多芬——近代伟大的音乐家——《英雄交响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今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给日常生活带来无尽的便利。下图汽车的发明者是哪个国籍的?

    A. 英国

    B. 德国

    C. 法国

    D. 美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有关世界历史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联邦叛乱各州的黑奴都应看做自由人

    B. 《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2年4月

    C.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机的发明

    D. 《独立宣言》第一次以国家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2016年6月23日,英国就是否留在欧盟举行全民公投。投票结果是支持‘脱欧’的票数以微弱优势战胜‘留欧’票数,英国将脱欧。”材料中提到的欧盟是一个

    A. 政治军事组织

    B. 国际贸易组织

    C. 国际和平组织

    D. 政治经济组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颁布于17世纪晚期,明确划分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利界限,以法律形式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文献是

    A. 美国1787年宪法

    B. 《权利法案》

    C. 《人权宣言》

    D. 《人民宪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个战场的战局进行比较的话,毫无疑问,欧洲第一战场会对战争决定性的作用。请问下列战役属于欧洲第一战场的是

    ①莫斯科战役

    ②斯大林格勒战役

    ③诺曼底登陆战

    ④柏林战役

    ⑤易北河会师

    A. ②③⑤

    B. ①②④

    C. ②④⑤

    D. ①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科技创新要与制度创新协同发展。

    ——摘自2016年习近平在中国科技创新大会的讲话

    材料二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沃尔•特拉斐尔《美国世纪》

    材料三2015年10月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因在青蒿素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屠呦呦带领研发团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研制出的抗癌新药青蒿素已挽救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四有鉴于未来世界大战核武器肯定会被使用,而这类武器肯定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威胁,我们号召世界各政府体会并公开宣布它们的目的不能发展成世界大战,因此我们号召它们,应该用和平手段解决它们之间的任何争执。

    ——摘自1955年《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9世纪,英国在崛起的过程中是如何实现“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两者“协同发展”的?

    (2)写出材料二中美国在电的应用方面成就最为突出的科学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进行这次科技革命的政治条件。这次科技革命促进了企业和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导致了什么组织的产生?

    (3)材料三中屠呦呦的研究成果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一领域的成就?这一领域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4)材料四中《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反映的主题是什么?结合二战历史,分析科学家们发表宣言的原因。

    (5)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重大人物在人类发展史上曾起到过推进历史进程的作用。请回答:

    (1)19世纪初的法国曾在欧洲盛极一时,领土版图空前扩大,这是什么原因?19世纪60年代日本以谁为首实行改革,使日本与当时世界的发展潮流接轨?同一年代在谁的率领下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2)马克思、恩格斯为哪一个政党起草纲领——《共产党宣言》?

    (3)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为动力机器的创新做出重要贡献的发明者各一名。

    (4)马克思曾将亲笔题词的《资本论》寄赠达尔文,是因为达尔文在科学上做出了什么重要贡献?

    (5)罗斯福曾使美国首先摆脱经济危机,他是用什么办法复苏美国经济?二战期间他与英苏两国领导人参与哪两次会议共同研究最后击败德日两国法西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后采取哪一项内容解决土地问题?

    (2)农村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请列举“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道路中的两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事件。

    (3)农村是摧毁封建土地制度的阵地,建国初期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是在哪一年完成的?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地主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

    (4)1958年,毛泽东为提高公有化程度,在农村建立的基层组织是哪一个?导致这一组织的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土地政策方面是如何调整的?

    (5)当今我国农村出现土地抛荒现象,农村经济发展出现瓶颈。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要实现我国农村经济新的发展,最重要的应该做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