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2 题,其中:
选择题 40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4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0 题
  1. 《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在当时其本质意义是

    A.使人民获得了政治权利             B.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C.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D.否定君主专制政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西方历史上女性继承王位者屡见不鲜,时至今日,英国、丹麦等国的国家元首依然是女王,但我国2000 多年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普遍排斥女性,遵循父系单系世系的原则。造成中西这种差异的主要成因是

    A.中国宗法制的传统             B.欧洲女权至上的传统

    C.专制权力的强弱不同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著名史学家王国维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对其“天”的理解正确的是

    A.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           B.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

    C.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D.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

    A.中国古代一直在着力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产生  

    C.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下地方建制逐渐完善

    D.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钱穆曾评论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说“在  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请在“  ”中填入恰当的内容。

    A.“中朝”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内阁制            D.军机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中国历史上,曾有西北边境官员向朝廷报告紧急军情,皇帝即刻召集宰相及相关长官共商对策。由于宰相无权调动军队,乃由主管军事的长官提出作战方案,由主管财政的长官调度后勤物资,经皇帝裁决后,才调动军队增援前线。以上场景最可能发生于何时?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康有为《拟免跪拜诏》)。这一现象演变反映的实质是

    A.礼乐制度的建立            B.封建等级制度建立

    C.专制皇权的强化            D.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1689-1755年)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秦朝确立三公九卿制度           B.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C.明朝设立内阁制度            D.清朝设置军机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C.皇权与宦官的矛盾激化              D.六部已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

    A.中国不能自主决定关税税率          B.中国的关税税率由英国决定 

    C.中国海关须由外国人管理           D.中国关税必须保持低税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下列条约中,最能体现列强‘以华制华’策略的应该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下面对该诗反映的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取得了反抗斗争的完全胜利

    B.清政府积极配合,军民共同抵抗外敌

    C.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反抗侵略的斗争

    D.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日本人竹野与三郎曾说:“我们的对手十分顽强,丝毫不怕死……等一有机会就发动进攻。不仅台北的情况是这样,而且整个新竹的四郊也是这样,新竹的村民是以顽强和勇敢著称的。”他所描述场景发生于

    A.抗日战争期间                  B.鸦片战争期间

    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期间           D.义和团运动期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国民政府的上述宣言发表于哪一事件发生不久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我们扒飞车那个搞机枪,撞火车那个炸桥梁,就像钢刀插入敌胸膛,打得鬼子魂飞胆丧。” 这是《铁道游击队》主题曲中的一段歌词。它描述的主要是

    A.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       B.井冈山斗争时期游击战

    C.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抗战       D.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略反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中共将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暴动政变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该宣言的发表

    A.说明中共放弃了武装的领导权

    B.表明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C.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促成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我们在内战中搅了20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今日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一辈子有一个抗日报国的机会,今后如能为国家民族而战死沙场,才真正死得其所。”李宗仁先生的这一段话应该是在下列哪一事件后有感而发

    A.北伐战争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淮海战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19年,尚未成为职业革命家的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中指出,“辛亥革命……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 毛泽东认为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结束了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

    C.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       D.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历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

    A.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确立

    B.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成立

    C.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A.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口号        B.受十月革命的影响

    C.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革命的领导任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于中共“一大”的党纲,中共“二大”党纲的最大变化是

    A.体现了压抑资本主义未来发展的目标

    B.以俄国十月革命夺权方式为革命道路

    C.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D.承认了中国革命不可超越的历史阶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节选):“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请问信中所指(两次合作)“合则对国家有利”指的是

    A.推翻帝制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B.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和抗日战争胜利

    C.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D.抗日战争胜利和达成“九二共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为纪念某次会议,朱德元帅曾赋诗一首:“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该会议

    A.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纠正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C.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D.确立党的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一位著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红军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C.两万五千里长征             D.开辟敌后战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文献记录片《走进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白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诗反映的史实是

    ①渡江战役   ②挺进大别山   ③三大战役   ④解放南京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整齐地睡在马路上。对此,美国的《生活》杂志称:“这个行动宣告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这主要是指

    A.上海解放后,国民党的统治宣告结束

    B.美国已放弃扶蒋反共的政策

    C.中共及解放军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D.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战胜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新中国某项基本政治制度规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国家及地方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中,均有一定比例的代表,以更好地参政、议政并发挥监督作用。 此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自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政府主席均由藏族公民担任。5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向西藏投入400多亿元;中央和其他省市克服种种困难,援助西藏建设了62项工程。这表明我国政府的哪项政策和哪项原则在西藏得到了真正贯彻落实。

    A.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政治平等

    D.民族团结,各民族经济平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比较”是历史学习、研究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宪法或宪法性文件

    产生的背景

    主要内容

    历史地位或评价

    《共同纲领》

    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

    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1954年宪法

    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82年宪法

    改革开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

    A.①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  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B.①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⑤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C.①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  ⑧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①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宋元之际,契丹族所建的辽国,曾实行过“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即以契丹官制统治契丹人,以汉族官制统治汉族人的“北南面官制”。这项制度既有利于辽国封建制的发展,又促进了契丹本族的繁荣。如今类似于此的基本国策是

    A.民族区域自治            B.一国两制

    C.政治协商            D.设立经济特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1979年全国人大宣布的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表现在

    ①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等岛屿

    ②美国断绝与台湾外交关系,遏制了台独势力

    ③两岸相互投资设厂

    ④台湾当局对“三通”的限制逐渐放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不包括

    A.“一边倒”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中日关系正常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中国政府评价一次会议时说:“这次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旧金山会议         D.26届联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这样的评价基于他在日内瓦会议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说。其演说的宗旨是

    A.号召亚非国家采取不结盟政策       B.亚非各国坚持反帝反霸的方针

    C.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D.解决亚非尤其是印度的和平问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50多年前,中印两国共同倡导了20世纪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创举,对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创举是指提出了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外交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建交国家

    49

    54

    69

    87

    88

    95

    103

    107

    110

    112

    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      

    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有作出“接受国际义务”的承诺,美国政府暂时不能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紧接着美国又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包围孤立中国。宣告美国孤立中国阴谋彻底破产的标志是

    A.中国代表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B.中国代表参加万隆亚非会议

    C.中国政府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中国代表出访苏联并缔结盟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9. 中国倡导建立的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不结盟运动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上海合作组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0. 1989年以来,中国先后参加了22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20000多人次,其中,有3名 军事观察员和6名维和士兵在执行任务时英勇牺牲。这说明当前我国

    A.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规则

    B.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C.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已成为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中的一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10分)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标语字把民国的“国”改写为“囻”。

    ——宋军《申报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指出:《申报》庆祝的1912年元旦的重大政治事件是什么?(1分)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

    材料二  (民国初年)官府之文告,政党之宣言,报章之言论,街巷之谈说,道及君主,恒必以恶语冠之随之。

    ——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袁世凯身败名裂,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人民版)

    (2)材料二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哪一重要成果?(2分)

    材料三 “中国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3)上述引文出自哪一部法律文献?该文献的颁布有何历史意义?(3分)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据《新京报》报道:在香港顺利回归祖国,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过程中,两个年份是值得纪念的,一个是1984年,一个是1990年......,香港及澳门的回归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都是重大的。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两个年份”分别发生了什么值得纪念的事情?(2分),简述香港及澳门的回归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2分)

    材料二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爱国诗人邱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2) 请判断邱逢甲的《春愁》写于哪一年?“割台湾”是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规定?举出当时领导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的爱国领袖两位(除邱逢甲)。(4分)

    材料三  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反分裂国家法》

    (3)材料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