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4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27 题,中等难度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4 题
  1. 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莫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以下内容出自其中的是(  )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

    C.“条条大路通罗马”

    D.“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判断,他评论的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地贵要予赋水轮》中写道:“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材料中的“物”是(   )

    A. 筒车   B. 耧车   C. 水排   D. 曲辕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以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奠基工程实施的发展战略是(  )

    A.科教兴国         B.素质教育

    C.三个面向        D.希望工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下列与禅让制度密切相关的是(  )

    A.炎黄战蚩尤 B.皇帝建宫室

    C.舜让位于禹 D.启继承父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是战国形势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了当时不同的诸侯国.其中灭掉六国,完成统一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  )

    A.“兼爱”、“非政”     B.“仁政”治国

    C.提倡法治            D.“无为而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接受此建议,采取的措施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减轻赋税,发展生产

    C.以德化民,稳定民心      D.分封诸侯,加强皇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戚继光是明朝著名的抗倭英雄.下列诗句中,表明他消除倭患的决心和意愿的是(  )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D.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隋至清),图中的☆处应是(  )

    A.后周 B.北魏 C.陈 D.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者进入成熟阶段,其中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上述内容出自下列哪一条约?(  )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下列关于长征过程中发生的事件,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遵义会议  ②飞夺泸定桥  ③强渡大渡河  ④巧渡金沙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③② D.②①④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是美国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宣传画,其文意是“援救中国”、“中国正在帮助我们”,这反映出(  )

    A.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B.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C.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D.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992年,大陆海协会和台湾基会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其核心是(  )

    A.制定和平统一方案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提出一国两制方针        D.落实八项主张要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关于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的组合中,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乔达摩•悉达多-佛教        B.阿基米德-杠杆定律

    C.古希腊-《荷马史诗》       D.波斯帝国-象形文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四副示意图中,反应“三角贸易”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图中的空白处应填入的是(  )

    A. 英国宪章运动   B. 法国大革命   C. 巴黎公社成立   D. 《共产党宣言》发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贝多芬为拿破所写的,第一部明确反应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是(  )

    A.《维也纳森林序曲》 B.《英雄交响曲》

    C.《春之声》      D.《蓝色多瑙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921年,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成为第一个获得苏俄石棉矿特许经营权的外国人,他获此特许权得益于苏俄实施的(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农业集体化道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933年3月…他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以上《大国崛起》解说词中的“他”是(  )

    A.罗斯福 B.赫鲁晓夫 C.马歇尔 D.戈尔巴乔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如图是某同学在历史课上做的笔记.由此判断,该同学学习的是(  )

    A.东欧剧变 B.华约建立 C.美苏争霸 D.苏联解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列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雅尔塔会议内容的是(  )

    A.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B.成立国际联盟

    C.决定成立联合国            D.建立北约组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某班开展研究性学习,收集了有关“尼赫鲁”“纳赛尔”“纳米比亚独立”“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材料.据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冷战中的对峙       B.动荡中的中东地区

    C.亚非拉的奋起        D.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恰当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阅读材料,回到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打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大宗当面数明他的罪状后,还是授予官爵,赐给田宅,…对东突厥各部的首领,唐朝也给予优厚待遇,仍令他们管理旧部,朝廷里也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雍正皇帝成精明确指出:“从俗从宜”,“从安其俗”,强调了不应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而进行统治.

    --余梓东《论清朝的民族政策》

    (2)据材料二,清朝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管辖所遵循的原则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历代清朝统治者是怎样管辖西藏的?

    材料三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3)据材料三,新中国实行民族自治政策的前提和目的各是什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谋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手工,…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

    --张骞《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

    (1)材料一反映了张骞什么主张?他是如何践行这一主张的?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出詹天佑怎样的爱国思想?他是如何用实际行动来“出”“其”“所学”,“尽”“其”“所知”的?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概要指出该事件的性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阅读下列“央网联动•寄语国庆”系列短评,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1)据材料一,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标志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崭新的姿态”的理解.

    材料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中国走上了一条富裕安康的强国之路.

    (2)中国人民“富起来”主要得益于哪一伟大决策的实施?据材料二概括这一伟大决策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力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相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3)据材料三,推进中华民族日益“强起来”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战争与合作在不同层面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国际格局的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谨庄严地宣布并昭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奠定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正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

    (1)上述材料出自哪一历史文献?据材料概括该文献宣告的核心内容.

    材料二“…1870年至1913年间…恰恰是一波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期,这波全球化的动力是英国,其对外商业扩张的同时,也使一大批“新兴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在那一时代崛起,而英国的全球领导地位日益受到削弱…在全球秩序陷入瓦解的情况下,世界却缺乏新的领导者来维护基本秩序.”

    --摘编自《“一战”发生机理时刻警醒当今世界》

    (2)据材料二,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的新秩序是什么?

    材料三 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法国和德国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体现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的举措以及给世界格局带来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