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8 题,其中:
命题作文 1 题,句子默写 1 题,字词书写 1 题,名著阅读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对于鲁迅来说,那夜归航的豆儿,是一缕芬芳;对于史铁生来说,那北海的菊花,是一缕芬芳;对于朱自清来说,父亲买橘的背影,是一缕芬芳;对于琦君来说,母亲酝酿的春酒,是一缕芬芳。

    在你的记忆深处,也一定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生活片段。②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边秋一雁声。

    ③知汝远来应有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湘水无情吊岂知。

    ⑤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槲叶落山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行路难》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作者被贬谪、被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字词书写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安徽佛教名山九华山烟云氤氲,巍峨兀立。唐代诗人李白曾三次游历九华山,见此山层luán叠嶂,九峰如莲花,写下了“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美妙诗句,以此表达对九华山秀丽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九华山山势雄伟,群峰竟秀,植被繁茂,瀑飞泉涌;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佛教气氛融为一体,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氤氲(_________)   兀立(_________)     层luán叠嶂(___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3)文中“旅游胜地”中“胜”的意思是(______)

    A. 比另一个优越  B. 优美的   C. 能够承担或承受   D. 打败

    (4)选文画线句运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九华山的壮丽雄伟。(2 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以下题目。

    “你站立在对面的山巅/而且笑得那么明朗/用力睁开眼睛看你/渴望能捕捉你的形象/多么强烈,多么恍惚,多么庄严!”选自《艾青诗选》,作者原名_______,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笔名发表了长诗《_______________》。诗中的“你”指的是_______,本诗蕴含着诗人艾青对_________________ 的向往和追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九年级开展“走近现当代诗歌”的语文综合性活动,请你参加。

    走进书的世界

    金波

    翻开书本的每一页,

    都像走进一个新的世界,

    眼睛变得应接不暇,

    心灵体验着发现的喜悦。

    书像大海,我们像一条鱼,

    书像蓝天,我们像一只鸟,

    美丽的成长记忆,

    就从这里开始闪耀。

    书页里夹着白天的阳光,

    书页里夹着夜晚的月光,

    无论多久,每一次翻开,

    生活都会在这里飘香。

    日子因阅读变得丰满,

    阅读像吸吮生命的甘泉,

    知识让心灵长出了双翼,

    我们从书的世界里飞起。

    (1)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我 们 从 书 的 世 界 里 飞 起 。

    (2)诗歌第三节的韵脚是___________,押__________韵。

    (3)请你仿照示例,写两行小诗。

    示例:日子因阅读变得丰满,

    阅读像吸吮生命的甘泉,

    (4)刘畅同学在参加活动后写下的心得体会,有一些问题,请按要求帮他修改。

    诗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妙趣横生、雅俗共赏,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A)能否弘扬诗歌文化,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事。(B)在此次活动中,同学们围绕诗歌文化为中心,进行了一系列探讨和学习。此次活动使我对诗歌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

    ①(A)处划线句子有两面对一面的语病,应将___________删去。

    ②(B)处划线句有句式杂糅的语病,应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以读书“索道于世”

    ①读书,能润泽心灵,能提升本领,能纯洁操守。有了书香的浸润,人的精神世界才能丰盈起来。

    ②十六年前,我从海军某雷达旅政治部调往一海岛雷达站任指导员。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把政治教育课讲好、讲生动,让大家有所收获。胸无点墨,何以感染他人?于是,伴着小岛的婆娑树影,听着隐约涛声,每晚在那盏微黄的灯光下,我循前人之迹、探历史之幽、思古今之变,在收获一份恬静的同时,也充实了自己、备足了养料。有了书香的浸润,所讲的课程,很快便获得了不错的反响,也扭转了大家对政治教育课的刻板印象。

    ③从那时起,无论是在机关还是在基层,不管是穿军装还是着税服,读书慢慢成了自己八小时之外的生活主色调。这样一份习惯,可谓受益终身。因为,自己在书香中,能体味到读书之美、读书之获、读书之乐。

    ④读书之美,美在润泽心灵。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确实,读一部好书,尤其读一部经典,就是为灵魂打开一扇窗户。那些历经岁月“洗礼”,依旧散发着思想光芒的经典,不仅能让我们与先哲对话,聆听教诲,更能涵养心灵,为自己的灵魂找到一片洁净之所。如今,碎片化阅读渐趋流行,人们往往一看到大部头的书就头疼,殊不知,“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从我自身的经验看,啃下一部厚重的书卷,虽然路程漫漫,却能磨练心性,让人撇去浮躁,收获宁静。等攻克后,掩卷沉思,往往仍有回甘。

    ⑤读书之获,获在提升本领。如今,知识的“保鲜期”越来越短。有一条流行的“知识折旧律”说的是,一年不学习,一个人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致使不少人都有本领恐慌。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是人们对手机和搜索引擎的依赖:一旦碰到难题,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打开搜索引擎找答案;而一旦手机电量不足时,又开始到处找插座,给手机充电。其实,如果没有足够的积累,即便搜索出来了答案,我们又是否有辨别答案真伪的能力呢?要想克服本领恐慌,要想让自己有两把刷子,不读书、不学习,恐怕是不行的。书中或许不会给出解决问题的直接方法,却有着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而这,恰恰是每一位领导干部都不可或缺的本领。

    ⑥读书之乐,乐在纯洁操守。晚唐诗人杜荀鹤在《泾溪》中写道:“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从一个侧面告诫我们,自律是一场终身修行。在我看来,读书正是增强自律的最好方法。“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的怡然自得,“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的廉洁意识,这些都是精神生命的营养剂。工作之余,少些觥筹交错,多些手不释卷,于字里行间潜心思考,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才能不断增强心有所畏、言有所止、行有所戒的定力,在精读、深思、笃行中描摹出人的精神底色。

    ⑦“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以书为伴,含英咀华,我们才能洗涤心灵、涵养浩然之气,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丰盈起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④段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列名言中不适合作为第⑥段论据的一项是(   )

    A. 名不可以虚求,贵不可以伪得。   B. 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C. 以细行律身,不可以细行取人。   D. 终身为善不足,一旦为恶有余。

    4.第④⑤⑥段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

    5.第⑦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蛮 竹

    ①人的记忆很奇怪,有时当你搜肠刮肚地冥想时,历史无迹可寻,可有些事物,无论你身处何地,不管你心境如何,只要在某个瞬间不经意的一瞥,那潜伏在你内心里最熟知的记忆神经便被骤然牵起,让你回到拥有无限遐想的时光隧道中,回到那个虽被尘封可依然鲜活的记忆空间里。就在那天,走在街上的我无意间看到一辆用蛮竹做的推车,于是脑海便翻涌着关于它的所有片段,如一扇门在我眼前开启,门内是老家郁郁葱葱的蛮竹。

    ②蛮竹,一种生长在山里的竹子,高大而粗壮,挺拔的竹竿带着大地黑土的倔强直冲云天,恣意地向白云深处延展。“蛮”即“大”,在布朗族眼里乃“王”之意,在我看来,他有的是王者的大气而无霸气,有王者的博爱而没有狭隘,在广阔的天地里延展成一片让人叹为观止的风景。蛮竹苍苍,他是主妇,染绿了山寨,掩映着篱笆和野花,让家变成了温馨的小窝;蛮竹苍苍,他是壮汉,带领着源源不断的子孙,世代驻守着大山,倾其一生献给了这片土地上勤劳而善良的人们。

    ③蛮竹于我而言就是一种暖暖的记忆,生长在心里最肥沃的地方。春天,细雨绵密,(   )洒向静默的大山,黑土里,岩缝中,蛮竹用积蓄了一冬的能量破土而出,开始了一生(   )拔节。在天地间,细雨的轻柔与蛮竹的刚劲完美地交融为一幅烟雨图,唯其这般,山林才显得灵动而多彩。记得小时候,我和阿公到山里找菌子,看着满坡地蓄势待发的青笋,阿公笑着对我说:你看,我们的朋友开始出土了。是啊,我们的朋友,它是布朗族一辈子也离不开的朋友。阿公那根挑起全家衣食的扁担,阿奶那个被手摩挲得发亮的簸箕,一代又一代的布朗人就在与蛮竹的相守中走完辛劳而平和的一生,这一生始终带着蛮竹清淡素怡的滋味,带着蛮竹生生不息的精神,这样的人生简单而实在,自然而淡定。

    ④经过季节的洗礼,蛮竹从嫩绿到油绿再到淡黄,一节节展示着自己的壮硕。于是人们砍来蛮竹,建房、做成家具农具,把蛮竹丝丝入扣地编织进了自己的生活里,日子也透着清淡的竹香。老家保存着一根扁担,宽厚而结实,被阿公长满老茧的手磨得光滑而透亮,那是一根浸透了汗水的扁担,从阿公砍下蛮竹的那天起,它便成为了一个战士,肩负起家的重任。在挑起日出与月落的过程中,父亲长大了,于是阿公便一担担地翻山越岭,把家里有限的食粮挑运给外出求学的父亲。蛮竹做的扁担渐渐弯了腰,色泽由淡黄变成灰褐,父亲在城里工作了成家了,有了自己的一番天地。这时,扁担也完成了一生的使命,(   )靠立在屋子的角落,年迈的阿公拄着拐杖,背上是岁月留下的一个弧线。每次看到阿公遗留下的那根蛮竹扁担,总会想起朱自清《背影》里的章节,一样的情感被不一样的符号所记刻着,那根扁担被年月镀上了一层光晕,那是父爱厚重的光晕,常常氤氲了我感动的泪眼。

    ⑤一切农具几乎都来源于蛮竹,箩筐、耙、扁担、簸箕、手推车……这些用具经过岁月的积淀,有些被人们的手磨得光滑,有些被汗水和黑土一层叠一层凝结成褐色,这是经过耕耘、种植、收成而留下的劳苦见证。布朗人离不开它,离开了也就意味着自己的生命终结,在这些平凡的农具中,我看到了山里人伟大而坚毅的人格魅力,他如苍苍的蛮竹,在骤风暴雨中依旧能挺直脊梁,压不垮催不倒,倾其一生来承受和付出,这共同的秉性让我有种莫名的感动,原来,上苍的安排是这么的意味深长,此刻,仰望蛮竹,我热血沸腾。

    ⑥春天的雨又开始飘飘洒洒地落下了,我知道,在远方,在大山皱褶处,我的心又开始发芽了。

    1.阅读第⑤段,仿照示例,概括第⑤段内容。

    示例:春天的蛮竹生生不息,自然而淡定。

    2.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懈地   柔柔地   静静地   B. 柔柔地  不懈地  静静地

    C. 静静地   柔柔地   不懈地   D. 不懈地  静静地  柔柔地

    3.品味划线句和加点词语,依据要求赏析。

    ①在广阔的天地里延展成一片让人叹为观止的风景。(品味加点语句,体会加点词的含义)

    ②从阿公砍下蛮竹的那天起,它便成为了一个战士,肩负起家的重任。(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语句的表达效果)

    4.结合全文,探究作者以“蛮竹”为标题的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比较阅读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于尝求古仁人之中 

    (2) 不以物喜 

    (3)微斯人

    (4)吾谁与归

    (5)民亦乐其乐

    2.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甲文中“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什么?请用原文句子回答。

    4.请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具体说说你对范仲淹忧乐观的理解和看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