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单选题 15 题,流程题 1 题,填空题 2 题,实验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5 题
  1. 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胆矾研磨 B.品红在水中扩散

    C.比较金属和合金的硬度 D.火药使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应该提倡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放置 B.废旧塑料随意丢弃

    C.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 D.经常使用木筷、纸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从安全角度考虑,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金属汞洒落在地面,需收集并深埋 B.进入加油站,禁止使用手机

    C.加热NaHCO3固体时,试管口向上 D.电器起火,立即用水扑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2个氦原子:2He B.氨分子:

    C.2个铁离子:2Fe2+ D.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检查气密性

    C.过滤悬浊液 D.称取25.4 g某固体药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氢氧化氧镍(NiOOH)是制造化学电池的重要原料。其中Ni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物质的应用中,不涉及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作制冷剂 B.氧气用于气焊

    C.甲烷作燃料 D.焦炭用于炼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B.日常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铝制品能抗腐蚀的原因是铝与空气不反应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都是空气污染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某牙膏的部分标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氟磷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4 g

    B.单氟磷酸钠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

    C.每支该牙膏中含有0.28 g单氟磷酸钠

    D.Na2PO3F所含Na与O的质量比为2∶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学习化学需结合学科本质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变化与守恒:蔗糖灼烧后得到黑色物质,证明蔗糖中含有碳元素

    B.模型与推理:依据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说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宏观与微观: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不同,原因是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探究与创新: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MnO2,可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的分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洁厕灵、84消毒液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清洁、消毒用品,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的有毒气体是Cl2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洁厕灵、84消毒液可混合使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方法不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方法

    A

    N2(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铜网

    B

    Zn粉(炭粉)

    加入足量稀H2SO4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

    C

    CaO固体(CaCO3)

    高温煅烧

    D

    FeCl2溶液(CuCl2)

    加入足量Fe粉,过滤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密闭容器中,测得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O2

    B.蜡烛熄灭是因为容器内的O2全部被消耗

    C.蜡烛熄灭后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CO2

    D.当O2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熄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向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有关数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的数值是4

    B.丙一定属于化合物

    C.参加反应的甲和丙的质量比为3∶5

    D.丁可能不参加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图①:足量的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

    B.图②: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用惰性电极进行电解

    C.图③:红磷在盛有一定量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至熄灭

    D.图④:将稀盐酸分成两等份,分别加入足量的Mg粉、Fe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流程题 共 1 题
  1. 全国首列氢能源有轨电车即将在佛山市高明区运营。一种以铝镓合金和水为原料制备氢气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反应①中镓具有催化作用):

    (1)铝镓合金属于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镓原子结构如图所示,由此推测镓元素位于第_____周期。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4)反应②中太阳能电解氧化铝的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_____能。

    (5)氢气被称为“绿色能源”的主要原因是_____,与电解水制取氢气相比,该制备工艺的优点是_____(答出一点即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① 甲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通过观察_____(填“a”、“b”、“c”)处的现象,可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

    ② 氨气在纯氧气中也能燃烧(4 NH3 + 3 O2 2 N2 + 6 H2O),请把下图中该反应的微观粒子补画齐全_____。

    (2)可燃物在有限空间里极速燃烧可导致爆炸,下列混合物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沼气和空气      b.N2和O2 c.CO和O2      d.H2和O2

    (3)灭火方式有多种,图乙、图丙灭火原理不同点在于_____。若在家里炒菜遇到油锅着火,适合使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了更为先进的联合制碱法,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工业上常用_____的方法制取氮气,该过程属于_____变化。

    (3)操作a的名称是_____,进行该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

    (4)上述化工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主要是_____。

    (5)CO2过度排放,会加剧_____的环境问题。处理CO2可以选择的方法之一是:CO2与H2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水,参加反应的CO2与H2的质量之比是_____。下列做法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是_____(填序号)。

    a.焚烧秸秆    b.发展火力发电    c.发展太阳能   d.增加植被面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b的名称为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对于实验室制取气体,小虹总结了如下规律,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

    a.反应必须加热     b.反应物必须是纯净物   c.生成物中只有一种气体

    (4)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B制取气体,装置C的优点是_____。

    (5)实验室用B制取气体,欲验证制得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应在装置D中盛放_____试剂(填试剂名称),并把气体从_____端通入。

    (6)用E收集二氧化碳,从③端通入,请把装置图补画齐全_____。

    (7)制得的氧气用于图2所示的实验,发现G中铁丝不燃烧,原因是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针对教科书中两个实验进行再探究。

    (探究一)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1)测定装置如图1所示,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集气瓶内_____减小,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但该实验误差较大,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明显低于

    (实验改进)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实验如图2所示,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能加快铁生锈的速率,测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前

    实验后

    烧杯中水的体积/mL

    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mL

    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mL

    80.8

    54.5

    126.0

    (2)根据上表信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只列式,不计算)。

    (3)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更准确的原因是_____(写一点)。

    (探究二)铁在氧气中燃烧后所得固体物质成分的探究

    (问题1)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是否含有铁?

    (资料)① 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Fe3O4(黑色)和Fe2O3(红棕色)两种;

    ② FeO(黑色)极易被氧化为Fe2O3;

    ③ 铁的氧化物均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铁的化合物溶液。

    (实验)将冷却后的黑色物质碾碎,装入试管,加入_____溶液,观察到_____的现象,说明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含有铁。

    (问题2)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Fe2O3?

    (资料)① Fe3O4和Fe2O3的分解温度、铁的熔点见表;

    Fe3O4

    Fe2O3

    分解温度/℃

    1538

    1400

    熔点/℃

    1535

    ② Fe2O3高温时分解成Fe3O4。

    (证据推理)根据实验现象及表中信息可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应在_____之间,此时Fe2O3已分解。

    (拓展延伸)(1)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必须采取_____的措施。

    (2)某食品密封包装盒的透明盖内放有黑色的FeO粉末,若颜色_____,说明包装盒漏气。

    (3)Fe2O3高温时会分解成Fe3O4和一种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测定黄铜(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的过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华同学取50 g黄铜,加入足量稀硫酸,共收集到1.0 g气体,计算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小婷同学另取50 g黄铜于烧杯中,将600 g稀硫酸分六次加入,测得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和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如下表:

    次数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 / g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 / g

    149.8

    a

    349.4

    449.2

    549.0

    649.0

    ① 表中a = _____。

    ② 第六次实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_____(写化学式)。

    ③ 画出加入0~600 g稀硫酸过程中生成H2质量的变化图,并标注必要的数值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