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2 题,连线题 2 题,单选题 9 题,非选择题 3 题,null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 题
  1. 有海外媒体提出,“一带一路规划就是确定让中国过剩产能‘走出去’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而中国学者对此基本持反对观点,其原因有可能是马歇尔计划实际上

    A. 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B. 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C. 把欧洲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

    D. 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抗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883年1月,美国国会通过的《文官制度条例》规定:文官终身任职,非犯大错不能解雇,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一做法

    A. 扩大了政府的行政职能   B. 确立了文官政治中立原则

    C. 克服了两党政治的弊端   D. 有效防止了政治舞弊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2 题
  1. 【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赵尔巽,清朝遗老。1914年受中国古代修史传统的影响,袁世凯邀请赵尔巽出任清史馆馆长,令其主持编纂《清史稿》。赵尔巽所聘主要撰稿者大多功名出身,国学底蕴较深,有的是当世公认的专家学者,同时多为清朝遗老,歌颂清朝、宣扬忠君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清史稿》的编纂初期筹备工作细致,进展也较为顺利。然至1917年夏,张勋复辟,战事一开,清史馆闭馆数月。后来恢复,勉强维持,经各方努力,1926年秋全稿粗具,商定三年终审定稿。1927年中,赵尔巽因病突然提出全稿立即付印,并筹措大量资金托人刊印。当年九月,赵尔巽病逝,政局动荡,刊印之期最终缩为十个月。这样,大量书稿来不及审阅修正,甚至根本没有审定,即付刊印。

    ——据邹爱莲、韩永福、卢经《清史稿纂修始末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赵尔巽主持编纂《清史稿》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对赵尔巽主持编纂《清史稿》进行评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语·周语》记载,周襄王时已产生了“父子不得相互告诉”的思想。汉宣帝曾颁布:“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虽有患祸,犹蒙死而存之。诚爱结于心,仁厚之至也,岂能违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大父母匿子,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学界认为这是关于亲亲相隐制度最早、最明确的规定。

    唐律《名例律》规定:“诸同居,若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部曲、奴婢为主隐,皆勿论。即漏露其事及鞑语消息,亦不坐。”同时唐律还规定:“若犯谋逆以上者,不用此律……谋反,大逆及谋叛以上,皆为不臣,故子孙虽告亦无罪,缘坐同首法”,认为因为“不臣”可以不用容隐制度。到近代,在清末至民国初期的历次法律变革中,亲属容隐制度仍得以继承。

    ——摘编自王新霞、柳萍等《论中国古代司法文化特征——以“亲亲相隐原则”为例》

    材料二2012年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88条明确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该规定赋予了亲属证人不被强制出庭作证的特权,体现了亲属拒证权的理念。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为了避免自己及其亲属受到追诉,不愿意作证,这是人的本性使然,法律不应当强制打压。从更深层次来看,亲属拒证权制度维系了家庭成员之间的血脉亲情,在宏观上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有益。在刑事诉讼中,法院对被告亲属所作证言持有怀疑态度,其被认可和采纳的机会很小。

    ——摘编自李旭霞《论我国刑事诉讼亲属拒证权制度之构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容隐制度发展的特征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现代“亲属拒证权”与中国古代容隐制度的异同,并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构建亲属拒证权制度的社会价值。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9 题
  1. 普罗泰戈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结果其著作被公焚。公元前399年,检察官阿尼图斯、悲剧诗人美勒托和修辞学者吕孔控诉苏格拉底不敬城邦认可的神、另立新神和腐蚀青年而判处死刑。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

    A. 城邦精神排斥多神崇拜   B. 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

    C. 城邦政治王权和神权相结合   D. 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27-1928年,苏联工业生产恢复到一战前的水平。1928-l933年,工业总产量增长了1倍多。苏联工业生产状况出现上述变化,主要是因为

    A. 扩大了工业企业生产的自主权   B. 政府对资本主义经济原则妥协

    C. 政府成为工业化的主要推动者   D. 保留了新经济政策的部分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表所示为1952﹣1978年中国主要工业、农业产品产量数据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1952年

    1957年

    1965年

    1978年

    粮食总产量(单位:百万吨)

    163.42

    195.05

    194.53

    304.77

    棉花(单位:百万吨)

    1.30

    1.64

    2.09

    2.16

    原油(单位:百方吨)

    0.14

    1.46

    11.31

    104.05

    钢(单位:百万吨)

    1.35

    5.35

    12.23

    31.78

    A. 技术落后导致粮棉产量长期停滞

    B. “大跃进”运动改善了原有经济结构

    C. 国企改革使工业生产迎来了生机

    D. “一五"期间工业产量增速超过农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 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 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 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 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汉代太学的教师均称为“博士”,东汉光武帝“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他们分别教授《施氏易》、《孟氏易》、《梁丘易》、《京氏易》、《欧阳(尚)书》、《大夏侯(尚)书》、《小夏侯(尚)书》、《齐诗》、《鲁诗》、《韩诗》、《大戴礼》、《小戴礼》、《严氏春秋》与《颜氏春秋》,史称“五经十四博士”。材料反映了

    A. 儒学思想的正统最终确立

    B. 当时学术氛围比较宽松

    C. 儒道思想相互借鉴与融合

    D. 百家争鸣局面再次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据《战国策》记载,赵国地处中央,成为“杂民之所居”,而宋国更加富庶,也是“邻民之所处”。战国时人口流动的主要意义在于

    A. 加速了部族血缘关系的瓦解   B. 使兼并战争的进程加速

    C. 有利于中央集权国家的崛起   D.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南宋初年,朝廷设立会子务负责发行“官会子”。会子面值以铜钱数量来标示,但基本上不可兑换成现钱,“输官亦许用之,庶公私皆便。”南宋会子得以流通的主要原因是

    A. 由国家信用提供担保   B. 纸币使用具有历史基础

    C. 得到工商业者的支持   D. 政府采用强制手段推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表是1913—1920年中国国内工业品和原料价格指数表(以1913年为100),表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

    年份

    批发物价

    上海粉麦价

    天津布花价

    汉口纱花价

    工业品

    农产品

    绿兵船粉

    汉口小麦

    14磅粗布

    西河棉花

    棉纱

    棉花

    1913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915

    131.8

    100.3

    120.6

    120.36

    108.3

    79.0

    1917

    130.0

    103.0

    116.3

    102.1

    116.9

    118.6

    1919

    137.7

    112.5

    105.3

    83.9

    171.0

    130.8

    159.2

    115.4

    1920

    168.0

    125.8

    131.6

    92.1

    169.0

    139.9

    159.9

    109.9

    A. 传统自然经济顽强抵抗着外来经济侵略

    B. 中国被进一步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西方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此时得到了较快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5月5日,包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内的各民主党派代表联名致电毛泽东,响应中共号召,拥护召开新政协。对该宣言发布理解正确的是

    A. 背景是人民解放战争战略态势明显转折

    B. 推动了内战局势的明朗和北平的解放

    C. 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建立

    D. 促成了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3 题
  1.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俄罗斯外交文件显示出,随着日本在二战中的失败,美、苏两国领导人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考虑在东亚建立新的秩序。斯大林关于朝鲜的主要考虑是要确保朝鲜半岛不再成为将来对苏联远东安全和利益产生威胁的基地和跳板。……在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接受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明显不能实现的建议,就是对战后朝鲜实行托管,借此在美、苏两国的帮助和指导下建立一个民主政府。出于苏联与美国在亚洲合作的考虑,1945年8月,斯大林同样接受了美国在最后时刻提出的关于以北纬38°线为界将朝鲜分成两部分来接受日本投降的建议。一旦朝鲜半岛被分成美、苏两个占领区,朝鲜重新统一的机会就变得非常的渺茫。

    ——孟涛《朝鲜战争若干问题再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后美苏分区占领朝鲜半岛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分区占领朝鲜半岛的历史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西方产生,学者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涉及到经济领域的工业化、社会领城的城市化、政治领城的民主化,以及价值观念领域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按照钱秉旦先生的划分,现代化史观下的世界近代史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现代化的准备阶段(14一15世纪),这个阶段起源于中世纪晚期,农业文明不断瓦解;

    第二阶段:现代化的起动阶段(l6-18世纪),即现代化过程在西方国家发起,一个“现代”世界出现了;

    第三阶段:现代化的成熟与发展阶段(19世纪),在这个阶段中,经历了两百年发展的欧洲终于迎来了成熟的现代社会;

    第四阶段:现代化的全球扩张阶段(19世纪中期后),世界在破坏和重建中进步着;

    第五阶段:现代社会的新转型阶段(二战后),从二战结束起,一个“后现代”社会正在形成。

    ——据钱秉旦《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进代史新的学科体系》

    请以世界近代史上的一个西方国家为例,概述该国在上述其中一个阶段的现代化之路。(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04年,清政府下令更定军制,确立新军为常备、侯备、后备军三等。其编制是仿照帝国主义国家军队的建制,分为军、镇、协、标、营、队、排、棚。“总统”为一军之长,执掌全军政令,其下依次为统制、协统、统带、管带、队官、排长、正副目。新军以镇为基本建制单位,每镇官兵定额12512人,由步、马、炮、工、辎重等兵种组成,设统制率领。镇下分协、标、营、队、排、棚,分由协统、标统、管带、队官、排长和正副目率领。平时以2镇为1军,战时则根据情况,或以3镇为1军,或合数军为一大军,由总统或军统率领。新军的中、下级军官多为国内武备学堂毕业生充任,间有少数学习军事的留学生。集兵方式采用募兵制,在体格、嗜好及文化程度上有严格规定。新军的品德教育以“忠义要旨”为中心,技术训练“以实用易学为主”。1905年清政府又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三十六镇,每镇包括步、马、炮、工程、辎重等兵种。1906年,清政府改兵部为陆军部,直接掌管新军编练事务。1910年,海军部正式成立,载洵为海军大臣;又仿陆军编制,订海军官制。

    ——据刘庆《清末军事制度的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军事改革的特点。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清末军事改革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1908年4月,上海公共租界英商电车公司颁布了乘车守则若干条,其中规定:不准在车辆行驶时上下车、不准头和手伸出车外、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得在车上讲污言秽语、不得在车中吐痰,不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不得带狗等动物上车等等。该守则

    A. 有利于市民公共意识养成

    B. 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

    C. 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

    D. 提高了中华民国的国民素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