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3 题,句子默写 1 题,字词书写 1 题,名著阅读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命题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句子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核心素养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于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期望,是对经历教育之后学生所能拥有的品格和能力的要求。

    ②这种期望和要求反映了国家的教育目标。

    ③在这一目的指引下,制定学业质量标准必须依据核心素养,以此为研制依据和根本遵循。

    ④核心素养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学业质量标准的根本遵循。

    ⑤学业质量标准制定的目的是为了结合具体学科的能力要求,进一步细化教育目标,让它成为指导教学实践和教育评价的具体可操作的质量标准。

    A. ④①②⑤③   B. ⑤③①②④   C. ⑤③④①②   D. ④①⑤③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学生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老师们处心积虑为他们辅导。

    B. 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 班长在语文课上演讲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令全班同学目不暇接。

    D. 美术馆里,大家纷纷在一幅梅花图前驻足,这幅妙手回春之作仿佛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众多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能力。

    B. 据业内专家估算,仅在我国,未来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过130万人以上。

    C. 今年以来,我市全面贯彻“两海两绿”发展方针,全市沿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D. 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传送着自己的惦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古诗文填空。

    (1)法不阿贵,__________。(《韩非子·有度》)

    (2)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王维《山居秋暝》)

    (3)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4)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晏殊《蝶恋花》)

    (6)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7)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一则》)

    (8)曹操的《龟虽寿》中,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字词书写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偶尔在山中的小池塘里,见到一朵红色的睡莲,从沼泽的浅地中昂然抽出,开出了一串美丽的音符,仿佛无视于外围的污浊。这时我会想:呀!呀!究竟要怎样的历炼,我们才能像这一朵清净之莲呢?

    (节选自林清玄《清净之莲》)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沼泽(______)   污浊(______)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____应改为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1)根据小说《格列佛游记》,回答问题。

    ①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在     (国家名称)有         两种宫廷游戏。

    ②在飞岛国的拉格多科学院里,格列佛见闻了许多不可思议的“科学研究”,请写出其中三个。

    ③请你结合小说中的具体情节说说格列佛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写出两点)

    (2)根据小说《简·爱》,回答问题:

    ①《简·爱》是十九世纪     国著名女作家     (人名)的代表作,是一部具有     色彩的作品。

    ②“一个清晰而离得很近的声音突然说:‘婚礼不能继续举行,我宣布存在着障碍。’……我瞧见罗切斯特先生的双唇被一个狞笑扭曲了,他嘟囔地说:‘老天作证!我很留神不让人听说有这件事,——至少不让人听说有个这样称呼的她。’”

    片断中“清晰的声音”来自     (填写人名),罗切斯特所说的“这件事”指    

    ③从整部作品看,简·爱经历了哪些挫折与磨难?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综合性学习。

    近日,盐城博文中学开展以“走近城市名片——大铜马”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邀你一起来参与。

    (1)(大铜马历史)

    盐城大铜马是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的俗称。塑像高4米,长3.8米,重3250公斤,为青铜浇铸而成。自1986年9月建成以来,一直是盐城这座英雄城市的光荣标志。从“中市桥”、“忠字塔”、“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碑”到“大铜马”,随着历史的积淀和造化,盐城有了一个定海神针一样的城市基点,城市的四方从这里开始。多年来,铁军雕塑一直是盐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成为以新四军红色文化为特色的盐城城市名片。

    以上文字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大铜马,请简洁的文字分点概括。

    (2)(大铜马新貌)2009年,由于快速公交项目BRT的修建,大铜马被暂时迁离原地。今年9月29日,大铜马已复位。国庆期间,市民们纷纷来到市中心拍照留影。

    结合以下两幅市民所拍图片,向你远在外地的好友描述这幅图的构成。

     

    图一       图二

    (图片说明:图一为马头朝东的正面照;图二为马头朝东的背面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两首词,回答下列小题。

    (甲)《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乙)《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①,罗衾②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④,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⑤。

    注释:①阑珊:衰残。②罗衾:绸被子。③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④莫凭栏:也作“暮凭栏”:傍晚靠着栏杆。⑤天上人间:是说相隔遥远,不知其处。

    1.从下列两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①说说“月如钩”中“钩”字的妙处。

    ②品味“一晌贪欢”的表达效果。

    2.两词在写作手法和表现情感方面都有相似之处,请结合作简要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与谢中书书》)

    (乙)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①,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循磴而东,即得小涧。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②险绝。于林薄③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④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⑤山西南缺,前揖⑥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⑦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往来,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节选自朱熹《百丈山记》)

    (注释)①磴(dèng):山路上的石台阶。②昧:昏暗。③林薄:草木丛杂的地方。④瀵(fèn)涌:喷涌。⑤当:正对着。⑥揖:如人作揖,这里是“对”的意思。⑦殚(dān):尽。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夕日欲颓(______)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

    (3)日光烛之(______)   (4)日薄西山(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四时俱备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B. 于林薄间东南望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醉翁亭记》)

    C. 实是欲界之仙都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D. 深昧险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3.翻译下列句子。

    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4.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两篇选文在写景手法上有何相同之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接纳自己

    吴友智

    ①佛经里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年老的富翁,非常担心他庞大的家产将来被娇纵的儿子败坏。于是,他说服独生子去寻找宝物,在艰苦的奋斗中增长自己的勇气和才干。

    ②青年驾着大船远渡重洋,最后在一片热带雨林找到一种树木。这种树木高10余米,砍倒它,经过一年时间让其外皮朽烂,木心变黑,会散发无比的香气,而且放置水中会沉下水底。此木名叫香木。青年说:这真是无比的宝物呀!他把香木运到市场出售,可是无人问津。青年隔壁的摊位上有人在卖木炭,销量很大。开始的时候,青年意志坚强,不为所动。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青年渐渐丧失了信心,于是他把香木烧成木炭很快就卖完了。青年颇为自己的灵活多变而沾沾自喜。

    ③老父知道,这被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世界上最宝贵的树木——沉香,切下一点点,价值就超过一车的木炭。

    ④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容易随波逐流,狗苟蝇营,最容易放弃自我,艳羡他人。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禀赋,各有各的奇珍,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每个人都有别人所无可比拟的长处。但是我们往往缺乏耐心,信不过自己,把到手的沉香当作木炭一般贱卖了,这是多么惨痛的事实呀!

    ⑤记得有这么一句格言:你要欣然接纳自己。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之歌,驼铃同样具有魅力             。是呀,接纳自己,你也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如果你觉得自己拥有的只是缺点,那是因为你没有真正认识你自己,请用另一种眼光看自己,为自己“提价”,就会多发现一个“原来如此”。

    ⑥朋友,请接纳自己的语不惊人,请为自己的生命歌唱。生命的歌本来就是唱给自己听的,即使没有别人的鲜花和掌声,也用不着为此伤感,至少,我们拥有了自己的鼓舞和慰藉。

    ⑦朋友,请接纳自己平凡的过去,去创造美好的将来。不要去羡慕别人已站在山顶,而要接受自己,即使还在山脚下,只要我们不失攀登高峰的勇气;不要去羡慕别人已站在成功的辉煌旁边,而要接纳自己,即使自己起步在零点上,只要不乏进取的自信,前进的步伐也不会停止。

    ⑧朋友,接纳自己的不幸,耕耘自己的人生。世界既然有了我们的存在,就一定会有一条属于我们的路,我们就要走下去。不要为自己的不幸而自卑,世界不会因为我们而失去光彩,所以,请接纳自己,珍惜自己,那样,你就会发现,我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青春。我们青春的花朵都是一样的鲜艳。我们要用双手拿起青春的画笔,给自己的生活上色,用它,充实自己的青春,丰富我们的人生。

    ⑨不要和别人比较吧,你看那小草,那野花,都不放弃自己。朋友,接纳自己吧!

    (选自网络时文,有删改)

    1.文章开头引用佛经里的故事,有何作用?

    2.请参照第⑤节画线的文字,展开想象,仿写一个句子。

    3.请为选文第⑧节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4.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念远

    何岸

    ①已经不记得是第几次梦到这里了。

    阳光斜斜地从叶隙中穿过,地上一片光影交错。苍翠的树木环绕着,在松软的土地上稳稳扎根,一阵风吹过,吹来一阵树叶低吟,还有远处似有似无清脆空灵的风铃声。地上铺满了柔韧干爽的叶子,走起来沙沙地响。远处我看不真切,只能看到一个中年男人的轮廓,似乎是背对着我。他身材不算高挑,却很清瘦,一袭长衫稍显宽大,负手而立,一动不动;风吹动他的长衫尾角,有一种安详的气质。分明是背对着我,但我就是知道,他此刻在笑,那种温暖、释然的笑。似乎听见他在低声哼着什么曲调,稍纵即逝,几片音符从我耳边划过,那样温柔。

    ③那年高考,夜夜梦见他,我叫他念远。梦中的他,永远是那个让人踏实的背影,我却从未看清他的模样。每次作文,我想到他,想到梦里那片仙境般的土地,便文思泉涌。高考那天,我也没有紧张,提笔走进考场,就像刚从食堂吃完晚饭回班一样轻松,心里装着的却是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远也不远;三载上下而求索,付之一搏。依稀觉得这是念远会对我说的话。

    ④后来,我进入了大学,而念远再未入梦。我开始变得和周围所有人一样,每天过着一样的生活,疲惫地追求着某个自己也说不清的目标。

    ⑤我原以为,我的生活会一直这样下去,直到一天接到了舅舅的电话——外公走了。听到这个消息,记忆中尘封许久的外公的形象突然鲜活起来。6岁以前,我一直是在H县外公家度过的,幼儿园都是在当地上的,直到小学才和父母一起来到B市生活。那几年时间,外公经常带着我去他的店里卖东西,我学得了吆喝的好本领,人们看到一个几岁的小孩在那里卖力地喊,往往会驻足买上几块钱的东西。那时候外公每周末都要带我去爬一次山,那座山不高,海拔一千米,当地人都叫它公里山。这次奔丧回了一趟老家,又爬了一次山,半山腰上仿佛能看到十多年前外公走在我前面,额角淌着汗,笑着问我累不累。他笑起来有种让人心安的温柔。

    ⑥就像是等了多年终于等到那一瞬间的光影——那一刻阳光正好,穿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不远处的亭子顶上挂着的锈迹斑驳的铃铛在风中摇曳,声音清脆灵动;地上仍是落叶层叠,像当年一样,踩上去松软舒服;远处,外公似乎已经爬到了山顶,笑着哼唱他最喜欢的小曲儿,享受着山顶的清风。

    ⑦那天,我最后看了一眼即将阴阳两隔的外公的遗容,想起小时候他曾带着我晚上数星星,睡前给我讲《海的女儿》,牵着我的手带我去荡秋千;而我来到B市后,却很少再回去过,以至于当年那么鲜活美好的记忆,竟被生活中的烦心事所掩埋。记得每一次和我通电话,他都满怀期待地问我暑假回不回老家,我总会含糊其辞地说有课外班。如今,想起儿时的那些美好,长大后的那些所谓的忙碌,心里一阵酸涩。

    ⑧那一夜,我竟又梦到了他。醒后依稀记得,我终于看到了他的真容,长得和外公颇有几分相似。无论他是否是外公,我都决定要积极、快乐起来。

    ⑨前些天,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访谈节目,嘉宾讲到自己几年前曾经看到一个网名叫“念远—梦安”的人发的一篇博客,说是我们不能做生活的傀儡,要敢于与自己对话,看淡一些名利相争,感受生命中的美好。他说这篇博客当时给他很大启发,决定走出高考带给他的阴影。那个微博账号是我高考前用的,那篇文章是我在高二升高三的暑假发的。想不到7年前埋下的种子竟让我也成为了别人的“念远”。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9月8日)

    1.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

    时间

    念远的“出现”

    “我”的心理变化

    高考那年

    夜夜梦见他

    ①______

    进入大学

    ②______

    将其忘却

    ③______

    再次入梦

    倍受鼓舞

    前些天

    “我”成了别人的念远

    ④______

    2.文章第②节划线句颇有韵味,请加以赏析。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外公是一位怎样的人。

    4.试分析文章最后一节在全文中的作用。

    5.通读全文,说说文章标题“念远”的含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很多时候,我们在自然山水中寻觅阳光,在亲朋好友中寻找阳光,在伟大人物中寻求阳光……但我们常常忽略了,我也可以是一束阳光,照亮自己,照亮他人。

    请以“我也是一束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