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5 题
  1. 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被称为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的地名,这些地名的出现是因为(  )

    A. 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B. 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侵略和掠夺

    C. 探险家对美洲的探索范围不断扩大

    D. 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纷纷建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国“在1825年建成世界上地一条铁路,1850年基本形成全国干线铁路网”,率先进入“铁路时代”。这个国家是(  )

    A. 美国 B. 德国 C. 英国 D. 法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探讨“文艺复兴”这个名词,最后认定其实质体现在一个“兴”上,你认为这个“兴”的主要含义应该指(  )

    A.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B. 封建文化的兴起

    C. 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D. 神学文化的复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厦。人迹所至,无不臣者。”这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东巡所作琅琊石刻中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表达的信息是(   )

    A. 统一度量衡   B. 统一思想

    C. 统一文字   D. 统一六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记录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公元1500年前后的第六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的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它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根据材料判断这个‘重要的分水岭’的含义是(  )

    A. 世界各个地区从相互隔绝、孤立发展到连接成一个整体

    B. 锤炼了欧洲人敢于胃险、勇于拼搏的精神

    C. 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从此开始

    D. 人类历史开始迈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现代社会面临的首要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是(  )

    A. 环境危机 B. 人口增长过快

    C. 恐怖主义 D. 宗教纷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吕思勉在《两晋南北朝史》中写道:“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与材料所反映的现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张骞出使西域 B. 商鞅变法

    C. 文成公主入藏 D. 孝文帝改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18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以下对这一公祭仪式理解正确的是(  )

    ①铭记胜利和光荣,勿忘牺牲和耻辱   

    ②加强军备,积极备战,打击日本侵略者 

    ③维护和平、正义、良知,避免悲剧重演 

    ④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17年5月5日,凝聚着国人梦想的国产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天空中终于有了属于中国人的大型喷气式客机。如下图是C919主要供应商示意图,它反映了当今世界(  )

    A. 贸易保护主义不复存在

    B. 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

    C. 经济全球化趋势

    D.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  )

    A. 1894年 B. 1840年 C. 1856年 D. 1851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农业合作化和土地改革最大的区别是(  )

    A. 受到农民的欢迎

    B. 改变了所有制

    C. 促进农业生产的增长

    D. 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最近,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借用这句话设计了下边这张主题演讲的图片。1978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 文化大革命结束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有人说欧洲,特别是西欧之所以能成为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就是因为在15﹣18世纪该地区出现了许多影响世界进程的大事。这些事件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锻炼了人们勇于拼搏不断进取的意志,同时又确立了当时最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民主制度。下列图片中与上述内容无关的是

    A. 《蒙娜丽莎》

    B. 《权利法案》

    C. 《独立宣言》签署

    D. 新航路的开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一直把中国当成未开化的落后民族、而不以为战争对手的日本军国主义者,怕是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散漫且分裂的中国人……在应对现代侵略战争的这种组织力日渐形成的过程中……一步步开始迈入了现代国家的行列。”这表明中国的抗日战争(  )

    A. 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

    B. 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C. 使中国走向现代民族国家

    D.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澳门回归以来,“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15%的增幅快速增长……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取得这一成就主要的政治因素是(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一国两制”方针 D. 科教兴国战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宏观的角度来探究过去,即从长时段和跨学科两方面的视角来探究历史,远距离、大范围观察才能认清历史大脉络。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指出材料一中“三次灾难性的战争”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第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三次大革命”是指什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友好往来是古代中国对外关系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在中华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

    ﹣﹣习近平在2016年4月29日的讲话

    (1)据材料一,概括“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辟“丝绸之路”的背景事件。

    材料二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 “伟大僧人”的名字及其留下的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材料三  某历史文献记载:“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年,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大海)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哪一历史事件?据材料三,概括这一事件的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大国的兴衰消长,始终是世界舞台上最受人瞩目的焦点。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迅速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强国之鉴》

    材料二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独立后的美国经济迅速发展,1860年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四位。但是南北两种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  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列宁说:“当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后,我们则必须改变。”

    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大国崛起》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英国建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与1689年英国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献密切相关?

    (2)材料二所述史实与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有关?这次改革后,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所述问题,美国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的?

    (3)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0世纪20年代的苏俄以及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政策方面各自做了怎样的调整?这些调整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那一天”令人铭记,催人奋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1)那一天,火炬高擎。简述那一天学生提出“外争主权”的历史背景及结果。

    (2)那一天,烽火燎原。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七七事变是中国十四年抗日烽火中的重要节点。

    《人民日报》报道:“天色已晚,天安门广场这时变成了红灯的海洋……举着红灯游行的群众像火龙似地穿过全城,使新的首都沉浸在狂欢里直到深夜。”

    (3)那一天,民族新生。请谈谈你对“民族新生”的理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