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16 题,填空题 4 题,解答题 7 题
中等难度 2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6 题
  1. 空气的下列成分中,不能充填在食品袋中用于保质的是( )
    A.二氧化碳
    B.稀有气体
    C.氧气
    D.氮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催化剂又叫触媒,在化工生产中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催化剂是MnO2
    B.它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C.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不用催化剂,过氧化氢就不能分解产生氧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宇航同学在学习了原子和元素的知识后,对相关知识作了如下总结:①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②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③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④一个原子的质量就是相对原子质量,它没有单位;⑤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⑥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运动的;⑦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④⑦
    B.①④⑥
    C.⑤⑥⑦
    D.②③⑤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醋
    B.啤酒
    C.碘酒
    D.冰水共存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当今世界三大环境问题是:酸雨、臭氧层衰竭和温室效应.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的( )
    A.SO2
    B.CO2
    C.CO
    D.水蒸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矿石粉碎
    B.电灯发光
    C.冰棒融化
    D.食物腐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各项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液体的倾倒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移走加热蒸发皿
    D.
    给液体加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
    A.吸附沉淀
    B.蒸馏
    C.过滤
    D.静置沉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目前所使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化学反应.下列变化中实现由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是( )
    A.冬天烧木炭烤火取暖
    B.在手电筒中使用干电池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D.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我国“嫦娥1号”卫星已成功绕月.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月球上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氦-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氦-3原子核里有两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3,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1
    B.2
    C.3
    D.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a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b检查装置气密性,c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f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cbadfe
    B.bcadfe
    C.bcadef
    D.bcdafe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学习物质时,我们常对物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现将氢气、一氧化碳、铁、红磷、氧化铜、二氧化碳共六种物质分组,下列分组及依据不完全正确的是( )
    组别 组内物质 分组的依据
    A 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常温下都是气体
    B 氢气、铁、红磷 都是单质
    C 一氧化碳、氧化铜、二氧化碳 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D 氢气、一氧化碳、红磷 都是可燃物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是( )
    A.金属元素的原子
    B.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C.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不能确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或写出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1).氧元素________;(2)H2________;(3)2Fe2+________;
    (4)________;(5)一个氧化汞分子________;
    (6)2S________;(7)高锰酸钾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实验课上,某同学取一截铁丝,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1)把铁丝在火柴上绕成螺旋状,是为了________
    (2)把细铁丝由上向下慢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是为了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表示的是水的两种变化,从微观(原子和分子的观点)的角度描述水的两种变化过程如下:
    (1)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液化________.
    (2)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近几年,天然气逐渐进入宜昌市寻常百姓家,下面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通过比较.归纳,我能回答下列问题(不利用相对原子质量):
    (1)选择上图中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对应的物质类别填入下表(填单质或化合物):
    化学式 CH4 O2
    物质类别
    (2)一个甲烷分子和一个氧分子的不同点是________;
    (3)根据上述示意图,从微观角度描述我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一个信息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7 题
  1. 下图是以原子为中心的知识网络,它帮助我们建立了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结构之间的联系.

    (1)在上图方框A、B、C处分别填入“元素”、“分子”、“离子”,使这个知识网络关系图正确.
    (2)仿照方框R处的示例,在方框D处填入不同种微粒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使知识网络关系图更完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主要化合价等信息,对它进行探究:

    (1)核电荷数为16的元素名称是______,其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为______.
    (2)核电荷数为11的元素属于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电子(填“得”或“失”),变成______(填离子符号).
    (3)从表中可总结出许多规律,它是(任写一条)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根据实验事实,写出有关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和文字表达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______.文字表达式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小新同学在复习时对物质进行了初步分类,下图是其中的一部分,我来帮他完成:

    其实在化学学习中,我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对许多化学知识进行归纳,我进行的归纳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一种气体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火柴头上深色物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钾、二氧化锰和硫化锑(化学式Sb2S3);火柴盒侧面涂有红褐色物质,主要成分是红磷和玻璃粉.划火柴时,借助摩擦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氧气和热量,使可燃物燃烧(硫化锑燃烧生成Sb2O3和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划火柴时发生引燃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分别是:
    ①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五中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做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时观察到同一化学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剧烈程度不同,对此他们提出了新的问题,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剧烈程度取决于哪些因素?我能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我的假设 我验证假设的方案 预期现象
    (1)______ ______ ______
    (2)______ ______ ______
    (3)______ ______ ______
    请你任选一种假设,说明在实践中的应用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