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句子默写 1 题,选择题 3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名著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烈士暮年,______________。( 曹操《龟虽寿》 )

    (2)_________________,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

    (3)_____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5)求之不得,___________。悠哉悠哉,__________ 。(《《诗经。关雎》)

    (6)夕日欲颓,___________ 。实是欲界之仙都。(陶弘景《与谢中书书》)

    (7)黄发垂髫,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8)跑操比赛中,九年级(3)班没有取得预期的名次,同学们情绪不高,班主任看到这种情况,就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劝学生,让大家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必过于计较一次的成败得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只有在词汇不断新陈代谢的情况下,语言的美妙才能万古长青。

    B. 学校图书馆的藏书虽说达不到读破五车,但书籍种类齐全,基本上可以满足同学们的阅读需要。

    C. 他们两个人的志趣本来就不相同,现在分道扬镳也在大家的意料之中。

    D. 我聆听着,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没有一个人有理由让自己失败”这句话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庄子,战国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倡“仁政”,对孔子的学说进行了发展。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于成就巨大,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等体式,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

    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周代诗歌305篇,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D.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文忠集》是用其谥号来命名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关于名著《格列夫游记》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利里普特国因吃鸡蛋要从哪端敲破而引发多次内乱,不来夫斯古国一直煽动和庇护大端派,导致两国血战,利里浦特国王派格列佛应战,格列佛把50艘最大的敌舰拖回来,最后不来夫斯古国求和。

    B. 格列佛在大人国因身材矮小而遭遇许多麻烦事,比如在床上与两只老鼠格斗,用剑和黄蜂格斗,被猴子抓去玩弄等,只有王后的侏儒和他的身材相似,他们成为了好朋友。

    C. 《格列佛游记》用虚幻构想的离奇情节来讽刺社会现实,比如在飞岛国,三个教授坐在那儿讨论如何改进本国语言,取消语言中所有的词汇,就是讽刺英国的殖民统治政策。

    D. 在慧骃国全国代表大会上。代表们因对主人养了一只耶胡,而且把其当做慧骃对待的行为感到愤慨,他们提议主人要么就像对待其他耶胡一样,要么责令其回本国,所以格列佛不得不离开了慧骃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文字和表格内容,完成题目。

    ①谁的一滴相思泪,胀痛着汨罗江月?谁的一片凌云志,求索着香草美人?一叶舟,一片叶,一个不屈的灵魂。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运深厚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字经典,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guī(  )宝。它宛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芬芳;它又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它演译着不朽历史的风骨kēng(   )锵,它坚挺着华夏民族不屈的人格脊梁。诵读经典,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

    ②为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朱自清中学文学社对全校学生的阅读现状选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阅读情况

    认同率

    玄幻武侠

    35.1%

    时尚娱乐

    32.5%

    文学经典

    15.0%

    时事先锋

    17.4%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第①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3)根据第②段调查表的内容,写出你得出的结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①她的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普通姑娘的辨子都是到腰间那么长,而她的辫子就快到膝间了,她脸长得黑忽忽的,笑可呵的。

    ②他很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很喜欢和大黄狗谈天,他一和人在一起,他就一句话也没有了,就是有话也是很古怪的。

    ③于是他动手喂他那刚出生的孩子,他用筷子喂他,他不吃,他就用调匙喂他。喂着小的,带着大的,他该担水担水,该拉磨拉磨。

    以上三段话描写的是《呼兰河传》中的三个人物,分别是谁?结合书中事件简要分析第③句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袭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所展现的画面。

    2.体会“风掣红旗冻不翻”中“掣”的表达效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一则)

    (乙)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桴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造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綬,葬以大夫礼。

    (范晔《强项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徒于南冥      (2)志怪者也

    (3)因匿主家      (4)流血被面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3.用现代没语翻译文中面横线的句子。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4.(甲)文中庄子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乙)文中的董宜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我的叔叔于勒》节选,完成后面小题

    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

    父亲赶紧走去。我这次可跟着他走了,心里异常紧张。父亲客客气气地和船长搭上话,一面恭维,一面打听有关他职业上的事情,例如哲尔赛是否重要,有何出产,人口多少,风俗习惯怎么样,土地性质怎么样等等,后来谈到我们搭乘的这只“特快号”,随即谈到全船的船员。最后我父亲终于说:"您船上有一个卖牡蛎的,那个人倒很有趣。您知道点儿这个家伙的底细吗?"

    船长本已不耐烦我父亲那番谈话,就冷冷地回答说:"他是个法国老流氓,去年我在美洲碰到他,就把他带回祖国。据说他在哈佛尔还有亲属,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他叫于勒……姓达尔芒司,--也不知还是达尔汪司,总之是跟这差不多的那么一个姓。听说他在那边阔绰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父亲突然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很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答道:"2法郎50生丁。"

    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1.简要概括以上选文的故事情节。

    2.文中写父亲与船长之间的对话有何作用?

    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写出人物心理变化的?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4.简要说说“我”(若瑟夫)在文中起何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规则的便宜”占不得》,完成后面小题

    “规则的便宜”占不得

    当今社会,人们的规则意识越来越强。但不可否认,也有些人利用规则为己谋利。

    前不久,在市中心马路边的停车场,有3个人(其中一对夫妇)为一个车位吵得不可开交。这个刚空出的停车位本来是被那对夫妇先发现的,可正在他们倒车进位时,半路突然冲进一辆车直接抢了停车位。当时,周边围了很多人,支持这对夫妇者居多,但最后,有关方面还是决定把停车位给抢位者。有人问: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回答很直接,规则如此,谁让这对夫妇技不如人,做事缺乏果断。

    此类引发争议的现象,并不鲜见。有些人占了规则便宜,却欠了道德的账。道德是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每个人的道德差异在于境界不同。而规则是公认或由代表人统一制定并通过、群体内所有成员需一起遵守的条例和章程。但现实情况是,往往境界高者才能始终做到自觉遵守规则,将其内化为一种习惯。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礼让三分,巷宽六尺”的传说也体现了这种情况。清康熙时,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世居桐城,其府第与吴宅为邻,中有一属张家隙地,一直作过往通道,后来吴氏建房子想越界占用,张家不服,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因两家都是显贵望族,县官左右为难,迟迟不能判决。张英家人见有理难争,便驰书京都,向张英告之此事。张英阅罢,便提笔蘸墨,在家书上批诗四句:“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得诗,深感愧疚,毫不迟疑地让出三尺地基,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效仿张家向后退让三尺。于是,原本两家争的三尺地,现在成了六尺宽的巷子,成为历史的美谈。

    坦率地讲,道德要求人们崇德向善。对境界高者,社会要见贤思齐,并使其成为楷模,受到尊敬爱戴。只有这样,社会才有维系和谐文明的基础。至于境界居中者,一般能够执行规则,不逾矩,随大流,守住底线。这些人通常怕惹事,常选择自保为主,过好自己日子,人生追求是过得去,虽平淡也能用规则保护好自身,这是他们为人做事之底线。对待这种境界居中者,社会需积极引导,提高其境界,督促其对社会尽责。境界低者往往钻规则之漏洞,不择手段谋私利。这样的人也许能获得一时之快,却会留下骂名。道德建设是惩恶扬善的,绝不能迁就低劣的行为,而必须注重通过道德和法治手段齐抓共管,使其改邪归正。

    遵守规则是一份社会责任,更是一种道德义务。尽管不乏投机钻营之人,但只要扎牢规则篱笆,就可以让其无漏洞可钻。要让占便宜者明白,欠道德账,只会是逞一时之快而毁一世之名。

    (选自《解放日报》,有删改)

    1.文章第④段写六尺巷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2.简述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3.文章第⑥段画线句子采用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冬日的暖阳》,完成后面小题

    冬日暖阳

    ①冬日和夏日的太阳,好像不是一个样子:夏日的太阳蛋黄似的,一出生就晃悠悠的冒着腾腾的热气,灼而烈焰,刺眼;而冬日的太阳呢,虽说红形形圆溜溜的,却如温吞水一样的惺忪、隽永和温情。

    ②冬日的太阳挂在云上,温暖明媚中略显绵长,如慰藉万物的温床;柔美的阳光透过树枝洒落下来,似有一双双无形而神奇的手,淡泊从容地抚摸着村庄,抚摩着街坊,抚慰着懒洋洋的人世间。悠远的景色在光影中弥漫,幻化成一幅蕴含静美的画卷。

    ③在乡村,它喜欢藏娇在清寒的草垛中。阳光下,一堆堆,一坨坨,一座连着一座,积叠在地头、路边、院旁、河口的草垛,像散在村庄的一枚枚丰收的蚕茧,又像落在故乡大地上蓬勃的云朵。披上了阳光外衣的草垛,是乡村一位位迎来送往的使者,光溜溜的,朴实而静默。

    ④大人出外打工,孩子们就像这些留守的草垛。阳光铺在草垛上,草垛便灿灿地闪着金黄色的光芒,温婉地散出热乎乎的味道,女孩子喜欢文静地依靠着草垛,在阳光下读书或踢踢毽子;调皮的男生们呢?多半是围在草垛,挤啊挤,时不时挤到乱蓬蓬的草堆里面去,嬉笑着在那里捉速藏。玩累了,直接懒懒的躺在向阳的草垛上,周身散发着阳光的香气,全然不顾那些草尖麦芒,把脖于刺得生疼。

    ⑤“鸡蛋!”“一窝鸡蛋!”

    ⑥“我家的!”“是我家的!”孩子们蓦然鱼跃而起,争吵着,抢夺着,垛晃草飞,热气腾腾。冬日暖阳,给孩子们的童年时光带来诗意。

    ⑦城里的冬日阳光,似乎喜欢贴在朝阳的墙角上,老人背靠墙壁坐着,他们可以很慵懒地眯着双眼,把生活的节奏放得很慢;也可以在这里捧茶品茗,慢慢地梳理自己的故事;还可以一边尽情享受那阳光的温暖,一边相互侃侃生活的琐事。闲适安乐的生活,羡煞年轻人,阳光美妙,好像只有这个时候,他们的记忆才会非常好,津津有味地叙述着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细枝末节。冬日暖阳给老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情趣。

    ⑧难得今天温暖的阳光,给动物们也创造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家。穿着花衣案的小狗也来凑热闹,依着温暖的墙角,用后背在砖块上蹭痒,时不时地咀嚼着,一定是在朵颐着阳光的味道吧。一只老狗,在它的旁边打瞌睡,偶尔望着自己的孩子,眼里露出母爱的慈祥。

    ⑨寒风不分城乡,一样地摇晃着树的影子,几片未凋落的叶子,有了冬日暖阳的呵护,倔强地蜷缩在枝梢上,一如屡受打击的人,仍有继续战斗的豪情。

    ⑩“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缤纷的冬日,靓装着“冬日暖阳—一爱心帮扶”的条幅,挂在了敬老院、校园,显得格外醒目。留守的老人小孩们手捧着情深深、缓烘烘的礼物,热泪盈眶,欢呼雀跃。流淌的暖阳,闪烁着爱心的色彩,给孤独者带来心灵的慰藉,尝到被关心的温暖。同在一片蓝天下,暖暖的天地也属于他们,那样美好,那般温馨,那么幸福。

    ⑪生活需要阳光,更需要阳光所带来的温暖。阳光有七彩,温馨地散发出美好的光环,这是爱的色彩,把世界装点得绚丽斑斓。

    ⑫冬日暖阳,让世间很暖。

    1.文章围绕“冬日暖阳”描绘了三幅人们生活的场景,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文章写的是冬日暖阳,而第①段中又写了夏日的太阳,为什么?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⑦段面线的句子。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结尾“冬日暖阳,让世间很暖”这句话的理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绿色是植被的色彩,同时也代表着生机、希望、环保…,大自然需要绿色,人的心中同样需要绿色。

    请以“我心中的绿色世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字数不少于600字,至少分成5段;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