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2 题,单选题 1 题,连线题 4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2 题
  1. 明代熊人霖《南荣集》曾载闽浙一带的“寮主经济”:寮主者,汀之久居各邑山中,颇有资本者,披寮蓬以待菁民之至,给所执之种,俾为锄植而征其租,菁民者,汀、上杭之贫民,每年数百为群,赤手至各邑,依寮主为活,而受其值。这反映了当时

    A. 经济作物大量入市   B.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 雇佣关系开始出现   D. 农业生产关系调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B. 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C. 重农抑商政策的松驰

    D. 土地兼并现象被有效抑制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罗马时代,由于奴隶没有诉讼权,恩主(奴隶主)要解放奴隶时,可以请一个人作为奴隶的辩护人装作起诉恩主,问恩主是否要解放这个奴隶,然后由长官宣布奴隶获得自由,后来干脆直接由长官的卫士扮演辩护人的角色。这表明罗马法

    A. 重视维护法律程序和权威

    B. 保护恩主对奴隶的所有权

    C. 注重维护奴隶的人身自由

    D. 司法过程存在不规范行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文艺复兴名义上是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文化,实际上是创造一种反对封建神权的新文化,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是世界的主体。应该从神学教条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恢复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可见,人文主义之“新”的意义在于

    A. 奠定了近代人权的基础   B. 有助于共和制取代君主制

    C. 推动“新航路”的开辟   D. 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独立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多种土地制度,如曹魏的屯田制、南朝宋颁布的占山令、北魏的均田制等。其根源是

    A. 人口增长刺激人地矛盾

    B. 政局动荡流民的大量出现

    C. 少数民族封建化的结果

    D. 封建土地私有制趋于瓦解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清末预备立宪之后,梁启超说:“在民主专制之下,宪法徒具一字空文,议会只是尸位素餐。然而,专制政体久而久之亦失人心。除了再革命之外,别无他途。”梁启超意在说明

    A. 辛亥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

    B. 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C. 清廷专制体制导致革命爆发

    D. 君主政体是革命出现的根源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郑骞在《宋代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定位》中说:“唐宋两朝,是中国过去文化的中坚部分……上古以至中古,文化的各方面都到唐宋作结束。就像一个大湖。上游的水,都注入这个湖;下游的水,也都是由这个湖流出去的。”这表明唐宋文化

    A. 集合起前代文化精华

    B. 居于文化轴心的地位

    C. 引领着后代文化变革

    D. 具有融会贯通的特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九一八事变后,著名爱国人士王造时发表了《救亡两大政策》的小册子,呼吁对外准备殊死战争,与日拼命到底,促成日本革命;对内取消一党专政,集中全国人才,组织国防政府、共同抗日。该呼吁的背景是

    A.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B. 国内国际局势不利于抗战

    C. 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御辱

    D. 中国共产党开展全面抗战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今日翊(yi)赞宏图,有不当置西人之事为而弗取也。是道德纲常者,体也;兼及西人事为者,用也。必体用皆备,而后可备国家器使,此尤今之所不可不知者也。”材料意在说明

    A. “中体西用”是治国之策   B. 向西方学习要结合本国国情

    C. 西方的政治制度不及中国   D. 选择性引进西方科技很重要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将江南五万九千家“富户”迁到首都,他们的土地则转变

    为“官田”,由政府分租给农民耕种。此举的主要作用是

    A. 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础

    B.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C. 将地方财政权集中于中央政府

    D. 有效的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早期现代化理论中,人们往往把“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但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从理论上突破了这一认识。这一突破

    A. 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

    B. 以《共产党宣言》发表为标志

    C. 使全世界无产者真正联合起来

    D.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02年梁启超发表《新民说》强调现代国家的国民应具自由、自治、进步、进取思想、权利思想、国家思想等公德;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则提倡“新青年”应具备自主、进步、进取、世界、实利、科学的思想和意识。这反映了两者都主张

    A. 建立民主政体   B. 弘扬民主科学思想

    C. 改造国民思想   D. 批判传统伦理道德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巴黎开始与凡尔赛对峙的时候,梯也尔表示:“宁要法国,不要首都。”巴黎公社也被梯也尔大军围困,而冷眼旁观的德国释放了大量战俘以充实梯也尔的军队。这反映出

    A. 巴黎公社的失败具有必然性

    B. 法兰西共和之路具有曲折性

    C. 法国共和政体的基础较雄厚

    D.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有学者认为,“雅典民主政治与以选举为原则的现代民主政治有着根本的不同。在雅典人的思想中,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分析里,选举所代表的不是民主政治,而是贵族或精英政治,民主政治的根本原则是平等。”这一平等原则在雅典政治生活中主要体现为

    A. 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B. 实行抽签和轮流执政

    C. 定期召开公民大会

    D. 全面推行陶片放逐法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956年底,毛泽东在同工商界人士座谈时说:我们政府的性格,“是跟人民商量办事的,是跟工人、农民、资本家、民主党派商量办事的,可以称他是个商量政府”。材料中的“商量政府”

    A. 继承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特色

    B. 保障了基层人民直接参政的权利

    C. 是新中国首部宪法实行的结果

    D. 为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基础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英国法学史专家梅因曾论述道:“无论是为了罗马的利益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将外国人完全排斥在法律的保护之外……在罗马史中从来未有一个时期忽略过对外贸易。”这一论述

    A. 指出了习惯法的弊端和缺陷   B. 说明了成文法诞生的必要性

    C. 揭示了万民法产生的必然性   D. 表明罗马法维护奴隶主利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978年10月,邓小平指出:美国在台湾有大量的投资,日本在那里也有大量的投资,这就是现实,我们正视这个现实。对此谈话理解正确的是

    A. 中美关系决定中日关系

    B. 蕴含了“一国两制”构想的精神

    C. 是对两岸交流的充分肯定

    D. 阐明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框架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876年时,虽然法、美同为共和国,但两国总统在任期和权力范围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法国总统有着其明显的优越感,在这一点上法国与其邻国——德意志帝国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这反映出当时法国政治体制

    A. 善于兼采他国的优秀成果

    B. 具有多种政体试验的痕迹

    C. 带有明显政治妥协的特征

    D. 缺乏对总统权力的监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古雅典法律要求提前公布大会议程,便于人们了解要讨论的事务。对于重要的问题,公民大会可两次投票,第一次所做的决定可能在下次会议上被更改;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告。其目的是

    A. 打破雅典公民的特权   B. 扩大下层公民的政治权利

    C. 强化公民大会的权利   D. 减少直接民主的不良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英国经过宗教改革和圈地运动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的经营方式以后,在1600—1800年农业技术和生产能力都出现了转折。1700年后谷物和面粉的出口大幅上升,到1750年总数达20方吨,是当时的“欧洲粮仓”。英国成为“欧洲粮仓”的根本原因是

    A. 工业革命对农业的有力推动   B. 农业技术和生产能力的提高

    C. 谷物和面粉大幅出口的刺激   D. 新的生产关系对农业的促进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指出: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是战胜那些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这些说法

    A. 目的在于反思二战的经验和教训

    B. 全面继承了二战期间的对外政策

    C. 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

    D. 促进了亚非民族解放运动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俄罗斯学者今年提出新两极论,即文明世界与国际恐怖网络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并强调不管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单极世界模式,还是各极对立的多极模式,都没有反映现实,都不能成为确保国际安全的基础。这一观点的可取之处是

    A. 当今世界仍没有结束两极格局

    B. 共同应对恐怖势力方可保障世界安全

    C. 单级和多级都不利于世界安全

    D. 两极格局更有利于世界的平衡和稳定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 题
  1. 1972年7月,日本成立了以田中角荣为首相的新内阁。同月,外务大臣大平正芳在会见中方代表孙平化等人时表示:“当前日本政府首脑访华、解决邦交正常化的时机已经成熟。”这一时机是指

    A.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 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缓和

    C. 中美苏三国关系走向缓和

    D. 美国因越战无力控制日本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经济发展的早期,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棋式有其优势,特别是在推动基础设施和大规模制造业的发展方面,政府弥补了私人部门弱小的不足。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私人部门逐渐壮大,而基础设施也基本完善,同时,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用品的需求也日益提高,这时,就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从生产领域中逐步退出,而将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提供公共用品,……在烃济发展和市场发育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弱化地方政府干预和法制化、民主化进程来保证民众的利益和可持续支展的目标得以实现。

    ——陆铭等著《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

    请选取一个角度,运用中外现代史的史实,对材料所述政府与经济的关系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政治和军事存在一直是这一地区的基本安全框架。美国与日本、韩国、泰国和菲律宾等国的双边同盟条约,以及基于这些条约的美国军事存在构成了以霸权国美国为核心的轮辐。……目前,美军在亚太地区的主要基地有80个,占其海外基地总数的1/4;总兵力约30万,占美军总兵力的1/5。

    冷战时期,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军事存在和政治同盟使其可以有效地推行遏制共产主义的大战略,包括对越南、韩国、柬埔寨和阿富汗的若干援助和军事介入的具体政策。1983年,美国向亚太地区的出口额就占到了美国总出口额的34.8%,而向欧洲的出口只占25.7%,亚太地区成了美国的头号贸易伙伴。

    ——据宋伟《试论美国对亚太区域合作的战略目标和政策限度》

    材料二美国重返亚洲,将全球战略目标转向亚洲,其政策是重修和加固已经被荒弃的冷战安全体系,鼓吹中国威胁论,挑起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矛盾,重新拼凑同盟以遏制中国的崛起,基本上是冷战时期的老一套。……事实上,美国重返亚洲只是政治与军事上重返亚洲,而要在经济上排挤中国,扭转以中国为主导的亚洲经济一体化体系已经为时过晚,并且成本与代价巨大。

    ——据鲍盛刚《中美关系与亚太的未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政策演变。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自二战结束以来对中国政策的演变,并简要评价美国提出的重返亚洲战略。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盛宣怀的青少年时期,正是近代中国经历两次鸦片战争的时期。盛宣怀理智地看到,洋人之所以能横行无忌,仗的是先进的枪炮战舰和强大的经济实力。他决然放弃科举取士之途,投身洋务事业。他主张奉行有利于民族经济发展的“师其所能,夺其所恃”的拿来主义,将西方先进生产方式和技术人才拿来为我所用。

    盛宣怀是近代洋务企业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是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实业家。他不仅颇著成效地积极参加创办、督理、经营一系列近代洋务企业的实践活动,而且对如何振兴中国实业、发展中国经济,如何促进民族企业的健康发展进行了现实的、具体的探讨。盛宣怀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成为可与洋商相抗衡的企业,使洋船独霸长江及沿海航运的局面,一改为与洋人签订“齐价合同”的竞争格局。20世纪初,借款官办铁路被国人唾弃,然而盛宣怀却不畏人言,坚持己见,始终坚持铁路国有,借款官办。其铁路国有主张为历届政府所贯彻。其思想投射出的真知灼见,为中国铁路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摘编自张庆锋《论盛宣怀的实业思想及实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盛宣怀的实业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盛宣怀的实业思想的基本内容并进行评价。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由于这主要是中国官商合作的单项贸易,所以,这条海上丝路的重要性远不若陆上丝路;其所谓“官商合作”,是指属于官方的“译长”或“译使”,会同民间商人“俱入海”;其所指“单项贸易”,是因中国方面,“赉黄金杂缯而往”,以购“夜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啤供皇室与贵族所用,致有为官府采办之实,何况这些国家的主角——黄支国,据近代学者考证,似为《大唐西域记》中印度境内之建志补罗国,如此,则已程不国,应即当时之狮子国,今日之锡兰,这些国家在汉的经济开发及对贸易的重视程度,均远逊于当时的中亚与地中海各国。

    ——摘编自侯家驹《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欧洲文化浸荡全世界的工具,也不止一个,其中有的是武士政客,有的是商人,有的是传教士,或教育家。凡以上各类人物势力所到之处,那里便不免成为白人的属地。但如武人政客的势力,弱于商人或教士等的势力,那么白人所到之处,尚能多少保持他们的自由权。不过承受欧洲文化的一件事,却仍是不能免的。换句话说,即是现在地球上的各处,无论是自由的,或是欧洲的殖民地,他们是没有不再承受欧洲文化的了。

    ——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发展状况。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中西方海上商路的开辟。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