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单选题 10 题,选择填充题 5 题,填空题 2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0 题
  1. 香草醛(C8H8O3)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重要的香料添加剂。下列关于香草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B. 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g

    C. 一个分子中有19个原子

    D. 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8:8: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商场的货架上会看到标有“补钙”、“补铁”、“补碘”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碘指的是( )

    A.离子 B.原子 C.分子 D.元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倾倒液体 C.过滤 D.O2验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臭氧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

    A. 单质 B. 混合物 C. 氧化物 D. 稀有气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观察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下列物质燃烧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烟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用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B.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可能会发生变化

    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化合物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将一定量的丙醇(C3H8O)和氧气置于一个密封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6.0

    14.8

    0

    0.4

    0

    反应后质量/g

    0

    2

    7.2

    9.2

    a

    A. 表中a的值为2.8

    B. 参加反应的氧气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6:11

    C. X中一定含碳元素、氧元素

    D.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

    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B.电解水

    C.MnO2中加入H2O2溶液

    D.往一定量CaCO3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填充题 共 5 题
  1. 下列仪器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____)

    A试管   B量筒   C烧杯   D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推理和归纳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由分子构成

    C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原因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

    B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3:1

    D生成物丙中碳、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____)

    A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作装饰品

    B氧气具有助燃性——作燃料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作净水剂

    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料密度比空气大——作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硬水和软水

    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

    B

    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

    C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点燃

    D

    验证某瓶气体是二氧化碳

    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该微粒的符号_______________。

    (2)稀有气体氦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3)保持双氧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_______。

    (4)写出硫酸铝的化学式并标出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当我们路过花圃时,就会闻到花香的气味,原因是________。

    (2)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是精准扶贫的民心工程,在农村推广家用沼气池建设是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和环境卫生的重要举措。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名称)。

    (3)纳米铁粉能吸附水中的某些污染物,吸附后经沉降、________(填操作名称)可除去污染物。下列物质也能因有吸附性而具有净水作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生石灰   b活性炭   c明矾

    (4)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

    A燃气泄漏,用打火机检验

    B电器着火,用水灭火

    C点燃氢气前先检验纯度

    D不食用发霉的蛋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小红按下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作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__________

    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①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

    ②同学们又联想到氢气在氯气中能够燃烧,于是对燃烧条件又有了新的认识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瑞金市石灰石资源丰富,某课外小组同学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某地石灰石样品9.0g于烧杯中,将50g稀盐酸分5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

    次数

    1

    2

    3

    4

    5

    加入稀盐酸质量/g

    10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质量/g

    7.0

    5.0

    3.0

    1.5

    x

    请计算:

    (1)x的值为_____。

    (2)完全反应后生产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