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单选题 20 题,实验题 3 题,非选择题 1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20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0 题
  1. 基因型为Mm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MM、mm、Mm分开(不考虑交叉互换),分别发生在(  )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 

    ④精子细胞形成精子

    A. ①②③ B. ③③②

    C. ②②③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B. 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C. 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

    D.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果蝇的K基因是伴性遗传的隐性纯合致死基因,纯合体胚胎无法发育。含K基因的杂合子雌果蝇与正常的雄果蝇杂交,F1果蝇中雌雄的比例是

    A.雌:雄=1:1 B.雌:雄=1:2 C.雌:雄=2:1 D.雌:雄=3:1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关于人体及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马拉松长跑过程中→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减少

    B.马拉松长跑过程中→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增加

    C.短时间饥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血糖浓度维持正常

    D.短时间饥饿→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不受激素影响

    C.不存在信息传递 D.能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关于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需要先标记T2噬菌体的宿主细胞

    B.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C.以32P标记的一组实验可确定DNA与蛋白质是否进入了细菌

    D.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保温和搅拌时间都会影响实验现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表示真核细胞的翻译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1表示mRNA,2表示多肽链,3表示核糖体

    B.翻译过程中核糖体的相对运动方向是从左向右

    C.1个mRNA分子可同时作为多个蛋白质分子合成的模板

    D.翻译过程中每个tRNA和mRNA上的碱基序列是完全互补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的,血红蛋白β链第6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AG变为GUG,导致编码的谷氨酸被置换为缬氨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突变改变了DNA碱基对内的氢键数

    B. 该突变引起了血红蛋白β链结构的改变

    C. 在缺氧情况下患者的红细胞易破裂

    D. 该病不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鹿和狼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结果发展了自己的特征

    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进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D.细菌接触抗生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抗生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随着除草剂使用的增加,抗除草剂杂草不断增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的变异性是杂草进化的前提 B.突变是杂草进化的重要动力和机制

    C.杂草中全部抗除草剂基因构成了基因库 D.种群内的基因朝着抗除草剂增强方向突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为背光侧,IAA含量低于乙侧和对照组

    B. 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C. 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

    D. IAA先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再横向运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  )

    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B.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C.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

    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下列图示中,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A.A B.B C.C D.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研究表明,AD病人的神经细胞外淀粉样蛋白(Aβ)沉积,这种物质的沉积会损坏周围神经细胞膜和线粒体膜,从而导致神经细胞的损伤。下图表示两类神经元及突触的差异,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B处兴奋时膜外为负电位,膜内电位为正

    B.刺激D处,可在A处检测到膜电位的变化

    C.病变个体中Aβ的沉积会引起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量减少

    D.向患者体内注射抗Aβ的抗体可一定程度缓解病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关于高等动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由内分泌细胞、某些神经细胞和内分泌腺分泌   ②分泌后进入内环境

    ③需要通过体液特异性地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     ④化学成分都是蛋白质

    ⑤通常通过抽取组织液检测激素的含量     ⑥在靶细胞膜上都有相应的受体

    A.①② B.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③⑤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有关免疫及免疫细胞的说法正确的

    A.被破坏骨髓的小鼠的体液免疫丧失,细胞免疫存在

    B.B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淋巴因子的受体

    C.T细胞能够识别B细胞呈递的抗原从而增殖分化

    D.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将甲品系的小鼠和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同时移植于a小鼠身上。一段时间后,甲品系小鼠的皮肤在a小鼠身上生长良好,乙品系小鼠的皮肤肿胀潮红,最终死亡脱落。此时,将所用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再取一小块,第二次移植到a小鼠身上,移植的皮肤比第一次更快地死亡脱落。下列对第二次植皮后出现的现象解释最合理的是

    A.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具有抗原成分 B.乙品系和a小鼠的亲缘关系较远

    C.特异性免疫细胞具有记忆功能 D.二次免疫产生抗体更快更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如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哺乳动物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睾丸中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C.乙发生基因重组的概率高 D.丙的子细胞都是卵细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个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有一条染色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个单体都不被标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节律(XB)对无节律(X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在基因型为AaXB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AAXBXb类型的变异细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B.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

    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科学家最终证明了油菜素甾醇(BR)是一种植物激素。BR与其他植物激素一起参与调节植物发育的很多方面,包括茎叶的生长,根的生长以及种子的萌发等。

    (1)油菜素甾醇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_________,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______有机物。

    (2)科学家依据油菜素甾醇的基本化学结构特征,鉴定到大约60种相关的植物甾醇,统称为油菜素甾醇类物质。利用油菜素甾醇影响矮秆水稻叶倾角的实验(实验示意图见图1),研究不同种油菜素甾醇类物质的活性,实验结果见图2。

    据图分析,油菜素甾醇类物质与茎叶夹角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BR对叶倾角的调节作用___________(表现出/未表现出)两重性。三种油菜素甾醇类物质的活性__________(相同/不相同),在0.01~1ng范围内,活性升高最显著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将相似的拟南芥幼苗均分成若干组,在含有不同浓度的IAA,并且含有或者不含有1nmol/LBR的琼脂粉培养基上垂直生长8天,计算每厘米初生根上侧根的数目,实验结果见图3。

    据图激素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组其侧根数目作为计算百分比的标准。IAA浓度为0时,BL对侧根的发育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5~20nmol/L浓度范围内的_______和___________彼此间表现__________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造成细胞内感染的细菌和病毒必须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才能成功侵入细胞。HIV能特异感染细胞表面有CD4的辅助T细胞,因而推测CD4是HIV的受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HIV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__。HIV侵染辅助T淋巴细胞后利用__________(HIV/辅助T细胞)的___________酶合成互补的DNA,并整合到辅助T细胞的核DNA中。

    (2)辅助T细胞的大量损坏会使艾滋病人的____________免疫影响最为严重,一些对免疫正常人无害的感染都会使其死亡。

    (3)为了证明CD4是HIV的受体,做了下面的实验,请完成表中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

    HIV

    CD4阳性T细胞

    抗CD4的抗体

    非特异性抗体

    A

    +

    +

    B

    +

    +

    C

    +

    +

    注:+表示加入

    如果A、B、C组辅助T细胞的感染率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结论正确。

    为进一步证明CD4是HIV的受体,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辅助T细胞中表达CD4基因。如果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则证明结论的正确性。

    (4)小鼠含有CD4阳性的辅助T细胞,但是小鼠的CD4不能和HIV结合。为了进一步研究HIV感染人类细胞的机制,进行了下列实验,结果如下:

    ①在小鼠T细胞中表达人的CD4基因,HIV可以与细胞结合,但是不能感染细胞。

    ②在小鼠T细胞中同时表达人的CD4和人的化学因子受体(CXCR4),HIV可以感染细胞。

    ③在小鼠T细胞中同时表达人的CD4和人的化学因子受体(CXCR4),细胞在含有CXCR4的配体SDF-1a的细胞中培养,HIV的感染被干扰。

    从上述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随着酒的消费量增加,解酒药物的需求随之增加。科学家发现乙醇进入猕猴机体内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对猕猴(2n=42)的代谢进行研究,缺乏酶1,喝酒脸色基本不变但易醉,称为“白脸猕猴”;缺乏酶2,喝酒后乙醛积累刺激血管引起脸红,称为“红脸猕猴”;还有一-种是号称*不醉猕猴",原因是两种酶都有。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进入机体的代谢途径,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从以上资料可判断猕猴的酒量大小与性别关系不大,理由是与酒精代谢有关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填“常”或“性”染色体上。)

    (2)请你设计实验,判断某“白脸猕猴”雄猴的基因型。

    实验步骤:

    ①让该“白脸猕猴”与_____________,并产生多只后代。

    ②观察、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及

    Ⅰ.若子代全为“红脸猕猴”,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若子代“红脸猕猴”:“白脸猕猴”=l:1,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Ⅲ.若子代___________,雄猴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1 题
  1. 生活在热带海域珊瑚礁中的锥形蜗牛,通过一套快速的毒液注射系统进行捕食。

    (1)研究发现,毒液的成分中含有不同__________序列组成的多肽分子,某些多肽分子可作用于图所示结构,通过阻碍猎物轴突膜上Na+通道开放,从而阻止兴奋的__________;也可通过阻碍Ca2+通道开放,使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不能由__________释放,阻止兴奋的__________,进而发挥麻痹猎物的效果。

    (2)研究发现,将毒液成分中的Con-InsG1蛋白注入到猎物体内后,会导致猎物血糖浓度降低,推测Con-InsG1蛋白结构__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Con-InsG1蛋白还能够结合人类胰岛素受体,并且Con-InsG1蛋白与人类胰岛素受体结合速率比胰岛素结合速率快,据此推测该毒液蛋白__________。

    (4)基于上述研究,你认为能够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哪些类型的新药物?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能够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这此遗传信息就蕴藏在4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之中。如何才能测定某段DNA分子的序列信息呢?

    DNA测序技术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了三代。第一代DNA测序技术是1975年由桑格和考尔森开创的链终止法又称Sanger法。在1977年,桑格测定了第一个基因组序列,噬菌体X174,全长5375个碱基。自此,人类获得了窥探生命遗传差异本质的能力,并以此为开端步入基因组学时代。这种方法至今还在广泛使用。研究人员在Sanger法的多年实践之中不断对其进行改进。在2001年完成的首个人类基因组图谱就是以改进了的Sanger法进行测序的。

    Sanger法核心原理:由于双脱氧核苷酸(ddNTP)的2′和3′都不含羟基,其在DNA的合成过程中不能形成磷酸二酯键,因此可以中断DNA分子合成反应,在四个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dNTP)的DNA体外合成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一定比例带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dNTP(分别为:ddATP,ddCTP,ddGTP和ddTTP)。在PCR过程中复制随机终止,产生四组不同长度的一系列终止处带有标记的DNA片段。然后在变性凝胶(加入尿素等碱性物质)_上进行电泳和放射自显影后,可以根据电泳带的位置确定待测分子的DNA序列,具体过程见下图。

    注:ddA是ddATP的缩写形式请回答问题:

    (1)上图横线中应该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材料中还提到“在变性凝胶上进行电……”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变性”含义,以及为什么要变性处理。___________

    (3)如果电泳结果如上图所示,请同学们写出待测DNA分子的序列______。

    (4)第一代测序技术(Sanger法)能不能测定序列信息完全未知的DNA,为什么? 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帕金森综合征(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早发性PD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一般发病年龄≤45岁。

    (1)图1为某早发性PD家系图。据图可以初步判断此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

    (2)已知Parkin基因编码Parkin蛋白,该基因有12个外显子(基因中可以表达的部分),结构如图2所示。对上述家庭六位成员的DNA测序分析发现,患者Parkin基因的外显子7存在序列异常,基因相关区域用MwoI酶处理后,电泳结果如图3(bp表示碱基对)。

    ①II2和II4电泳显示三个条带的片段长度分别为272bp、181bp、97bp,结果说明,与正常人相比,患者的Parkin基因的外显子7序列异常的具体改变为________,从而导致________,出现图3所示结果。

    ②据电泳图分析可知患者的Parkin基因组成为________(填“纯合”或“杂合”)状态,其致病基因来自________,该电泳结果不能将II2和II4患病的遗传基础解释清楚。

    (3)研究者推测该家系的Parkin基因可能还存在其它外显子的改变,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在相同的PCR条件下,设计4对荧光引物,同时扩增外显子4、7、8、11 ,检测PCR产物相对量,结果如图4。

    ①结果显示,患者细胞中外显子4的含量为本人其它外显子的一半,说明患者Parkin基因的外显子4有1/2是突变的,此变异来自于亲代中的________。

    ②外显子7的序列改变在此项检测中并没有显现,试分析原因: ________。

    ③请综合图1、3、4结果,解释II2患病的原因: ________。

    (4)研究发现一些早发性PD患者的Parkin基因外显子11的某位点G被T替换,为研究该突变与早发性PD的发生是否有关,请写出调查研究思路:________。若调查结果为________,则表明该突变与早发性PD的发生有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