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句子默写 1 题,综合性学习 2 题,选择题 3 题,名著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命题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古诗文名句默写。

    (1)皮之不存,______________。(《左传·僖公十四年》)

    (2)______________,要将清白在人间。(《咏石灰》)

    (3)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4)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5)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6)______________,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7)《与谢中书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了江南山川晨昏变化之美,充满了生命的气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茅盾的淳厚质朴,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隽永、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tián(    )淡纯净、秦牧的博识ruì(    )智……

              ——《散文家读散文》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隽__________     绮__________     tián__________     ruì__________

    (2)请仿照划线的短语,在横线上写两个短语。

    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语文实践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参与相关活动。

    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学校开展了“走进二十四节气”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活动一)请你结合本次申遗的成功,拟写一则宣传“二十四节气”的公益广告语。

    (2)(活动二)请从“春雨惊春清谷天”中任选一个节气(示例除外)阐释含义。

    示例:清明,含义:万物生长,情节明净

    (3)(活动三)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特的文化遗产,而我国的很多诗歌都是以节气为题材的。请根据你的课外积累,写出一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暮春时节,春意阑珊,诗人不禁发出:“落花流水春去也的慨叹”。

    B. 古朴的青石板路,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缓缓流淌的古运河,静谧的长街就像一幅恬淡的江南水墨图。

    C. “一个人,一段文,带你遇见大千世界”,央视《朗读者》节目给浮躁的社会带来一股清流,带给人以精神上的慰藉。

    D. 初春,乍暖还寒,身着厚厚春装的人们漫步在公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如痴如醉   千峰竞秀   囊萤映雪   磕磕绊绊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都相同。

    B. 当青岛真情巴士驾驶员驾驶公交车行驶至汽车总站礼让行人时,正走在斑马线上的小男孩向驾驶员深深鞠了一躬。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男孩鞠躬”。

    C. 只有每一位市民都自觉遵守文明礼仪规范,才能将盐城建设为真正意义上的文明城市。

    解说:这个复句是条件关系。

    D. 老了,我想有个菜园子:春天到了,秋天收获;低头种菜,抬头看花。

    解说:这个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三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当时间变得越发昂贵,消磨时间、降低速度的“闲”越发奢侈。久远年代的诗词里,“海鸥无事,闲飞闲宿”,______________;“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______________;“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______________。生活的忙碌让我们怎能不怀想“闲”的飘逸。

    ①是何等馨香又空灵的意境   ②是何等悠远又自在的心绪   ③是何等寂寞又淡然的雅趣。

    A. ②①③   B. ①③②   C. ③①②   D. ②③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天地。

    (1)我常常看到两位学者被背上的重荷压得要倒下去,像我们的小贩一样。他们在街上相遇的时候,就会放下负担,打开背包,整整谈上一个钟头。谈完话以后,才把谈话工具收起,彼此帮忙把负荷背上,然后分手道别。

    ①上面这段话出自英国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选文写的是主人公在哪个国家的见闻?反映了该国在改进语言方面的什么计划?

    (2)她曾愤愤不平地说道:通常认为女人是非常安静的,可是女人也有着和男人一样的感情。她们像她们的兄弟一样,也要施展自己的才能,也要有她们的用武之地。她对过于严厉的束缚,对过于绝对的停滞,也会和男人完全一样,感到十分痛苦。

    ②选文中的“她”指的是_________(填写人物的名字)。所选这段文字体现了她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

    ③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请写出一点她令人赞赏的其他的精神品质,并举例说明。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两题。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①

    韦应物(唐朝)

    江汉②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③鬓已斑④。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注释)①作者在淮水边重逢阔别十年的梁州老朋友。②江汉:汉江,流经梁州。③萧疏:稀疏。④斑:头发花白。

    1.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歌分析有什么表达效果?

    2.结合全诗,试分析颈联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小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怒而飞

    ②抟扶摇

    ③志怪者也

    ④且适南冥也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此小大之辩也。

    3.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者如此醉心逍遥,并将这种想象具体化,实则是蕴含了自己对理想的强烈追求。

    B. 文章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如在写鹏起飞时,说它翼若垂天之云,显现出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

    C. 本文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运用了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

    D. 作者列举野马,尘埃等小的形象,和鲲鹏作对比,以大小对立来阐述万物皆有所待的道理。

    4.结合(甲)(乙)文段简要分析鹏和斥鴳的形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选文,回答小题。

    说朋友之道

    ①“朋友”这个名称,在我们这个国家里是古已有之的,古代的“五伦”中间,就有“朋友”这一伦。据后汉的郑玄说:“同师曰朋,同志曰友。”看来朋与友之间,还有一点儿区别。不过时移世迁,现在我们讲的朋友,大抵具有更广泛的意义。“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已经有些“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味道了。

    ②交朋友要讲一个“信”字。《论语》讲到“吾日三省吾身”时,第二条就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个“信”,就是诚实、不欺之解。朋友能成为诤友,就要能诚实、不欺,知无不言,言无不直。因为诤者,争也。能够在朋友面前以言相争,争出一个是非,希望朋友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始称得上诤友。

    ③可是要所有的朋友诚实、不欺,也非易事。因为人的地位不断变化,友谊也常常随之升降。刘邦在泅水做亭长的时候,当然同萧何、樊哙之流很有一点儿友谊,但一旦身登九五,他还是相信叔孙通的办法,要大讲“君臣之义”了。陈余、张耳,落魄时患难与共,休戚相关,总算够得上朋友了吧。但后来却变成你死我活的对头冤家。一面信誓旦旦,一面翻脸不认人,“当面输心背面笑,翻手为云覆手雨”,你得意时锦上添花,你倒霉时落井下石,渐渐变成了后来的朋友之道。无怪乎《今古奇观》中描写的那位楚国上大夫俞伯牙先生,老早就有“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之叹了。有人讲了一句“贫贱之交不可忘”,史家就大书特书,好像从沙子中淘出了黄金一样,也正是这种情况的反映。

    ④我以为倘要真正“信于朋友”,使朋友成为诤友,第一条是大家要有点儿雅量。“闻过则喜”,这样的要求不免太高了一点儿,但闻过则思,不勃然变色,过后算账,这是应当做得到的。尽管朋友们的直言有的偏激,有的片面,是否也想一想他们善良的出发点呢?李逵砍倒了忠义堂前那面“替天行道”的杏黄旗,由于听了不正确的情况,当然是错误的。但原其心迹,他倒是真正维护梁山泊的正义事业的。“梁山泊里无奸佞,忠义堂前有诤臣;留得李逵双斧在,世间直气尚能伸。”《水浒》作者的这首诗,很有一点儿道理。

    ⑤喜鹊容易讨人欢喜,因为它带来的据说都是喜讯;乌鸦总是使人讨厌,因为它哇哇叫得刺耳。其实一个人陶醉于自己的盖世功业之时,听几声乌鸦叫,也可以使头脑保持清醒,不无裨益。倘若查查历史,有些伟大的人物,哪一个不是失败于他踌躇满志、忘乎所以的时候?

    ⑥当然,一个朋友能否成为诤友,还有他另外的一面,也就是自己有没有勇气。祸从口出,好像已是我们历史的传统。宋末的蒋捷和清代的顾贞观,他们各写过一阙《贺新郎》,一个劝人“节饮食,慎言语”。一个劝人“辞赋从今须少作”。他们这两位先生,一在南宋亡之后,一在清严酷的文字狱时,噤若寒蝉,自可想见。不过今天仍然如此,岂不弄错了时代?我们今天要广开言路,人人献策,倘讲朋友之道,那么人人应当以诤友自任,诚实不欺。

    ⑦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我们当然不讲封建道德规范,不讲资本主义那一套,我们应当讲我们的朋友之道。但诚实、不欺这两条,恐怕仍然是重要的。

    1.作者所说的“朋友之道”有哪些?

    2.根据要求答题。

    (1)第③段中加点的“这种情况”具体指什么?

    (2)理解第⑤段画线句的含义。

    其实一个人陶醉于自己的盖世功业之时,听几声乌鸦叫,也可以使头脑保持清醒,不无裨益。

    3.简要概述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4.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①那天出差,在高铁站候车,闲着无事便看着来往的陌生人解闷。忽然,视线里出现一个中年男人,他站在安检区外,正被一群人热热闹闹地包围着送行。告别即将结束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个小美女慌慌张张地跑过去,往他怀里塞了一大捧鲜花。是一束淡黄色的玫瑰,我目测了一下,足有四五十枝,每枝都用淡绿色的彩纸包着,极为悦目。花中还插着两枝大大的粉色百合,都是三头的。

    于是,这个男人一手抱着玫瑰,一手拉着箱子,身上还背着一只包。他忙不迭地冲送行的人们挥手告别,进了安检区。

    ③看着他在安检机的传送带旁手忙脚乱地挪动箱包和鲜花,我不由得笑起来。

    ④鲜花,我也收到过这样的礼物。说实话,这样的礼物是一种漂亮的麻烦。第一次被送鲜花时,我也是两手满满的行李,却还是倍加珍惜地把花抱回了郑州。安检,上车放到行李架上,下车再从行李架上取下来……到家后,鲜花已不复娇艳,我恋恋不舍地端详再三,还是将其扔进了垃圾桶。我于是得出结论:鲜花这种东西,收到的时候心情是喜悦的,照相的时候抱着是娇美的,在房间里插着的时候是芬芳的,但在旅程中是令人狼狈的。

    ⑤因此,当这个带着一股淡淡鲜花芬芳的男人从我身边走过时,我怀着近乎看笑话的心情,观察他会如何处置怀里的鲜花。

    ⑥只见他走到候车室的一端,站在那里,一脸的严肃。他踌躇了片刻,然后解开花束的包装纸。接下来,他开始将花分送给候车的人们。每人一枝,人人有份。

    ⑦有老人谦让,说给年轻人吧;也有人谢绝,说手上的行李太多。他也不勉强。事实上,这件事虽然很温馨,但他看起来依然很严肃,一点儿都不热情,还有一些腼腆。不得不承认,这种腼腆在他脸上,显得很可爱。

    ⑧人群中微微有了波澜,候车席里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他,注意到他。便有人凑了过来,其中有一对小情侣点名求那两枝百合,他自然是慷慨相赠。

    ⑨快到我这里了。眼看他离我越来越近,我居然有些紧张,如同小孩子在等待将要分得的糖果。

    ⑩终于啊终于,他送到了我这里。

    谢谢。我接过来。

    环顾四周,整个候车室,花香弥漫。

    在我的意识深处,鲜花一直是虚妄的,甚至是所有礼物中最为虚妄的:开得再悦目,也会很快枯萎,然后被扔掉,结局颓然。如同太多稍纵即逝的美好事物,甚至如同人生。

    而眼前的这个男人,他想到这些了吗?他一定想到了,而且一定比我想得更深。可是,你看他,他还是把手中的花朵,一枝一枝地送了出去,分享给这些陌生人。在明了虚妄之后,他还有分享的诚意和赠送的热情。而这些鲜花,也托了他的福,在成为垃圾之前,幸福地作为鲜花绽放到最后一刻。

    所谓勇敢,不就是如此吗?即使再虚妄,也还要好好活着。所谓智慧,不就是如此吗?正因为虚妄,也才要好好活着。

    ——结果的虚妄一直就在那里,所以,就更不应该辜负过程的欢乐啊。

    他给我上了经典的一课。

    1.第⑥段和第⑦段加点的严肃都写出了中年人的神态,结合上下文请分别写出你对这两处“严肃”的不同的含义。

    (1)只见他走到候车室的一端,站在那里,一脸的严肃。

    (2)事实上,这件事虽然很温馨,但他看起来依然很严肃,一点儿都不热情,还有一些腼腆。

    2.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最后一段中“经典的一课”的理解。

    3.通读全文,说说文章以“鲜花课”为题目的好处。

    4.本文第①②段画线句和链接材料描写的都是送行的场面,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他们的相同点,并分析各有什么作用?

    (链接材料)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

    相同点:

    选文第①②段画线句的作用:

    链接材料的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长途跋涉时,偶尔停下来,倒一倒鞋中的沙砾,前行的步伐将更为有力;风雨兼程中,偶尔停下来,听一听虫鸣鸟叫,心境会变得宁静而悠远。偶尔停下来,回眸曾经忽略的感动,生命的种种况味蓦然顿悟……当你裹挟在物质的洪流中滚滚向前的时候,是否想过给自己日益慌张和急迫的心灵寻一片休憩之地和补给之所?

    请以“偶尔停下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