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 )

    A. 舰船数量的劣势   B. 洋务运动的贡献

    C. 甲午战败的原因   D. 维新变法的成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举人在光绪二十七年(注:光绪元年为1875年)的日记中写道:“朝廷俯从和议,而输与洋夷金四百五十兆。山西起派八百万金,吾邑派十五万金。材料中的“洋夷”指

    A. 英国殖民者

    B. 英法联军

    C. 日本侵略者

    D. 八国联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 开设江南制造总局

    B. 创建福州船政局

    C. 成立轮船招商局

    D. 修筑京张铁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关于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原因,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广大人民和部分爱国官兵英勇抵抗

    B. 清朝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

    C. 经济落后,旧式的刀、矛、弓箭、抬枪等武器抵挡不住英军新式的步枪和大炮

    D. 清朝腐朽的封建制度不敌英国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

    A. 封建军阀垮台

    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逆历史潮流必将受到惩罚

    C. 资产阶级共和制度适合中国

    D. 帝国主义在华寻找代理人的政策破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寓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和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俄国   C. 法国   D. 日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资政新篇》问世后,曾国藩幕僚赵烈文在其《能静居士日记》中说:“《资政新篇》一本,贼族洪仁玕所作以上洪逆者,文理较明白。其中所言,颇有见识”;“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赵烈文如此评价主要是因《资政新篇》(  )

    A. 有利于实现农民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   B. 可作清政府全面改革内政的借鉴

    C. 体现了与洋务派一致的改革追求   D. 主张向西方学习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洗劫,另一个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着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段文字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A. 英国军队火烧美国白宫

    B. 日本军队攻占南京

    C.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

    D.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分别是

    A. 洋务运动、鸦片战争、五四运动

    B.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五四运动

    C. 鸦片战争、戊戌变法、中共一大召开

    D. 甲午中日战争、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位慷慨赴死的维新派人士是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左宗棠

    D. 谭嗣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是反映瓜分狂潮时期的《时局图》,该图中老鹰代表美国,它在该时期提出了下列什么政策

    A. 片面最惠国政策

    B. 门户开放政策

    C. 以华治华政策

    D. 瓜分中国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日本近代侵略中国的过程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①《辛丑条约》

    ②《马关条约》

    ③《北京条约》

    ④《南京条约》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B. 洋务运动是一次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发起的自救运动

    C. 《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

    D. 日军占领旅顺后,制造了大屠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以下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

    A. 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B. 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

    D.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虽然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习总书记给予高度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运动

    C. 辛亥革命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有人说辛亥革命之所以被称为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主要是因为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并以之为指导思想。对三民主义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三民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B. 民生主义是要改革土地制度做到“家给人足”,是发展

    C. 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核心

    D. 民族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列强统治的愿望,是前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某校排练了一部历史剧,其中一句台词是:请“民主”和“科学”两位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者则摒弃、批判。在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高呼着口号的青年学生掀起了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毫不妥协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直接目标实现的表现不包括

    A. 取消二十一条

    B. 撤销卖国贼曹汝霖的职务

    C. 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D. 北洋军阀释放被捕学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上海的这次会议除遭到暗探和巡捕的骚扰外,在当时的社会上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但是,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已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上点燃起来了。这次会议

    A. 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 标志着无产阶级有了彻底的革命纲领

    C.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 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大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的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求之一。下面关于戊戌变法的线索中,对应错误的史实是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8年,顽固派教训康有为说: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康有为应辩道: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之地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非变不可!

    材料二康有为求学之初,就特别留心中国政治制度的沿革和各种经世之学。他到过香港、上海,看见西洋人地方行政整齐,觉得这种行政必有文化思想的背景和渊泉。

    材料三维新变法运动失败了,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在那个时期的新式学堂和开设西学的书院里,出过黄兴、蔡锷等民主革命的风云人物;而随之兴起的学会,为广开民智介绍了西方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在近代中国几乎必然地会转化为政治力量;维新人士还提出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的主张,早了胡适20年,可以说,后来的许多进步主张,在戊戍维新的时候都已露出了端倪。

    (1)材料中的“祖宗之法”主要指什么?维新派为改变“祖宗之法”所做的努力有哪些?

    (2)据材料和材料二,概括指出康有为主张变“祖宗之法”的原因。

    (3)据材料三,谈谈你如何理解维新运动在社会上的“思想启蒙”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以上材料摘自《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哪三个不平等条约?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这两个条约的相似之处。(不得照抄材料)

    (3)材料三这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英勇抗争,请根据材料写出两位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代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际著名历史学家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中将1917到1921这五年笼统称作“五四时代”,并划为两阶段:“在第一阶段,一些新起的知识分子全力以他们的思想来感召学生和青年。在第二阶段,学生们便成为主力,发动对中国某些传统和守旧主义的全面攻击。于是活动范围超出纯粹思想界以外。”

    材料二  近代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是:“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材料三  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指的“第一个阶段”指的是哪一史实?材料一“在第一阶段,一些新起的知识分子全力以他们的思想来感召学生和青年”。他们的思想指的是什么思想?材料一中“五四运动”的两个阶段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史实说明五四运动是如何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的?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三中五四运动是20世纪“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之后,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严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使命。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的政党。

    ——选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