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7 题,情景默写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7 题
  1. 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

    ①今之众人   ②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③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   ④五十者可以衣帛也  ⑤用心一也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⑦小学而大遗  ⑧蚓无爪牙之利

    A. ①②③④⑧   B. ①③④⑥⑦   C. ①③⑤⑦⑧   D. ②④⑤⑥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 寡人之于国也          于其身也

    C. 其闻道也先乎吾         其皆出于此乎

    D. 尊贤而重士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组特殊句式相同一组的是

    A. 不拘于时              为天下笑者

    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C. 非我也,岁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

    D. 七十者可以食肉也        申之以孝悌之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面加点字全是词类活用相同的的一组是

    ①树之以桑    ②非能水也   ③追亡逐北   ④天下云集响应   ⑤吾师道也  ⑥是故圣益圣 ⑦却诸侯七百余里   ⑧以弱天下之民

    A. ①②⑤/③/④/⑥/⑦⑧

    B. ① /③/②④⑤/⑧/⑥⑦

    C. ①②⑤ /④/③⑥⑧/⑦

    D. ①②③/⑦/④/⑤/⑥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对下列各项中文化知识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B. 庠序,指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

    C. 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与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D. 巫医,古代巫医是分开的,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为主,医是用药物为人治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透彻,解释得那么轻松。

    B. 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 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和李胜紊的京剧唱段将演出推向了高潮,其声穿云裂石,其曲荡气回肠,真有金戈铁马、气壮山河之慨。

    D. 真正的读书,需要一种不急不躁、不愠不火的从容心境。在淡然的氛围中,上溯远古、下及未来,含英咀华,沉思遐想,思绪跟随古色古香的书味尽情飞翔,内心就会进入一种清静、清幽的幸福境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古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誉为经典的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活化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象征。

    B. 位于上海松江余山基地的中科院上海天文台65米射电望远镜项目推进顺利,这台射电望远镜建成后综合性能排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将进行我国探月工程及各项深空探测任务。

    C.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食人鱼”事件再次将外来物种入侵这一话题推进了公众的视野。据调查显示,中国成为全球遭受外来物种入侵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D. 美国飞虎队历史委员会成员是由二战时期帮助中国抗战的美国飞虎队队员及其亲友、支持者和赞助者等成员组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出下面的空缺处。

    (1)《登高》中颈联写出了诗人的八种愁思,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秋兴八首》中写出时局动荡与诗人内心起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引发失意之人共鸣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4)《锦瑟》中最具冷艳奇绝色彩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5)《蜀道难》中描写瀑流声响巨大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6)《马嵬》中以军中打梆声来描写出玄宗逃难狼狈的诗句是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越国以鄙远

    B.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2.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圣人无常师

    B. 余嘉其能行古道

    C.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D.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3.下面对文章前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 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 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 作者对于那些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的士大夫,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樊毅,字智烈,南阳湖阳人也。毅出自将门,少习武善射。侯景之乱,毅率部曲随叔父文皎援台。文皎于青溪战殁,毅将宗族子弟赴江陵,仍隶王僧辩,征河东王萧誉,以功除假节、威戎将军、右中郎将。代兄俊为梁兴太守,领三州游军,随宜豊侯萧循讨陆纳于湘州。军次巴陵,营顿未立,纳潜军夜至,薄营大噪,营中将士皆惊扰,毅独与左右数十人,当营门力战,斩十馀级,击鼓申命,众乃定焉。 以功授持节、通直散骑常侍、贞威将军,封夷道县伯,食邑三百户。寻除天门太守,进爵为侯,增邑并前一千户。及西魏围江陵,毅率兵赴援,会江陵陷,为岳阳王所执,久之遁归。

    高祖受禅,毅与弟猛举兵应王琳,琳败奔齐,毅率子弟部曲还朝。天嘉二年,授通直散骑常侍,仍随侯瑱进讨巴、湘。累迁武州刺史,封高昌县侯,邑一千户。入为左卫将军。五年,众军北伐,毅率众攻广陵楚子城,拔之,击走齐军于潁口,齐援沧陵,又破之。七年,进克潼州、下邳、高栅等六城。及吕梁丧师,诏以毅为大都督,进号平北将军,率众渡淮,对清口筑城,与周人相抗,霖雨城坏,毅全军自拔。寻迁中领军。十一年,周将梁士彦将兵围寿阳,诏以毅为都督北讨前军事,率水军入焦湖。寻授镇西将军,都督荆、郢、巴、武四州水陆诸军事。十二年,进督沔、汉诸军事,以公事免。十三年,征授中护军。寻迁护军将军、荆州刺史。

    后主即位,进号征西将军,改封逍遥郡公,邑三千户,馀并如故,入为侍中护军将军。及隋兵济江,毅谓仆射袁宪曰:“京口、采石,俱是要所,各须锐卒数千,金翅二百,都下江中,上下防捍。如其不然,大事去矣。”诸将咸从其议。会施文庆等寝隋兵消息,毅计不行。京城陷,随例入关,顷之卒。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仍隶王僧辩           隶:做奴隶

    B. 薄营大噪            薄:迫近

    C. 及隋兵济江           济:渡过

    D. 会施文庆等寝隋兵消息       寝:隐瞒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射包括射箭技术和驾驶马车的技术,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之一。

    B. 假节,借以符节,持节。是皇帝将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用以威慑一方,任务完成会收回。

    C. 食邑,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又称采邑。因我国古代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故称为食邑。

    D. 部曲,本为军队编制及私兵之称,后又为家仆之称。身份高于奴婢低于良人,有私财,无独立户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樊毅出身显贵,年少多才。他家世代将门,年少时就习武射箭。侯景叛乱时,随叔父樊文皎平叛。

    B. 樊毅胆识过人,勇毅无比。陆纳夜间偷袭,军营混乱,樊毅与左右数十人,竭力奋战,力阻外敌。

    C. 樊毅历经劫难,百战百胜。樊毅曾与弟弟率兵响应王琳,也曾随侯瑱进军巴、湘,也曾击败齐军。

    D. 樊毅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在隋朝军队进逼之时,樊毅分析了当时形势,力主重兵护卫京口、采石。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毅率兵赴援,会江陵陷,为岳阳王所执,久之遁归。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诗词,按要求作答。

    赠燕

    (金)李晏

    王谢堂前燕,秋风又送归。

    向人如惜别,入户更低飞。

    海阔迷烟岛,楼高近落晖。

    不知从此去,几日到乌衣。

    1.下列对这首诗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颔联的“如惜别”“更低飞”形象地表现出了燕子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态。

    B. 茫茫海天,漫漫迷雾,危楼高耸,日暮天寒构成一幅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怜担忧之情。

    C. 颈联运用实写的表现手法,描写了南飞燕子遭遇的困境。

    D. 全诗节奏紧促,通篇写燕,表现了诗人心中难以言说的对历史和人生的沧桑之感。

    2.请简要分析首句“ 王谢堂前燕”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六 指 猴

    墨中白

    侯六是新来为东家赶马车的,右手六指,护院的都笑称他六指猴。

    侯六也不恼,伸出手问:“像六指猴吗?”

    “六指猴是江洋大盗,你是给东家赶马车的。”说完,大伙善意地笑了。

    东家江大佬有钱,有钱的东家不住在泗州城。东家喜欢住在五里坡的凤凰墩。凤凰墩背靠九座梅花山,西临拦山河,东边一条大道直通南边的泗州城。

    东家爱去泗州城听戏。

    东家听完泗洲戏,侯六就陪他去梅岭茶馆。

    东家和众玩家边品茶,边玩赏古玉。

    众玩家要看东家腰上的玉。

    东家掏出洁白的手帕,用嘴吹吹,才解下玉放在上面。只见手帕上的蟠螭,圆眼怒睁,细眉飞扬,脚爪上翘,胛骨尽显,活泼有趣。

    众人夸:“好玉。”

    侯六却在旁边大碗喝着茶,喝完,就到泗州大街上逛。

    东家品足了茶,侯六准时套好马车等他。坎坷道,马车如履平地。东家喜欢坐在车上眯着双眼哼着泗州戏,回味着茶馆玩玉时的惬意。

    到家,东家拎起长衫下车,侯六就看到他腰带上那只活泼的蟠螭。

    东家有钱,可有钱的东家人不坏。东家喜欢拿出白花花的银子救济乡邻。侯六常听人夸,东家是善人。

    侯六拴好马,路过东家房时,就听东家和老婆说:“侯六人不小了,是该成家了……”

    侯六听后心一热,父母去世,无人再关心自己。

    泗州大街,仁义当铺。

    黑衣人闪身进屋。

    老板贾仁义低声问:“玉呢?大人催要。”

    黑衣人说:“盗不来。”

    “没有你偷不来的宝贝,否则告知官府,丢的不仅是玉,还有多人的性命!”

    黑衣人不回答,抛下酬金,飞跃离去,眨眼钻进黑夜里。

    天亮,府衙有人投案,声称自己是大盗六指猴。师爷马皮金一看是马夫侯六,笑说:“你手长六手指,就是六指猴?”

    “我是六指猴,为东家赶车,实是想偷他的玉。”

    马皮金只好向吴知府禀报。

    吴知府听后,说:“通知江大佬,让他看着办吧。”

    马皮金把知府的话转告给东家,临别小声叮嘱:“大人的嘴,大着呢!”

    东家忙带上金银赶到府衙。

    看着满眼的金银,吴知府叹道:“你有钱心善,好人呀,可好人如何会让飞贼赶车呢,要追究……”吴知府眯着小眼盯着东家的腰间。

    东家取下玉佩递过去,说:“一个赶马的怎会是大盗哟?”马皮金忙上前接玉,旁边的吴知府就怪怨说:“好好马车不赶,非说是飞贼,自己的命贱,也不为主人着想,再说,他真是六指猴,怎敢自己找上门来?这些下人呀,醉酒后,全是醉话!”

    东家忙谢过知府,刚把侯六带走,贾仁义就求见吴知府说:“真是六指猴呀。”

    吴知府笑道:“抓了六指猴,还会有七指猴八指猴,那多飞贼抓得完吗?要的是玉!”看着吴知府把玩着圆眼怒睁的蟠螭,贾仁义连赞:“大人高明!”

    侯六得知东家用古玉救他,跪谢说:“我不配。”东家伸手拉起他说:“玉是宝,可活人更是宝哩!”

    侯六说:“不能再为您赶马了。”转身欲去。

    东家也不换留,说:“走正道吧!路平整,好走!”

    六指猴点头,飞身上了大路。

    平原大道,晨光如金。

    东家坐着马车去泗州城,路遇一老者,停车,让其坐。

    老者摘去胡须,是侯六。

    侯六感慨地说:“东家的善心无处不在呀。”双手递来一玉。

    东家见是那块活泼有趣的蟠螭,摇头叹说:“何必呢!”

    侯六说:“东家放心,他们无可奈何,日后还会尊敬您呢!”看着东家一脸莫名,侯六笑着跃到马后,接过马鞭说:“再为您赶一趟吧。”望着飞舞马鞭的侯六,东家仿佛看到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侯六走了,东家再也没有他的消息。

    东家不明白,古玉被盗,官府也不追问,吴知府对他尊敬如宾,像是他偷了自己的古玉。东家进城时还爱听泗州戏,去梅岭茶馆。东家品茶时,听茶客们说,江湖上有一飞侠,专盗贪官金银救济穷人,飞侠盗金银,还拿他们记录贪污的私账簿儿……

    听着,听着,东家会猛喝一口茶,他希望飞侠是六指猴,却又为侯六捏着把汗。

    (本文有改动)

    1.下列对这篇微型小说的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   )

    A.小说中有关“凤凰墩”的一段环境描写,寥寥数语,却细腻鲜活,生动传神,充分地体现了小说的环境描写对真实性的追求.

    B.侯六听到东家与老婆的对话后,“心一热,父母去世,无人再关心自己”。这种叙事中的闲笔,增加了作品的生活气息。

    C.知府勾结当铺老板,当铺老板收买黑衣人,黑衣人就是大盗六指猴,六指猴亦即侯六,作者在极短的篇幅内巧妙地交代了这些人物关系。

    D.通过描写人物语言的前后矛盾,可以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吴知府在得到玉蟠螭前后对东家说的那两段话,就具有这样鲜明的表达效果。

    E.侯六将盗回的玉蟠螭交还东家时说的话是伏笔,后来茶客们的话是照应。这种写作技巧的运用,避免了平铺直叙。

    2.小说中那块活泼有趣的玉蟠螭在情节安排与人物塑造方面有何作用?请分别作简要分析。

    3.请概括侯六的性格特点,并结合小说作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作文。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在这短短的生命旅程里,如何让生命过得有意义?如何让生命过得精彩?是每一个个体应该思索的问题。

    请填补“       地活着”的空缺处,并以此为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不得抄袭套作,不得涂改卷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