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句子默写 1 题,选择题 5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材料作文 1 题,名著阅读 2 题
中等难度 1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诗经·蒹葭》)

    (2)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3)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4)住近湓江地低湿,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______________,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6)______________,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7)______________,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8)踏遍青山人未老,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清平乐·会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5 题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千百年来,一些名篇巨著历经欣赏,名家按语结论   ,无形中形成了定势,这对不同见解的展开造成极大的    ,以至我们在欣赏美时    总是十分狭隘。

    A. 莫衷一是    制约    格调

    B. 大同小异    掣肘    格调

    C. 莫衷一是    掣肘    格局

    D. 大同小异    制约    格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中,语言不得体的一项

    A. 会议嘉宾发言时,谦虚地说:“这个问题我没有深入思考过,只能谈点个人粗浅的想法,以便抛砖引玉,请方家指正。”

    B. 毕业论文答辩现场,完成答辩的林汉生擦擦额头的汗,恭恭敬敬地站起来鞠一躬,对老师们说:“感谢老师们的耐心聆听与悉心指导!”

    C. 听到小高的丈夫获得全国顶级大奖的消息后,同事们都来给小高祝贺,许多人都问:“你家先生贵庚?不是很年轻吗?这么厉害啊!”

    D. 张教授在好友儿子的婚礼上,给新人们送上了真诚的祝福:“愿花开并蒂,琴瑟相和;伉俪情深,白头偕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对联与适用处所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但愿世间人无恙,宁可架上药生尘。    ②按脉察情通病理,开方施药除疾根。

    ③只缘清香成清趣,全因浓酽有浓情。    ④莫思世上无穷事,且尽眼前有限杯。

    A. ①药房②医院③茶馆④酒楼

    B. ①医院②药房③茶馆④酒楼

    C. ①药房②医院③酒楼④茶馆

    D. ①医院②药房③酒楼④茶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般来说,受功利之“用”驱使的读书可归为“要读书”一类,而怀有“体”之情怀的读书则可称之为“好读书”。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十而知天命。”这是孔子对于知识与人生宿命的感叹,“知天命”后也就熄灭了“志于学”的功利之心,最终达到“从心所欲”、领悟人生的境界了。

    ①读书而不好好学习,兴之所至,随性自然,算是什么好学上进

    ②“要读书”乃是“五经勤向窗前读”

    ③后来渐有所悟,是因为明白了孔子的感叹

    ④“好读书”却是“闲来无事好读书”

    ⑤以前读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常觉得不着边际

    ⑥因为既然是读书,便应该正襟危坐,皓首穷经,衡量得失,怎么能“不求甚解”呢

    A. ⑤④②①⑥③   B. ②④③⑥①⑤   C. ②④⑤⑥①③   D. ④②⑤①⑥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面选项中,表现主题与三幅剪纸作品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      ②       ③

    A. ①自由;②民主;③和谐;   B. ①文明;②法制;③和谐;

    C. ①和谐;②自由;③富强;   D. ①和谐;②法制;③富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故翰林侍读学士钱公墓志铭

    曾巩

    公钱氏也,故为王家,有吴越之地。公幼孤,家贫母嫁,既长,还依其族之大人,刻励就学,并日夜,忘寝食,于书无所不治,已通其大旨。至于分章别句、类数辨名、丛细委曲,无不究尽。其见于文辞,闳放隽伟,故出而与天下之士,挟其所有,较于有司,常出众上,以其故名动一时。

    其为尉,及为秀、婺、邓州,皆有治行。秀州击奸仆强,果于力行。婺、邓更革弛坏,理具设张。为直讲,以能教诱,学者归之。为校理,英宗之初,慈圣光献皇后听政,公三上书请还政天子。为吏部,谨绳墨,选者称其平。为开封,以慈恕简静为体,不求智名,以投世取显。为公属者,有不与公合,然公遇之,未尝有厚薄意。士以此多公。而为公属者,后卒亦心服也。公于众不矫矫为异,亦不翕翕为同,以其故,人莫能亲疏。至于利势之际,人所竞逐,公方隤①然,迹与众远,故虽有夸者,亦不以公为可忌也。公之为判官也,府尝有狱,或探大臣意,谓欲有所附致,公不为动,徐论其意而已。公平居乐易,无崖岸,及至有所特立,人固有所不能及者,类如此也。公为人谨畏清约,与人交淡然,久而后知其笃也

    公之先,既藉疆土归天子,其后至昭化,守和州,十有八年以卒。诏葬和州,子孙因家焉。至公,始葬其母于苏州吴县龙冈村之天平山,故今又为苏州人。公讳藻,字纯老,封仁和县开国伯,赐服金紫,年六十有一,元丰五年正月庚寅卒于位。公卒,上驰使临视其家,知其贫,特赐钱五十万,而官其弟及子孙凡三人。公与余尝为僚,相善,其且殁,以遗事属余,而其家因来乞铭。

    注:①隤然:无职家居。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于书无所不治        治:研究

    B. 故出而与天下之士     与:和,跟

    C. 士以此多公         多:称赞

    D. 子孙因家焉         家:安家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吴越:地名,即现在的江苏南部、浙江等一带的地区。

    B. 有司:指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C. 校理:职官名。文中指专门掌管校勘整理宫廷藏书的官职。

    D. 绳墨:木工用来打直线的墨线。文中比喻性格端庄正直。

    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公属者,有不与公合,然公遇之,未尝有厚薄意。

    (2)公为人谨畏清约,与人交淡然,久而后知其笃也。

    4.结合第二段,概括钱公为政方面的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班超久于西域,年老思土,上疏乞归,愿生入玉门关。乃召超还。以戊己校尉任尚代之。尚谓班超曰:“君侯在外域三十余年。而小人猥承君后。任重虑浅,宜有以诲之。”超曰:“年老失智,君数当大位,岂超所能及哉?必不得已,愿进愚言: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以罪过徙补边屯。而蛮夷怀鸟兽之心,难养易败。今君性严急水清无鱼察政不得下和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超去。尚私谓所亲曰:“我以班君当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尚留数年而西域反叛,如超所戒。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四十八)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2.《资治通鉴》的作者是____(朝代)的___(姓名)。

    3.结合文段,概括班超对任尚任职的建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望江南  幽州九日

    汪元量

    官舍悄,坐到月西斜。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南北各天涯。

    肠断裂,搔首一长嗟。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和泪捻琵琶。

    注:幽州,元大都所在地,即现在的北京一带。作者在1276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的初秋,随同太皇太后被元兵遣送到了这里。九日,农历九月九日。

    1.请概括上片写景的特点。

    2.词人“思家”的原因有哪些?

    3.请赏析结尾句“和泪捻琵琶”的表达效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城市里的牵牛花

    王溱

    ①起初她只是想在出租屋里种一小盆牵牛花,那种紫色的喇叭状的小花总能慰藉她思乡的情绪。

    ②可是那盆花却发了疯,绕上只有巴掌大的窗台,缠住单人床的床脚,占领了挂衣服的架子……它铆足了劲掠夺一切可掠夺的,实在没东西了,干脆爬上墙面,很快,四面都成了绿墙。她非常惊讶,你可是牵牛花呀,怎么学爬墙虎?!

    ③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她上网查,去图书馆翻阅《园丁手册》、《花卉百科》,可上面都只教她怎么修剪,没有说怎样才可以阻止它疯长。于是她只好买回修剪工具,按书上说的进行修剪。

    ④修剪之后的牵牛花规整了些,但生长速度反而更快了。夜里当她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出租屋时,它已经从窗户溜出去,悄悄入侵了隔壁邻居家。她犹豫,是否该去敲邻居家的门,把那突兀串门的家伙拽回来?可这样的造访也很突兀,她甚至都还不知道隔壁住着谁呢。想着想着她就睡着了,站了一天的工作,她太累了。

    ⑤第二天一早她被砰砰砰的敲门声叫醒,一个穿睡衣的小伙急切地说,他家昨夜里被她家的牵牛花占领了!她跟着他过去一看,可不是,所有东西像披上了绿底紫花的被单,最俏皮的一朵紫花就挂在他的单车把手上。她愧疚地低声说,不好意思,我昨晚没有修剪。可他却兴奋地大叫,这太棒了啊,你是怎么种出来的?他说,他老家的房子周围,也有一片这样的牵牛花。他还说,房间太冷冰冰了,他想种这样一盆牵牛花很久了。

    ⑥她扑哧笑了,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他们一起修剪了花,他把单车上的花摘下来戴在她头上,她坐上他的单车后座去上班。

    ⑦然后?然后牵牛花更加肆无忌惮了啊!它先是把整栋楼绕了一遍,紧接着入侵了隔壁楼。眨眼间,整个城中村都成了牵牛花的天下,租客们对这个不速之客倒是表现出极大的宽容:帮人搬家的大叔笑嘻嘻地把绕满板车上的藤扯开,哼着歌一蹬而去;送外卖的小伙摘了一朵插帽子上,吹了个响亮的口哨;还没找到工作的姑娘抚摸着缠住她行李箱的牵牛花,第一次绽放笑容……

    ⑧很快,牵牛花就冲出城中村,绕上电线,然后是电线杆,然后是公车站,然后是路牌,然后是大马路……交警哔哔地追着枝条吹响了哨子,拿起罚单却又挠头十分为难。

    ⑨才几天工夫,牵牛花就占领了整座城市,它把所有楼房外墙都铺成了绿色,然后大摇大摆登堂入室。很少见到大片绿色的城里人被这阵容吓住了,报警电话响个不停,有投诉工厂机器被绕住了不能开工的,有投诉汽车没法开上马路的, 有投诉广告牌被遮住了的,一个衣着讲究的主妇直接对着话筒大喊:我名贵的家具啊!快把那些低贱的植物弄走!

    ⑩这一切已经完全超乎她的本意,以至于警察找上门时,她除了不停地道歉之外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警察绕着小小的花盆走了一圈又一圈,啧啧称奇,这么小的花盆,怎么可能呢?!最终他还是傲慢地命令,砍了吧!

    ⑪她自然不肯,把花盆护在怀里苦苦哀求,警察只好亲自动手,高高扬起了菜刀,眼看刀就要落下,她大叫一声:“不要——”

    ⑫然后?然后她就吓醒了。醒来的她心怦怦直跳,她环顾自己的屋子,不足十平米的空间挤满了各种必需品,哪有种花的余地?再说,也没那个工夫。

    ⑬原来是做梦呀!她深深叹了口气,说不清是庆幸还是惋惜。

    ⑭醒来后的生活依旧无聊。起床,上班,站足一天,说着重复的奉承客人的话,然后下班,对付着填饱肚子,刷刷手机,洗洗睡,日复一日,周而复始。没过多久,她又开始想念那朵紫色的喇叭状的小花了。起初这思念也只能算是矫情,可很快就像梦里那盆牵牛花一样疯狂蔓延开,遮挡住她的眼睛,勾引她的鼻子,扯住她的思维……她招架不住了,咬咬牙把攒下的假期都休了,长途跋涉回了一趟老家。

    ⑮老家的爬墙虎很是茂盛,铺满了祖屋一整面墙。她看着那些纯绿色的家伙,很是疑惑,明明是爬墙虎呀,为什么记忆中老家的墙面是牵牛花呢?那些紫色的小花是怎么回事?她认真回忆了一下,无果。

    ⑯她安慰自己,离开老家太久,记忆模糊也是正常的吧,说不定就是嫌爬墙虎只有绿色太单调才离开家的。她决定带一包爬墙虎的种子回去种,哪怕是扔掉一些东西,也要腾出一点位置来安放正确的记忆。想了想,她又多拿了一些,心想,给住在隔壁的邻居也带点吧,虽然还是不知道隔壁住的到底是谁。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如何理解文中第⑬段中加点的词语“庆幸”和“惋惜”?

    2.请赏析文中第⑦段画线的句子。

    3.小说最后写老家的爬墙虎,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4.联系全文,探究这篇小说的丰富意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不甘寂寞的当代艺术

    陈德洪

    当代艺术在市场退潮后犹如积压的商品,在寂寞的如库房的展厅中陈列,因为市场热潮不再而更加刻意扮演一种曲高和寡的姿态。其间的忸怩作态、故作高深、自我标榜其实也难掩对廉价赞誉追捧和高价售出的热切期待。艺术家过于标榜个性、微观叙事导致的自恋和自我中心其实极端矛盾地希望得到公共性的认同、传播和抬举。

    移动互联网彻底改变了艺术的生态,把微小的嗓音放大到全民皆知。于是大家都不寂寞,但传入耳朵的声音则全是八卦。艺术成为一种舆论,一种街头巷议的等同物。如此接地气的状态要再扮演崇高的角色已经更加困难,于是,理论家、批评家粉墨登场,专著、论文、研究成果,研讨会套用各种晦涩的话语,营造一种浓郁的学术性氛围,让不再有光晕的艺术发出万道金光,等待被迷住双眼的金主下注。教授、博士、专家、xx长,xx主席使艺术界成为一种头衔密集的重灾区。

    说了这些闲话全由几本闲书引起。所谓“以史为鉴”、“殷鉴不远”这些格言在这个重视历史叙事的国度可谓深入人心。改写历史的冲动无处不在。而通过几本闲书,我恍然发现中国艺术史是一部悲催的血泪史和心灵的放逐史。国破家亡,江湖放逐成全了一个又一个艺术大家——颜真卿、黄公望、倪瓒、徐渭、八大、石涛,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即便是盛世的李杜不也不得志吗? 或许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不算离谱的结论:艺术史往往不是记载那些功成名就者和歌功颂德者的荣誉证书,它更可能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由此来看,艺术本是寂寞的,而不甘寂寞的往往是以艺术之名进行的操作、经营、糊弄以及蒙和骗的勾当罢了。当作品成了小便器,套用丹托的名言,是理论使小便器成为了艺术。我们如果不识时务地去拨开附加于艺术的层层包装,最终呈现的可能象贵妇人的一身赘肉不堪入目。

    法国古典主义画家普桑经典的作品《阿卡迪亚的牧羊人》或许可以看成一种关于艺术史的隐喻。艺术是那坟墓里的枯骨,而艺术史就是对墓志铭的解读,也许不做掘墓人我们就永远不可能看清艺术的真相。但盗墓者垂涎的是艺术坟墓中想象的宝物,没有人想盗窃那几根枯骨。由此奉劝有大师情结的艺术家们,不修成正果,炼成舍利,枯骨不可能因为陪葬的华贵而增值。

    艺术研究者其实面对作为社会事实的艺术场域知道的并不比牧羊人更多。解读墓志铭也许并不是艺术研究者真正的工作,正如牧羊人,放羊才是正业才是生活,而研究墓志铭则是生活的闲暇和余兴。古人讲“游于艺”,没有游于艺的超脱与从容,也许就已经和艺术擦肩而过了。

    回归寂寞对中国当代艺术未必不是好事,而不甘寂寞的折腾倒是需要警惕了。

    1.请简要归纳第三段的论述层次。

    2.解析画线句子的含义。

    3.为什么要警惕不甘寂寞的折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士人与文人虽然都是读书人,但两种人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明朝正德嘉靖以前,中国主流文化主要是由士人的人格引导的,他们具有强烈的用世精神和济民情怀,因而他们代表的文化就是人格文化,或表现为庙堂文化——达则兼济天下;或表现为山林文化——穷则独善其身;进为统治者服务,退则隐居山林修炼人格。士人提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自己的欲望为出发点。士人的表率或是居庙堂之高忧国忧民的范仲淹,或是处江湖之远一边过苦日子一边心怀天下的陶渊明,或是杀身成仁的文天祥。从明朝隆庆万历起,以文人为表率的人性文化开始成为主流,强调真性情和享受。文人居于市井,热爱享受。他们热衷与城市生活相关的市井文化。对他们来说,跻身官场往往琐碎险恶,隐居山野又过于清苦。当然士人有时也会表现出一些人性的温情,而文人也时常做出一副悲悯的样子,人格与人性不能说不可得兼,但崇尚人格高尚的士人往往视人性放纵为仇敌,而人性真实的文人又总是以仕途经济为笑柄。人格与人性“冰炭同炉”又“形同水火”。我以为,人格文化主张为社会、为别人,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它是伪道学,因为它压抑人性。明代之前中国也有零星的文人,如李白。李白与苏轼的区别就是典型的文人与士人之分。“太白有东坡之才,而无东坡之学”,“学”即为兼济天下的学问。

    1.士人与文人有何区别?请简要概括。

    2.文中“冰炭同炉”与“形同水火”各有怎样的含义?

    3.为什么说“太白有东坡之才,而无东坡之学”?请结合材料,以《将进酒》和《江城子•密州出猎》为例,谈谈你的理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书信,似已远去;书信,从未离开。古时,一封书信千里传情,承载着无数的思念;今天,短信、微信,快捷无限,使天涯成比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2 题
  1.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三国演义》中,董卓西遁,十七路诸侯仅曹操一军星夜追击,其勇高人一等;见许都及军中暗通袁绍之书,尽焚之而不问,亦见其度量;以上表明了曹操的雄才大略。

    B. 《边城》以二十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借船家少女翠翠与大老天保、二老傩送的爱情悲剧,批判了当地民俗的落后、愚昧。

    C. 《呐喊》展示了一幅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灰色图景:这是一个从愚昧和落后的重压下挣扎向前的中国,也是一个需要经过涅槃才能新生的中国。

    D. 《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是作者塑造的众多顽强拼搏的“硬汉”形象的集中体现,他象征着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一种永恒的、超时空的存在。

    E. 《哈姆莱特》中,克劳狄斯谋害老国王,篡夺王位,想借英国王子之手杀死哈姆莱特未果后,又挑唆雷欧提斯与哈姆莱特决斗,想利用毒剑杀死哈姆莱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题文)简答题

    (1)《红楼梦》第七十八回“痴公子杜撰芙蓉诔”中,宝玉为谁撰写的诔文?她因何而死?请简要分析。

    (2)巴金说“大胆、幼稚,是觉慧性格的基调”,请结合作品各举两例表现觉慧“大胆”和“幼稚”的情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