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诗歌鉴赏 1 题,选择题 6 题,情景默写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命题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行路难》,完成下列各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以下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 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 诗中借典故,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 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行船路上必能安全到达彼岸的坚定信心。

    2.通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隐曜(yào)  滁人(chú)   淫雨 (yín)   觥筹交错(gǒng)

    B. 酒冽(liè)  谪守(zhé)   墙倾(qiáng)  树林阴翳(yì)

    C. 沉壁(bì)   霏霏(fēi)   雾凇 (sōng)  浩浩汤汤(tàng)

    D. 伛偻(yǘ)   更定(gēng)  毳衣(cuì)   朝晖夕阴(hu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B. 属予作文以记之。

    C. 玉盘珍羞直万钱。

    D.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或长烟一空(全)

    B.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图)

    C. 连月不开(放开)

    D. 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的翅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 暮而归         云归而岩穴暝

    C. 前人之述备矣     山水之乐

    D. 不以物喜       属予作文以记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作品、作者和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醉翁亭记》——欧阳修——北宋

    B. 《湖心亭看雪》——张岱——宋代

    C.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代

    D.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北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湖心亭看雪》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志同道合之人的事,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

    B. 《岳阳楼记》的作者胸有全局,布局统一,他把文章的重心放在说理明志上,因而写巴陵胜状只以几笔带过,惜墨如金。

    C. 《醉翁亭记》写“太守宴”前先写了“滁人游”,为写“太守宴”创设了欢乐的氛围,并蕴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D.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宦海沉浮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归隐山林的愿望,并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默写。

    (1)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

    (2)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醉翁亭记》中用来指做某件事的用意不在事情本身,而是另有目的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从“隔千里兮并明月”演化而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雷海为逆袭夺冠,第二名是来自北京大学的文学硕士彭敏,第三名则是四川大学学生韩墨百。

    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聚焦“人生自有诗意”主题,进行多方面探索创新,一是拓展题库,首次将鲁迅先生的古体诗词纳入题库范围;二是升级赛制,将主赛场百人团设置为少儿团、青年团、百行团和家庭团,同时开设由40人预备团组成的第二现场;三是创新比拼环节,“诗词接龙”“超级飞花令”的环节设置,使现场比拼难度升级;四是强化互动,用在线包装技术实现观众手机端同步节目答题,增设直播窗口,实时反馈观众互动情况;五是邀请十位非遗传承人拍摄视频短片,用剪纸、蛋雕、糖画、木雕等方式形象呈现题目。

    材料三:雷海为的日常生活:不管工作和生活多么忙碌,时间挤一挤还是有的。雷海为表示:送外卖其实有很多碎片化的时间,这些时间用来背诗词是比较合适的。比如在商家等餐的时候,在路上等红灯的时候,甚至骑车的时候,这些时间都可以拿来背诗。背之前背会的诗词,加深印象。我就经常这么做,可谓是见缝插针。像下午2点半到4点半这段时间,我回到住处,换过电瓶,吃过午饭,有一个多钟头的时间,这个时间相对充足,就可以坐下来,好好读几首诗词,了解它们的写作背景,还有看注解、鉴赏,还能背一两首新的诗词。当我进入了某个跟古诗词里相同或相近的场景,我的脑海中就会立刻浮现出与之相关的诗句,从而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诗句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材料四:董卿曾这样夸赞雷海为:“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就连对手彭敏也不惜溢美之词:“海为就是《天龙八部》里那种扫地僧,他根本就不管江湖中的事,但是他一旦出手,就会震惊整个江湖。”

    (1)材料二列举了节目在五个方面的探索创新,其中意在“充分反映诗词文化在全社会的继承发展”的应该是第     点。

    (2)结合以上材料,请你用得体的语言,针对雷海为和他的夺冠发表简短的感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观沧海》)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去国怀乡(离开)

    B. 锦鱗游泳(代指鱼)

    C. 微斯人(微小)

    D. 东临碣石(登临、靠近)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或/异二者之为

    B.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多会于此      苛政猛于虎

    B. 其喜洋洋者矣   其真无马邪

    C. 感极而悲者矣   濯清涟而不妖

    D. 前人之述备矣   醉翁之意不在酒

    4.对诗文内容或情感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乙)诗均为登高远望写景之作。(甲)文“予观夫巴陵胜状”中“观”仅有“观望、观赏”之意;(乙)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观”则凸显了诗人居高临下,俯视一切的澎湃激情。

    B. (甲)文、(乙)诗同是通过描绘水的浩渺壮阔,表现作者宽广博大的胸襟。

    C. (甲)文“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反映了作者对君王的愚忠思想;(乙)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通过萧索的秋景,反映了诗人战败后的悲凉心情。

    D. (甲)文集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充分表现了作者的博大胸襟与政治抱负;(乙)诗则展开大胆的想象,写景虚实并用,表现了诗人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气概。

    5.下列对诗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最后一段的议论有画蛇添足之嫌,如果省去则更像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乙)诗最后两句是乐府诗的套语,为合乐而用,与诗的内容密切相关。

    B. (甲)文第二、三段分别描写了景物的一阴一晴,表达了览物之悲与喜,两相对照,引出第四段,点明文章主旨。

    C. (乙)诗以“观”字统领全篇。描写了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海波以及海面吐纳日月星汉等壮观景象,看似句句写景,实为字字抒情。

    D. (甲)文中的“斯人”指的是“古仁人”,“微斯人,吾谁与归?”釆用倒装句式,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人强烈的向往与敬慕之情。

    6.将诗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7.展开想象,体味“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境,并分析“若出”的表达效果。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养鱼记

    欧阳修

    折檐①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对非非堂②。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因绔③以为池,不方不圆,任其地形;不甃不筑④,全其自然。纵锸以浚之⑤,汲井以盈之,湛乎汪洋,晶乎清明,微风而波,无波而平。若星若月,精彩下入。予偃息⑥其上,潜形于毫芒⑦,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湖千里之想。斯足以舒忧隘而娱穷独⑧也。

    乃求渔者之罟⑨,市数十鱼,童子养之乎其中。童子以为斗斛之水,不能广其容,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怪而问之,且以是对。嗟乎!其童子无乃囂昏而无识乎⑩!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感之而作《养鱼记》。

    (选自《居士外集》)

    (注)①折檐:屋檐下的回廊。②非非堂:作者刚刚出仕,在洛阳做留守推官时所建,在衙厅西侧。③洿(wū):地势低洼的地方。④甃(zhòu):砌池壁。筑:夯底土。⑤锸(chā):铁锹。浚:挖沟疏通水路。⑥偃息:休息。⑦潜形于毫芒:在毫末之中隐藏了自己的身体。⑧舒忧隘而娱穷独:释放忧愁郁闷的心情,在困厄孤独中快乐起来。⑨罟(gǔ):渔网。⑩无乃……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不是……吗”“恐怕……吧”。嚚(yín)昏:愚蠢糊涂。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  植:(________)

    (2)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  盈:(________)

    (3)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湖千里之想  循:(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折檐之前有隙地   怪而问之

    B. 纵锸以浚之      且以是对

    C. 予偃息其上      不能广其容

    D. 微风而波       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

    4.下列六个句子分为四组,全部为描写鱼池特点的一组是(   )

    ①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

    ②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

    ③湛乎汪洋,晶乎清明

    ④微风而波,无波而平

    ⑤若星若月,精彩下入

    ⑥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湖千里之想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②④⑥

    5.文章结尾,作者“感之而作《养鱼记》”,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有怎样的感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

    题目:《     之后》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