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非选择题 4 题,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11 题,简答题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非选择题 共 4 题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明朝对漕政管理极为重視,建立了从朝廷到州县的管理机构,“行漕法规得到健全和完善,产生了支运、兑运和直达制度。明永乐十三年(1416年)以前,漕运由粮长和里长等民役完成。会通河重修之后,漕粮远距离运抵北京,“民解”难以完成,于是明朝采用了支运法,由民户和军队相结合运粮。规定各地农户将税粮就近运到运河沿岸的淮安、徐州、临清、德州等粮仓,再由编定的官军分段沿河接运到通州。明宣德年间,因民役运粮耽误农时,同时军队运粮又多空舟往返。宣德五年(1431年),又推行了兑运法。即规定各地农户将税粮各自运到所在的州县府,兑交给那里驻守卫所军队,由军队再沿运河直运到通州。兑运法的实施,使官运的路程南移,民运的路程相应缩短。明成化七年(1472年),又进一步推行直达法,规定由负责漕运的官军直到河南漕粮府州县码头领兑,直接运到通州,即由运军赴江南、南京附近的水次交兑,农民不必亲自赴淮、徐等仓交纳但军运路程延长农民需要付給运军的加耗运费亦有相应增加。从此漕运由民运转变为军运,官军运粮则成了南粮北运的主力。纵观明代漕运制度的演变,民运部分日益减少,而军运漕粮占主导地位,并最终取代了民运。

    ——整编自百度《试述明代漕运制度的变革》

    (1)概括指出明代漕运改革的特点。

    (2)概括明代漕运改革的历史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英国中等妇女是最受社会约束的阶层,她们也最先起来进行斗争。“妇女选举权全国联盟”等妇女组织先后以各种方式进行斗争以争取普选权,但英国政府视而不见。一战爆发后,大量妇女听从英国政府劝说到工厂从事以前由男人从事的工作。1917年俄国纪念国际妇女节直接引发了二月革命,后来的十月革命又催生了布尔什维克政权……英国妇女争取普选权运动风声再起,1918年英国下议院通过了《人民代表法案》,给予30岁以上、拥有财产的妇女投票权。

    ——摘编自陆伟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等

    材料二《论陕甘宁边区的妇女解放运动》(乔彦丽)目录节选

    第一章党领导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实践

    ·政治方面的实践

    ·建立健全了各级妇女组织机

    ·注重对妇女干部的培养

    ·鼓励妇女参政议政

    ·经济方面的实践

    ·政策引导妇女参加生产劳动

    ·边区具有劳动能力的妇女普遍地参加了社会劳动

    ·文化教育方面的实践

    ·妇女干部教育

    ·妇女学校教育

    ·妇女社会教育

    ·社会风俗方面的实践

    ·改革婚姻风俗制度,宣传新婚姻观

    ·开展反缠足运动

    ·宣传卫生保健知识,保护产妇的身心健康

    第二幸陕甘宁边区妇女的主要贡献

    ·陕甘宁边区妇女是支援前线的重要力量

    ·边区妇女积极动员亲人参军

    ·边区妇女是拥护军队的模范

    ·边区妇女是照顾出征军人家属的重要力量

    ·边区妇女积极缴纳公粮

    ·陕甘宁边区妇女是根据地建设的“半边天”

    ·自卫除奸,保卫边区

    ·参加生产,建设边区

    ·边区妇女是保育战时儿童的主力军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后英国妇女获得投票权的历史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来英国妇女解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英国妇女解放相比,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的特点并分析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的历史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计划经济体制”这个概念出自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他在1906年写《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中说道:“只要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也无力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实行巨大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制度,同时把所有的土地、工厂、工具的所有权转交给工人阶级,才能消灭一切剥削。”苏联出现以后,计划经济的理论发展得到了提高,苏联经济学家普列布拉津斯基写了《新经济》,系统完善地树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模式。

    材料二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三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要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为基本导向,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各种侵权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对产权纠纷案件要依法甄别纠正。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实行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快技术、土地等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深化资源类产品和公共服务价格改革,打破行政垄断,防止市场垄断。要用有力的产权保护、顺畅的要素流动,让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竞相迸发。

    ——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结合材料中信息与所学的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前,欧洲各大国在哲学和历史学中把战争神圣化的理论盛行的同时,与大众联系更多的救育和文学在散播着“战争文化”。如:向青少年灌输大国沙文民族主义,宣扬光辉的历史和为民族事业献身的精神和个人英雄主义。浪漫的超现实的小说大量涌现,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战争被普遍描绘成一种英雄事业和积极的力量。向非洲、美洲的殖民扩张冒险活动、丛林战争,被描绘成传播文明和基督教教义的豪迈事业。将适者生存的原理广泛运用到人类社会中,激发人们的情感,动员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军事训练,鼓吹军人的荣誉、极度丑化敌人,打击敌国的光辉观念:只有战争是人们纯洁灵魂、发扬英雄精神与豪迈气概的机会。

    ——摘编自于沛等主编《世界历史·战争与和平卷》

    材料二20世纪初期,国际社会主流的战争观是“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这种观点自诞生以来逐步被欧洲各国统治者普遍接受,并奉为经典。然而,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此战争观发展到顶点的标志。一战后,美国总统威尔逊力推的以道德准则、民主制度和国际组织为基石的富于理想主义的和平主义思潮兴起,最典型的表现莫过于签署的《非战公约》,其核心内容就是宣布在国家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强调“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这充分反映了国际社会的战争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二战后一种新的战争观异军突起,其核心观点是可以把战争区分为正义的和非正义的两类。其所涉及的原则主要有两项,即所谓“开战正义”和“交战正义"。

    ——摘编自梁占军《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战争观的转向与衍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战争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战争观变化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  )

    A. 分封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   B. 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

    C. 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   D. 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1 题
  1. “九天闻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等时人诗句描绘的城市最可能是

    A. 秦代咸阳

    B. 唐代长安

    C. 宋代东京

    D. 元代大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他的小说形式别具一格、情节浪漫离奇、人物怪诞多样、思想深遼缈远,而小说中所表现的独到的审美理想、乌托邦式的社会主义理想以及一反传统的理想人物,……一直到21世纪的今天依然魅力无穷,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该作家的代表作是

    A. 《十日谈》

    B. 《巴黎圣母院》

    C. 《人间喜剧》

    D. 《百年孤独》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人说,中国的文人很幸福,往往得意的时候是个儒家,失意的时候是个道家,到了绝望的时候就是个佛家。南怀瑾先生说,儒家像是开了个粮店,五四运动烂了孔家店,所以中国挨饿,就是精神饥饿啊。现在不光在中国把孔家店又开了起来,而且还开到国外;人生有毛病,社会有毛病,就需要药店,要吃点药,需要药去治。按南怀瑾先生的比喻,下列能起到药店作用的是

    A. 道家思想

    B. 佛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列出了1645年、1725年、1843年、1865年四个年份上海道台职能的变化情况。此图主要反映了上海道台

    A. 渐变为近代化的行政官员

    B. 行政的近代化缩影

    C. 职务管辖范围越来越大

    D. 逐渐具备近代洋务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不得不实行了放权督抚的政策,允许地方进行自救,国家权力由中央到地方逐渐下移,清政府在这一时期对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格局进行了外交〔洋务)较大调整。这一调整的直接原因是

    A. 洋务运动推行进程步履维艰

    B. 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政府的威胁

    C. 搜刮民脂民膏以应对对外赔款

    D. 维新变法中部分措施的沿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的土地政策。据此推知,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1927年《井冈山土地法》

    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三种方法分配之:分配给农民个别耕种;分配给农民共同耕种;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

    1929年中共中央第二十八号中央通告

    土地斗争的主要方式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而不是没收一切土地

    1942年《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A. 以实现土地公有制为主要目的

    B. 实现了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愿望

    C. 以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为目标

    D. 随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调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根据下表内容判断,能够被认定的历史结论是

    召开时间

    会议类型

    主要议题和会议成果

    1960年7月

    中共中央北戴河工作会议

    会议重申农村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三级所有制,不再讲3、5年内向社有制过渡。

    1961年6月

    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邓小平主持)

    制定了《工业七十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加强企业的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讲求经济效果。

    1961年8、9月间

    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基本建设投资由167亿元降力87亿元,钢产量由1900万吨降为850万吨,粮食产量由4100亿斤降为2700亿斤

    A.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

    B. 人民公社化造成了严重后果

    C. 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D. 中央着手调整经济管理体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观察漫画《畸形动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美方行径严重损害中美关系

    ②粗暴干涉中国内政

    ③与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势头道而驰

    ④严重危害中国国家安全

    A. ②③

    B. ①②④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随着罗马疆域的不断扩大,人员的流动越来越频繁,商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经济部门。许多经商致富的“新人”进入元老院,将指导诉讼、编撰契约合同等法律事项视为重要的国家政务。这说明

    A. 元老院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

    B. 商品经济制约罗马社会发展

    C. 罗马立法有灵活性和现实性

    D. 自然法是罗马法的重要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历史学家雅克·鲁热里在评价法国某场革命时说,它是“19世纪的最后一次革命,是19世纪法国的革命史诗的顶点和终点”。在这场革命后法国社会的精英分子才在对社会动乱的进一步恐惧中,使资产阶级共和制最后确立,雅克·鲁热里所评价的这场革命是

    A. 法国大革命

    B. 法国二月革命

    C. 法国七月革命

    D. 巴黎公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二战后,中东经历了长期和频繁的战争与冲突,是世界最动荡的地区,被称为“火药库”。2016年11月29日,联合国举行“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电,表示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早日现中东全面、公正、和平作出不懈努力。中东动乱的主要原因是

    A. 巴勒斯坦问题

    B. 教派冲突问题

    C. 恐怖主义问题

    D. 伊朗核问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民国时期,乡村问题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引起广泛关注。许多知识分子提出:只有解决了乡村的衰败,才能挽救国势的衰败。他们深入农村,积极探索农村变革之路。……卢作乎1927年出任重庆北碚区峡防团务局局长,开始在当地探索乡村建设,提出“乡村现代化”主张,通过招商引资将众多工厂企业引入北碚,并修路疏河,通邮通电,创办各类各级学校,建图书馆、博物馆、科学院,建立农业银行、消费合作社,向农民传授各种知识、技能,并为农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此外,还通过报刊实现政务公开,并由民众选举成立北碚市民代表大会,培养民众的自治意识与民主精神。北碚原本盗匪横行、贫穷闭塞,到30年代末,竞从“昔日蛮荒之地”变为“今日文明之乡”,被誉为“平地涌出来的现代化城镇”,成为全国乡村建设的典范区,吸引了各界人士来北碚参观。卢作孚希望通过北碚的“乡村现代化”建设,成为“中华民国现代化的参考”,最终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卢作孚的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卢作孚的乡村建设的实践对当下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