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1 题,中等难度 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 秦隋宋   B. 秦隋元

    C. 秦元明   D. 隋元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杯酒释兵权”的事反映了北宋建( )

    A. 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B. 与辽长时间保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C. 加强了皇帝和中央的权力 D. 与西夏维持了几十年的和平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

    A. 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 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C.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D. 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6年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节目如问创作“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问”诗句的作者是谁,你的回答(  )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苏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是在(  )

    A. 唐玄宗统治前期 B. 唐太宗统治时期

    C. 唐高祖统治时期 D. 武则天统治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玄奘与鉴真的不同之处是(  )

    A. 是唐朝著名的高僧

    B. 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和苦难

    C. 求取佛经精义

    D. 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下列与之含义最接近的选项是(  )

    A. 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B. 勤于政事,戒奢从简

    C. 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D. 重视人才选拔,扩充国学规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不属于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

    A.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 B. 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C. 派文人出任地方官 D. 实行行省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之间的相似之处有(  )

    ①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大统一

    ②都修筑了保存至今的大型工程

    ③存在时间都很短暂

    ④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下列说法与隋炀帝无关的是(  )

    A. 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B. 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统一了全国

    C. 统治后期暴虐无道,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D. 正式设置进士科,按照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比较有争议的女皇帝,下列对其叙述正确的是(  )

    ①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②她称帝时期上承贞观,下启开元

    ③她晚年称帝,建国号为周

    ④她继承并发扬了贞观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政策。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 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 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 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 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中描写的是哪位皇帝的统治状况(  )

    A. 唐太宗 B. 唐玄宗 C. 唐高宗 D. 武则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有四位同学对学过的隋唐史的特征进行了概括,你认为其中较为准确的是(  )

    A. 甲:中华文明的起源 B. 乙: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丙: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的是(  )

    ①与吐蕃和亲

    ②玄奘西游天竺

    ③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④鉴真东渡日本。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哪项不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

    A. 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B. 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

    C. 各地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

    D. 黄巢起义加剧了唐朝的社会危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贞观年间出现“贞观 之治”。有关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 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务

    B. 唐太宗重视纳谏,善于用人,提高行政效能

    C. 轻徭薄赋,一定程度上保证农时

    D. 提拔姚崇、宋璟等一批有才干的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谐,被少数民族拥立为“天可汗”他是(     )

    A. 汉武帝 B. 隋文帝 C. 唐玄宗 D. 唐太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公元964年,赵匡胤下令,将各地每年所收的民租和专卖收入,除地方支用外,一律运往京师,地方不得占留。为了把地方税收权力转移到中央,宋代在地方设立的机构是( )

    A. 禁军 B. 节度使 C. 通判 D. 转运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中的“宋祖”指的是(  )

    A. 赵匡胤 B. 元昊 C. 阿保机 D. 李世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如下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列不属于大统一的封建王朝的是(  )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澶渊之盟是哪两者之间的盟约(  )

    A. 北宋与西夏 B. 北宋与辽 C. 南宋与金 D. 南宋与西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岳飞抗金赢得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

    A. 岳飞作战英勇,收复失地

    B. 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

    C. 岳飞主张抗金,被投降派杀害

    D. 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北宋的都城东京是今天的(  )

    A. 开封 B. 杭州

    C. 洛阳 D. 西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材料二:(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今天,我们依然能读到唐朝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

                              ——以上摘自人教版•七下《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为改变材料一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唐太宗实行这种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制度与材料三的关系,举出唐朝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三位诗人。

    (4)结合隋唐时期的历史,简要谈谈科举取士与现代培养人才的目的是否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取的精神。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唐朝户数在 639年(唐太宗贞观13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

    材料三 万国尽征戌,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唐.杜甫《垂老别》

    (1)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指出该诗人生活在唐朝的什么特殊时代?他的诗被后人称誉为什么?

    (2)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材料二的数据印证了材料一中哪一句诗所描述的情况? 

    (3)材料二中,639~751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4)造成材料三景象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不同时期民族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

    (1)唐朝时期的吐蕃是今天哪一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一反映了唐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哪件大事?

    (2)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和平交往反映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3)材料二反映的是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盟约?这个盟约名称是什么?

    (4)两宋时期,还有哪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与北宋政权并存?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