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29 题,非选择题 3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2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下列属于这一规定出台背景的是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C. 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已普遍实行

    D.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从农村转向城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9 题
  1. 据《国语》记载,西周厉王实行“专利”,将山林川泽全部收归国有,导致“国人谤王”,厉王派人“监谤者”,“以告,则杀之”,终于引发了国人暴动。这反映出当时

    A. 周厉王改制触动了贵族利益   B. 土地国有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

    C. 贵族和平民的矛盾十分尖锐   D. 中央集权政治不符合时代潮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尚书》载:“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百姓”是对西周贵族的总称,“黎民”则是对庶民的俗称。但在战国时期的典籍中,常用“黎民百姓”称呼普通民众。上述称呼的变化反映出

    A. 井田制的完备   B. 贵族政治逐步解体

    C. 分封制的加强   D. 君主专制已经出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自周以前,国不一国,要之,可名为‘封建之世’;自秦以后,国不一国,要之,可名为‘■■之世’。”文中空缺的文字应是

    A. 专制   B. 君主

    C. 郡县   D. 民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据《汉书·食货志》统计,西汉农民耕获粮食折算为货币年入约8500钱,“妇功”所获年约2447钱,日常开支如衣、食、祭祀等年约7950钱,承担赋役年约2989钱。据此可推断出西汉

    A. 政府重视休养生息   B. 封建赋役导致百姓入不敷出

    C.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D. 耕织结合的生产模式较稳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史料典型地体现唐代城市商业发展状况的是

    A. “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B. “一街幅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C. “每日街市,不知货几何也”

    D. “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唐朝中后期诗歌描绘的妇女形象中,有“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的农妇,有“更遭丧乱嫁不出,一生抱恨长咨嗟”的民女。由这些文学形象可以窥见

    A. 土地兼并造成的社会灾难   B. 君主专制强化的消极影响

    C. 传统农耕经济的衰落趋势   D. 社会动荡导致的百姓困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北宋时期,军权归枢密院掌握,宰相与枢密使对掌大政,号称“二府”。财权则由三司的长官三司使管理,另外中央还设立了审官院、审刑院。北宋统治者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 加强专制皇权   B. 杜绝官僚主义

    C. 提高行政效率   D. 减少决策失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明代通俗小说中描写道:“他那边土俗,但是有资财的,就呼为朝奉,总是尊他”;“得利多的,尽皆爱敬趋奉。得利少的,尽皆轻薄鄙笑。”这些描述反映出当时

    A. 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B. 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C.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D. 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威柄之操,几于震主”,“部权尽归内阁,逡巡请事如属吏”。这表明当时

    A. 内阁已成为最高的行政机构   B. 内阁权势已达登峰造极的地步

    C. 内阁首辅取得任命官员权力   D. 六部已经成为内阁的下属部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清顺治八年“谕旨官府织造局确立买丝招匠的经营体制”。康熙十九年革除景德镇窑厂当官科派的办法,“凡工匠物料,俱按工给值”,“悉照市价采买”。清政府的上述做法

    A. 反映出官营手工业的衰落   B. 进一步强化了重农抑商的传统

    C. 改变了官营手工业的性质   D. 促进了民营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一军一切生死黜陟等事,军师详监军,监军详钦命总制,钦命总制次详将军、侍卫、指挥、检点、丞相。丞相禀军师,军师奏天王。天王降旨,军师遵行。”该规定从本质上反映出太平天国

    A. 封建属性浓厚   B. 军事管理严密

    C. 行政效率较高   D. 规章制度明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对开平煤矿的开发进行规划时,唐廷枢建议李鸿章:“欲使开平之煤大行,以夺洋煤之利……苟非由铁路运煤,诚恐终难振作。”其建议反映出

    A. 洋务运动使人们对近代交通有了新认识

    B. 洋务运动揭开了近代铁路建设的序幕

    C. 朝野上下对洋务运动的作用已达成共识

    D. 近代铁路建设关系到洋务运动的成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就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发生的背景来看,二者最大的不同

    A. 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的关系不同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

    C. 民族危机的程度不同

    D. 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学者费正清指出:“1911年革命没有建立一个稳定的政府。事实上,这个国家很快就陷入了以军阀统治为特征的无政府状态和经济不统一状态”。“稳定的政府”没能建立的根源在于

    A. 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与破坏   B. 革命阵营内部立宪派的背叛

    C.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与妥协   D.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是根据恂诚《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绘制的1936年中国国内商品市场商品值所占比例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A. 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B. 中国经济以农业为主且工业化水平低

    C. 商品供给因城市化水平提高而扩大

    D. 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粮食产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详言之,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与权利;而凡卖国国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均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和权力。”孙中山上述关于民权的论断

    A.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B. 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妥协性

    C. 具有鲜明反帝反封建色彩

    D. 超越了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据《新中国60年》统计,一五计划期间,东北、陕西等地区的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高于近代中国以来工业比较发达的京津、江浙地区。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 工业布局得到一定程度调整

    B. 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急躁冒进

    C. 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 针对工商业的改造已初步完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 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B. 中美意识形态分歧消失

    C.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D. 冷战背景下的现实需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79年7月,中国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0年代相继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这些文件的发布

    A. 主要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

    B. 增强了政府对外开放政策可信度

    C. 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D. 表明了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僭主”是指那些未经法定程序而攫取最高权力的强人。公元前7世纪,在古代希腊“拓殖(海外殖民)与僭主政治这对孪生兄弟应运而生”,早期僭主通常受到公民拥戴。对这种现象最为合理的解释是

    A. 僭主是公民提供了施展政治才能的机会

    B. 僭主削弱了贵族政治基础

    C. 僭主扩大了本城邦在希腊城邦中的影响

    D. 僭主具有较强的个人能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罗马法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由习惯法到成文法,由公民法到万民法,最后形成法律体系。从罗马法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A. 贵族的权益逐步失去法律的保护

    B. 人人平等的法制理念逐步实现

    C. 维护平民利益成为立法的落脚点

    D. 理性精神推动法制的不断调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它在1500年至1750年间所发挥的作用在欧洲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它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其他经济活动,成为推动整个人类社会机器运转的巨大机轮”。材料中的“它”是指

    A. 开辟新航路   B. 商业贸易

    C. 抢夺殖民地   D. 机器生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美国独立后,州与州之间为河流的使用起了争执,为港口的使用权相互械斗,相互设置贸易壁垒,战时债务无法偿还。”这表明美国

    A. 共和制度尚未真正确立   B. 三权分立机制的制衡作用有限

    C. 迫切需要进行制度创新   D. 各州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据研究,从18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英国总体进口额迅速增加,其中原材料的进口量最为显著,从9585千英镑增加至89432千英镑。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   B. 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

    C. 工场手工业进入了鼎盛时期   D. 农业中的商品化生产迅速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下图为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导致图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 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完善

    B. 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C. 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D. 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大炮”诞生的标志是

    A. 工业革命的开端

    B.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

    C. 工人阶级政党的出现

    D.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据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和崩溃》,“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在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就俄国当时的形势来看,群众“迫切需要”的是

    A. 退出战争以实现和平   B. 迅速转向社会主义革命

    C. 结束资产阶级的统治   D. 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1961年,贝尔格莱德会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不结盟运动的指导原则。这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成为反殖反霸的基本准则

    B. 已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

    C. 为中国参加不结盟运动铺平了道路

    D. 成为社会主义对抗资本主义的武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读下表,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外国资本直接投资额的变化表明

    A. 国际政治局势稳定

    B. 国际自由贸易得以实现

    C. 国际分工日趋明显

    D. 国际间的经济联系增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度。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主管监察。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守卫;太仆,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三公和九卿以及列卿等,都各有自己的府寺,以处理日常事务。大事总汇于丞相,或最后请皇帝裁决。取事人员为有才能的文武官员,皆受命于皇帝,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与私分明,政绩有考课,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化一,组织完备。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第二卷》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与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官制设置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光荣革命在英国政治文明演进中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清一代,贸易受到政治的影响。官僚政府和外国商人以官商为媒介进行贸易,它既满足了商人的经济发展要求,也保障了官僚集团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在该贸易制度下,官府不再直接经营或主持外贸,所有贸易经营都由十三行商人负责。中央政府通过让渡对外贸易权力,换取官商的责任:贸易税收,商船进出口的管理与服务,参与管理外贸,管束外商与外国船员,贯彻政府的有关政策法令,办理中外交涉。伴随贸易规模不断增大,英商试图摆脱清政府“以官治商,以商治夷”的贸易困境,但清政府决定广州一口通商,乾隆新设立公行,专门负责与西洋诸国的对外贸易。广东十三行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摘编自隋福民《清代‘广州十三行’贸易制度演化》

    材料二 鸦片战争前,买办负责外商或外国商行内部经济和日常生活的事务,而且是由中国官方指定,受广州行商管束。鸦片战争后,由于广州行商制度被废除,外商可以自由地选择代理人,买办的性质也随之发生根本变化,变成了由外商或洋行控制的为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效劳的附庸。这些买办起初都是临时雇佣的,后来由于外国洋行增设、交易增多并且存在业务关系,逐渐形成固定代理人。洋行借助买办的势力,使中国的对外贸易实际上是与在中国的洋行的贸易……买办还有另外一重身份,一些买办脱离洋行独立经营,使买办资本成为民族资本。他们身上这一特点给中国发展带来些许希望。

    ——摘编自廖良辉《晚清对外贸易研究》

    (1)据材料一,概括广东“十三行”的主要职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贸易制度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买办”社会属性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买办”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所发挥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签订国

    主要内容

    1947.7

    保加利亚

    苏联向保加利亚提供500万美元商品贷款

    1947.7

    匈牙利

    签订苏匈贸易和航行条约,两国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

    1947.7

    阿尔巴尼亚

    苏联给阿尔巴尼亚提供600万美元贷款以供其购买轻工业、农业和林业机器

    1947.8

    波兰

    苏联向波兰提供棉花、铁矿和锰矿石、石油产品,波兰向苏联提供焦炭、纺织品

    1948.1

    波兰

    规定双方的贸易在未来5年内达到5亿美元

    ——据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上表是1947-1948年苏联与东欧国家所签订协议的部分内容,从表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