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11 题,判断题 3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1 题
  1.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 《马关条约》 B. 《辛丑条约》

    C. 《南京条约》 D. 《北京条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史实属于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是( )

    A. 占领香港岛   B. 火烧圆明园

    C. 割占辽东半岛   D. 南京大屠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张学良曾经做过一首诗“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下列与该诗相关的事件是

    A. 戚继光抗倭

    B.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康熙帝组织雅克萨反击战

    D. 左宗棠收复新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5年随州市)《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   )

    A.割地           B.开设工厂

    C.赔款          D.划使馆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纪年方法,如:“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几个连续的年份,李希圣著《庚子国难记》写的就是上述庚子年发生的事。根据所学知识推断,这里说的“庚子国难”具体是指( )

    A. 旅顺大屠杀   B. 台湾被割占

    C. 谭嗣同就义   D. 八国联军侵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据资料统计,从1862—1894年这30余年中,李鸿章所主办和参与筹办的“新政”事业占中国这一时期举办的全部新政的80%以上,其范围包括军火、采矿、民用,此外还举办新式学校。李鸿章“新政”事业的主题是(   )

    A. 废除八股取士,举办新式教育 B. 发展近代产业,抵御外侮

    C. 引进先进技术,兴办民族工业 D. 学习西方思想,改变传统习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主张此观点的派别是( )

    A. 顽固派   B. 洋务派

    C. 资产阶级维新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生产之要素三:曰土地,曰劳力,曰资本。我国土地劳力皆居胜优,惟苦乏资本……故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在此,梁启超着重强调(   )

    A. 发展工业以工立国 B. 发展商业争夺市场

    C. 引进外资发展生产 D. 学习西方君主立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不列颠的枪炮使洋务派深刻认识到:“自强之道,以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学堂为先”,因此洋务派在各地创办外语学堂和军事技术学堂。这些洋务学堂的创办(     )

    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

    C.建立起先进的工业化体系

    D.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果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归纳为一个专题,这个专题的名称是

    A. 思想解放运动

    B. 民族战争的胜利

    C. 政治改革的意义

    D. 民主革命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侧宣言指导的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3 题
  1. 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着维新变法的破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刊物上,明确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主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某班兴趣小组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设计了下面的年代尺,请你仔细观察,然后回答问题。

    (1)在时间点A和D中国分别发生了什么大事?它们分别对中国历史有何重大影响?

    (2)北京在时间点B遭遇了哪场浩劫?除此之外,北京还在哪场战争中遭受浩劫?

    (3)根据相关信息判断年代尺左侧图片中的人物是谁? 如果把“孙中山”图片放入年代尺,可以与哪两个时间点对应并说明理由。

    (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时间点C与时间点E两处发生的历史事件有何内在联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多次革命,并未改变专制独裁家天下的社会形态,唯有辛亥首义使政体发生变更,所以辛亥革命在破旧与立新两方面,堪称历史性的首创之举。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满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政,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三  在纪念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时,全国各地也在争夺辛亥革命的庆典落户权,参与的城市主要有:武汉、广州、南京、广东中山。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破旧和立新两方面””分析,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堪称历史性的首创之举?

    (2)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材料二中的哪句话是“民族主义”的体现?“民权主义”由中国同盟会纲领的哪句话概括而来?结合所学,孙中山认为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3)你认为武汉、南京争取辛亥革命的庆典落户权的理由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强国梦”是先进中国人不断求索、自主践行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它起初聘请洋匠,但洋匠受雇期间,挟技居奇,唯利是图。1874年,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主要依靠自己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后来,遇到新工艺时,也只是暂时雇佣少数洋匠。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成,在变官制。

    材料三  (中华民国建立后……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识,陈独秀认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1)据材料一,指出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的主要原因,简要分析福州船政局创办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的关键是什么?

    (3)材料三中陈独秀等人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为此掀起了什么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