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单选题 25 题,综合题 3 题,实验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20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25 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B. 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 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 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2A(g) +B(g)3C(g) +4D(g) 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V(A)═0.5mol/(L·S)   B. V(B)═0.3 mol/(L·S)

    C. V(C)═0.8 mol/(L·S)   D. V(D)═1 mol/(L·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B. 已知H+(aq)+OH-(aq)=H2O(l) ΔH=-57.3 kJ/mol,则中和热的热效应为57.3 kJ

    C. 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 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正反应放热),如图是某次实验的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推断在t1时刻 突然变化的条件可能是(   )

    A. 催化剂失效   B. 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C. 增大容器的体积   D. 降低体系温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H2、I2、HI平衡混和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B. 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

    C. 合成氨控制在500 ℃左右的温度   D. 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B. 500℃、30MPa下,将0.5mol N2和1.5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38.6kJ·mol−1

    C. 已知在120℃、101kPa下,1g H2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121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2(g)+1/2O2(g)=H2O(g)  ΔH=−242kJ·mol−1

    D. 25℃、101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1,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O4(aq)+2KOH(aq)===K2SO4(aq)+2H2O(l)  ΔH=−57.3kJ·mol−1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2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能是

    A. Z为0.3 mol·L-1   B. Y2为0.4 mol·L-1

    C. X2为0.2 mol·L-1   D. Z为0.4 mol·L-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已知在300 K时,发生反应:A(g)+B(g)2C(g)+D(s),在该温度下,向1 L容器中加入1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下列叙述不能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   )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消耗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生成a mol D ③A、B、C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2 ④C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A. ③⑤   B. ②④⑤   C. ②③⑤   D. ③⑤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研究表明,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下,基于LDH(一种固体催化剂)合成NH3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过程将太阳能转化成为化学能

    B. 该过程中,只涉及非极性键的断裂与生成

    C.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 原料气N2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已知断裂1 mol N≡N键吸收942kJ热量,生成1 mol N-N键释放167 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2N2=N4        △H =-882 kJ·mol-1

    B. N2 (g)=0.5N4 (g)   △H=+441 kJ

    C. N2 (g)=0.5N4 (g)   △H=-441 kJ·mol-1

    D. 2N2(g)=N4(g)     △H=+882 kJ·mol-1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已知反应:

    PCl5(g)PCl3(g)+Cl2(g)   ①

    2HI(g)H2(g)+I2(g)       ②

    2NO2(g)N2O4(g)        ③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是a%,若保持各反应的温度和容器的体积都不改变,分别再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则转化率

    A. 均不变   B. 均增大

    C. ①增大,②不变,③减小   D. ①减小,②不变,③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已知1 g H2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O2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H2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A. 920 kJ   B. 557 kJ   C. 188kJ   D. 436 kJ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X(g)+2Y(g)2Z(g),当条件改变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②生成物总量一定增加,  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④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一定使用催化剂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⑤          D.④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①增加C的量 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如图是温度和压强对反应X+Y2Z影响的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X、Y、Z均为气态

    C. X和Y中最多只有一种为气态,Z为气态

    D. 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ΔH>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NO2,发生反应2NO2(g) N2O4(g) ΔH=-57 kJ· mol-1。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

    B. a、b两点NO2的转化率:a<b

    C. 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

    D. 由a点到b点,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有关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

    C(s)+O2(g)=CO2(g) ΔH1    CO2(g)+C(s)=2CO(g) ΔH2    2CO(g)+O2(g)=2CO2(g) ΔH3

    4Fe(s)+3O2(g)=2Fe2O3(s) ΔH4     3CO(g)+Fe2O3(s)=3CO2(g)+2Fe(s) ΔH5

    A. ΔH1>0,ΔH3<0   B. ΔH2>0,ΔH4>0

    C. ΔH1=ΔH2+ΔH3   D. ΔH3=ΔH4+ΔH5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气)+B(气)2C气+D(气)。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L-1·s-1,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A. 1.6 mol   B. 2.8 mol   C. 2.4 mol   D. 1.2 mo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放出的热量为Q,已知为了完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需消耗50 mL 8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则燃烧1mol无水乙醇放出的热量不可能是(   )

    A. 10Q   B. 5Q~10Q   C. 大于10Q   D. 5Q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已知正丁烷(CH3CH2CH2CH3)和异丁烷[(CH3)2CHCH3]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如下:

    CH3CH2CH2CH3(g)+6.5O2(g)→4CO2(g)+5H2O(l)  ΔH=-2878 kJ·mol-1

    (CH3)2CHCH3(g)+6.5O2(g)→4CO2(g)+5H2O(l)  ΔH=-2869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   B. 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

    C. 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D. 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在密闭容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的转化率变大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D的体积分数变大   D. a<c+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p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图表示在不同反应时间(t)时,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φ(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1<T2,p1>p2,m+n>p,放热反应   B. T1>T2,p1<p2,m+n>p,吸热反应

    C. T1<T2,p1>p2,m+n<p,放热反应   D. T1>T2,p1<p2,m+n<p,吸热反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Fe2O3(s)+3CO(g)= 2Fe(s)+3CO2(g) ΔH1=-26.7 kJ·mol-1

    ②3Fe2O3(s)+CO(g)= 2Fe3O4(s)+CO2(g) ΔH2=-50.75 kJ·mol-1

    ③Fe3O4(s)+CO(g)= 3FeO(s)+CO2(g) ΔH3=-36.5 kJ·mol-1

    则试通过计算判断,下列有关反应FeO(s)+CO(g)=Fe(s)+CO2(g)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已知:2SO2(g)+O2(g) 2SO3(g);ΔH=-196.6 kJ/mol。实验室测得4 mol SO2发生上述化学反应时放出314.3 kJ热量,SO2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A. 40%   B. 50%   C. 80%   D. 9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物质的生成热可定义为:由稳定单质生成1 mol物质所放出的热量。如CO2气体的生成热就是反应C(s)+O2(g)=CO2(g)的反应热。已知下表中几种化合物的生成热。则1 mol葡萄糖在人体内完全氧化成CO2和液态水最多可提供的能量为(   )

    化合物

    葡萄糖

    H2O(l)

    CO2(g)

    生成热(kJ/mol)

    1259.8

    285.8

    393.5

    A. 3225 kJ   B. 2816 kJ   C. 6999 kJ   D. 15644 kJ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当前能源危机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开源节流是应对能源危机的重要举措。

    (1)下列做法不利于能源“开源节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B.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C.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

    D.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和资源的循环再生

    (2)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在氧气不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在氧气充足时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如图所示。则在通常状况下,金刚石和石墨相比较,_________(填 “金刚石”或“石墨”)更稳定,石墨的燃烧热ΔH=______________。

    (3)N2、O2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分别是946 kJ/mol、497kJ/mol。已知:N2(g)+O2(g)=2NO(g)  ΔH=+180.0 kJ/mol。NO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为_____。

    (4)综合上述有关信息,请写出用CO除去NO生成无污染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分别在试管A、B中加入5 mL 5% H2O2溶液,各滴入2滴1 mol/L FeCl3溶液。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A放入盛有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浸泡;将试管B放入盛有4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浸泡。

    试管A中不再产生气泡;

    试管B中产生的气泡量增大。

    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5 mL 5% H2O2溶液和5 mL 10% H2O2溶液。

    试管A、B中均未明显见到有气泡产生。

    (1)实验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滴加FeCl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②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为了帮助该同学达到实验目的,你提出的对上述操作的改进意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实验中所提供的几种试剂)。

    (3)某同学在50 mL一定浓度的H2O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放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甲所示,则A、B、C三点所表示的瞬时反应速率最慢的是_____________。

       

               甲                    乙                 丙

    (4)对于H2O2分解反应,Cu2+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乙、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定性如图乙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定量用图丙所示装置做对照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40 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对上述实验过程的分析,在实验设计时,要考虑_________方法的应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在密闭容器中,使2 mol N2和6 mol H2混合发生反应:N2(g)+3H2(g)2NH3(g) ΔH<0

    ①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为________。

    ②保持体积不变,升高平衡体系的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③若容器恒容、绝热,加热使容器内温度迅速升至原来的2倍,达到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来的2倍。

    (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BmC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纵坐标表示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生成物C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p为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平衡后向容器加压的变化情况。

    ①温度T1________T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正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③如果A、B、C均为气体,则m________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④当温度和容积不变时,如在平衡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稀有气体,则平衡________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

    (3)工业上用净化后的水煤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制取氢气:CO(g)+H2O(g)H2(g)+CO2(g)。一定条件下,将4 mol CO与2 mol H2O(g)充入2 L密闭容器中,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

    ①在0~4 min时段,反应速率v(H2O)为_________。

    ②该反应到4 min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

    ③若6 min时改变的外部条件为升温,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__0(填“>”“=”或“<”)。

    ④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H2O)正=v(H2)逆

    d.断裂2 mol H—O键的同时生成1 mol H—H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取0.55mol/L的NaOH溶液50mL与0.25mol/L的硫酸50mL置于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实验装置看,其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装置中的一个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保证该实验成功该同学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图的碎泡沫塑料的作用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温度

    实验序号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度差平均值

    (t2-t1)(℃)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29.5

    ___________

    2

    27.0

    27.4

    27.2

    32.3

    3

    25.9

    25.9

    25.9

    29.2

    4

    26.4

    26.2

    26.3

    29.8

    ②近似认为实验所用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根据实验结果写出NaOH溶液与HCl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______________。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________。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4)如果用含0.5mol Ba(OH)2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____57.3 kJ(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