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单选题 5 题,填空题 1 题,推断题 1 题,实验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3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5 题
  1. 政府工作报告里的“环保强音”,见证美丽中国建设铿锵步伐。下列提议不可行的是(  )

    A. 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

    B. 使用清洁能源,以节约化石燃料

    C. 严禁随意焚烧秸秆,以减少PM2.5的排放

    D. 分类回收垃圾,以促进资源再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要敬畏化学,不学好化学,就别折腾化学”,响水县天嘉宜化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间羟基苯甲酸、苯甲醚等,就在本月21日下午2点48分,突然发生爆炸,遇难人数已升至48人,重伤90人,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 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

    C. 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 六氯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丹砂烧之成水银”中的“丹砂”指的是硫化汞。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代表非金属单质汞   B. 此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时,在各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0克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 20℃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

    C. 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乙

    D. 升高温度,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①用20mL水和20mL酒精配制成40mL酒精溶液;

    ②用量筒量取5.62mL的水;

    ③用托盘天平称量5.6gNaCl固体;

    ④用托盘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捧配制一定温度下30%的NaCl的溶液.

    A. 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中国是全球第一个实现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可燃冰”是甲烷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水合物(CH4·nH2O)。

    (1)在常温常压下,“可燃冰”会发生反应:CH4·nH2O=CH4+nH2O,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甲烷可制成合成气(CO、H2),再制成甲醇(CH3OH),代替日益供应紧张的燃油。由合成气制甲醇的反应方程式为:CO+2H2CH3OH,由甲烷制成合成气有两种方法:

    ①CH4+H2OCO+3H2  ②2CH4+O22CO+4H2

    从原料配比角度比较方法①和②,更适宜用于合成甲醇的方法是__________(填序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A、B、C、D是初中科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B属于相同物质类别的化合物,C、D物质类别不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和反应关系如图。图中“→”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若C是二氧化碳,B是氢氧化钙,则B→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2)若C是锌,A和B都属于酸,写出D可能的化学式____________(物质类别不同的两种即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烧杯内有固体残留并得到无色溶液甲;

    ②取少量无色溶液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

    ③继续向①的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1)仅通过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_;

    (2)无色溶液甲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填字母)。

    A.碳酸钠   B.硫酸钠   C.硝酸钡   D.氢氧化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3 题
  1. 为了测定某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样品中的杂质不含铁元素,且不溶于水和酸;草酸(H2C2O4)在浓硫酸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CO2、CO和H2O,碱石灰主要成分为生石灰与氢氧化钠固体。请回答:

    (问题讨论)

    (1)进入E中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CO,则B、C、D中依次是_____(填序号)。

    ①浓硫酸   ②氢氧化钠溶液   ③澄清石灰水

    (2)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C和G装置的作用分别是_____。

    (数据处理)称取样品5.0g,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称量F装置,发现比反应前增重3.3g,则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

    (实验反思)(1)该实验装置有一明显缺陷是_____。

    (2)如果没有G装置,则测得的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_____(填“偏大”、“偏或“无影响”)。

    (迁移应用)试计算,加热分解90t质量分数为20%的草酸溶液,能制得多少一氧化碳?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君和小英同学发现:带火星的竹签在空气中不会复燃,若用装有60%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收集氧气,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竹签复燃,为了找到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设计实验)小君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该装置的圆底烧瓶中放入25毫升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实验研究)第一组实验:取3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分别装入15%30%和45%的水,盖上盖玻片倒置在水槽中。当气泡___________________放出后,导管口伸入集气瓶把其中的水全部排出,将相同的3支带火星竹签分别插入①~③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获得第一组实验现象后,小君又做了第二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两组实验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实验分组

    第一组

    第二组

    实验序号

    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

    15

    30

    45

    34

    38

    42

    带火星竹签状况

    很亮

    复燃

    很亮

    复燃

    复燃

    得出上述两组实验现象后,小英认为还不能确定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需继续进行实验。则实验序号⑦的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应该是_________%。

    (实验结论)再经过数次实验并计算后得出: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为48.7%。

    (继续探究)小君认为采用该方法收集的氧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请你提出实验改进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科学拓展课中,甲同学向两个充满CO2气体的塑料瓶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和Ca(OH)2溶液,迅速盖紧瓶盖后充分振荡,结果发现两个塑料瓶都变瘪。他认为据此实验现象,可以判定NaOH和Ca(OH)2均能与CO2发生反应。

    (1)乙同学认为上述判定方法还存在不严密之处,他的理由是______。

    (2)丙同学根据B瓶中出现的浑浊现象,判定Ca(OH)2与CO2发生了反应,提出了可以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的角度去判断。那么,若要判定NaOH和CO2发生了反应,在排除了(1)中的干扰因素后,接下来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现有25g石灰石样品,请按下面要求计算

    (1)25g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8.8gCO2(杂质不溶于酸,且不与酸反应),请计算该样品的纯度(Ca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2)若将25g样品平均分成两份,分别加工成块状和粉末状,将两份样品分别放入锥形瓶中,同时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请在图象上画出块状样品和粉末状与稀盐酸反应放出CO2的曲线示意图。_____

    (3)若将一定质量的该石灰石样品高温煅烧,有关物质质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时间/min

    t1

    t2

    t3

    t4

    t5

    CO2质量/g

    2.2

    4.4

    6.6

    8.8

    8.8

    剩余固体质量/g

    22.8

    20.6

    m

    16.2

    16.2

    则m=_____,t3时剩余固体中除杂质外含有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