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1 题,其中:
单选题 20 题,简答题 4 题,流程题 1 题,科普阅读题 1 题,推断题 1 题,实验题 2 题,计算题 2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20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0 题
  1. 山西人的日常饮食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 豆浆 B. 小米粥

    C. 汾酒 D. 元宵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 吸附 B. 过滤 C. 蒸馏 D. 消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春节期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公共场所应张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不属于干冰用途的是(  )

    A. 制冷 B. 人工降雨 C. 作燃料 D. 灭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加热液体 B. 读取液体体积

    C. 倾倒少量液体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科学家可以通过测定古生物化石中的碳﹣14含量来推算古生物的年代.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14 B. 8 C. 6 D. 2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A. 发射航天飞机 B. 水车汲水灌溉

    C. 太阳能供热 D. 风力发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18年6月5日是第47个世界环境日。下列物质中容易造成酸雨的是(  )

    A. 甲烷 B. 二氧化氮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中,与“低碳生活”无关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碳酸钠(化学式 NaxCO3)俗称纯碱,广泛用于玻璃、洗涤剂、纺织等,其中x的值是(  )

    A. 1 B. 2 C. 3 D. 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清洗污渍的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 用自来水洗手 B. 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

    C. 用洗洁精洗碗 D. 用酒精清洗医疗器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乙炔燃烧时产生明亮的火焰,可作航标灯燃料用于航海照明,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 H2 B. O2 C. H2O D. C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厨师炒菜时常常打开火炉旁边的鼓风机,其目的是(  )

    A. 升高温度 B. 提供充足的氧气

    C. 提供可燃性气体 D. 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阿司匹林(化学式为C9H8O4)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等,下列有关阿司匹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四种元素组成 B. 由21个原子构成

    C. 其中碳的质量分数最高 D.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80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如图是元素M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M是稀有气体元素

    B. 该粒子是一种原子

    C. 该粒子可表示为M2+

    D. 该粒子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蔗糖溶于水﹣﹣蔗糖分子消失

    B. 金刚石坚硬,石墨很软﹣﹣构成二者的原子不同

    C. 氧气可被压缩进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体积变小

    D. 湿衣服在太阳下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观察到高处蜡烛先熄灭

    B. 观察到二氧化碳为无色气体

    C. 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小

    D. 蜡烛熄灭的原因是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炎热的夏天,湖中的鱼经常游到湖面上,其原因是(  )

    A. 湖面上的食物多

    B. 湖水表面温度高,适合生存

    C. 温度升高,湖水中已没有氧气

    D. 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度减小,水中氧气不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实验室中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所选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 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

    B. 氢氧化钠和硝酸铵(水)

    C. 二氧化碳和氧气(带火星木条)

    D. 金刚石和石墨(观察颜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实验操作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分离酒精和水

    过滤

    B

    吸收一氧化碳

    将一氧化碳通入水中

    C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点燃

    D

    证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性质有关

    在等质量的碘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或汽油

    A. A B. B C. C D. 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4 题
  1. (关注生活现象)

    2018年10月9日,消防部队正式移交应急管理部,它担负着消防保卫任务和应付突发事件的双重职能。

    (1)消防员救火时常用到的一种灭火方法是_____,其灭火原理是_____。

    (2)消防员进入有浓烟的大楼时,背上背着氧气瓶,这是利用了氧气_____的性质;还要佩戴防毒面具,其中装有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性。

    (3)请列举生活中防止火灾发生的一个具体措施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关注生活现象)

    维生素C泡腾片可增强机体抵抗力,将其放入冷水或温开水中,立刻生成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状如沸腾,并得到一杯美味的饮品,如表为维生素C泡腾片的部分成分及溶解性表。

    主要成分

    维生素C

    柠檬酸

    碳酸氢钠

    山梨醇

    淀粉

    二氧化硅

    溶解性

    易溶

    易溶

    易溶

    易溶

    难溶

    难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C泡腾片在冷水中的溶解速率比在温开水中_____(填“快”或“慢”)

    (2)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水中溶解后能否得到溶液_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_____。

    (3)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关注生产实际)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如图是石油炼制的部分产品和主要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石油属于_____物。

    (2)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不同的产品。

    (3)从如图看出,石油炼制的产品中能用于大型卡车的是_____;汽油可用于清洗油污,其原理是_____。

    (4)2020年全国范围内乙醇汽油将全面取代传统燃油。乙醇汽油滑是乙醇和汽油的混合物,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使用乙醇汽油的一个优点是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微观解释)

    氢气是最理想的能源,工业上用A、B两种物质制取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1)C的化学式是_____。

    (2)如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A与C的相同点是_____。

    (4)从图中还可得到的一条信息是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流程题 共 1 题
  1. (关注生产实际)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其主要生产流程如图1所示。NH4Cl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图1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一种物质是_____。

    (2)NaCl与NH4C1相比,_____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3)20℃时,将72g NaCl溶于水制成饱和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是_____;将20℃时NaCl饱和溶液降温到t℃,该过程没有改变的是_____。(填序号)

    A 溶液质量  B 溶质质量  C 溶剂质量  D 溶质的溶解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普阅读题 共 1 题
  1. 请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碳酸饮料的危害

    过量饮用碳酸饮料对人体极为不利,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健康。1.磷酸导致骨质疏松人体中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大部分碳酸饮料都含有磷酸,会彩响钙的吸收,经常大量饮用碳酸饮料的青少年发生骨折的危险是其他青少年的3倍。2.二氧化碳过多影响消化

    碳酸饮料中含有很多二氧化碳,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引起腹胀,影响食欲,甚至造成肠胃功能的紊乱。3.降低人体免疲力健康的人体血液应该呈碱性,而饮料中添加的碳酸、乳酸等酸性物质较多。摄入较多的酸性物质,会使血液长期处于酸性状态,不利于血液的循环,人体的免疫力也会因此而下降。因此,碳酸饮料一定不要过量饮用。

    (1)人体中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写元素符号)

    (2)碳酸饮料产生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以下有关碳酸饮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碳酸影响钙的吸收

    B 应避免饮用任何碳酸饮料

    C 酸性状态的血液有利于人体健康

    D 大量饮用碳酸饮料会引起肠胃疾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物质推断)

    A~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为单质,且A为红色固体;B、C、D中均含同一种元素,B、C有可燃性,C与D的组成元素相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经一步反应即可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A的化学式是_____,B的化学式是_____。

    (2)D→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B→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反应现象是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基本实验)

    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仪器和药品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C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择的仪器是_____(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验满的方法是_____。

    (3)用上述提供的药品制取并收集氧气,选择的仪器是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科学探究)

    同学们用如图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白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和_____。

    (2)实验开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对比两处白磷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由此可知实验室中的白磷应保存在_____中。

    (3)同学们通过学习还知道,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除了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外,还取决于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和氧气的浓度。请你选择一个因素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①实验目的:_____。

    ②实验操作;_____。

    ③实验现象: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工业上利用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已知充分煅烧10t石灰石可生成3.52t二氧化碳,求此石灰石中所含CaCO3的质量分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工业上利用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CaO和二氧化碳。请计算充分煅烧10t含CaCO380%的石灰石,可制得CaO的质量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