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单选题 29 题,选择题 1 题,非选择题 3 题
简单题 26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9 题
  1. 伏尔泰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成就,孟德斯鸠写过多篇自然科学的论文,康德在46岁之前的著述也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他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审视自然、人类与上帝的关系,形成了自然法论中具有新精神的人文主义”。据此可见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

    A. 划清与自然科学的界限

    B. 汲取了理性思考的精神

    C. 偏离了文艺复兴的轨道

    D. 开启近代思想解放序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发展”主要体现为

    A. 由“民本”发展为“君本”

    B. 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C. 由承认现存统治秩序发展为批判暴政

    D. 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曾指出,近代中国经历了从忠君爱国到抑君爱国再到叛君爱国的过程。最能体现这一过程的是

    A.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B.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 太平天国运动——清末新政——辛亥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A.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B.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 “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

    D.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南宋朱熹认为“礼”是伦理纲常的集中体现,对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作了相当全面、细致的规定,并且为“建祠堂”、“祭祖先”等旨在巩固伦理纲常的宗族活动制定了行为规范。同时,他还专从儿童教育方面讲述“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这反映出朱熹

    A.注重儒家伦理世俗化、普及化

    B.坚持三纲五常与封建统治结合

    C.维护宣扬周代以来的礼乐纲常

    D.高度重视宗族和儿童教育工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李贽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他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由此可判断,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实质上是主张

    A. 人文主义

    B. 仁爱精神

    C. 尊重人性

    D. 个人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一思想家是

    A. 孔子

    B. 庄子

    C. 韩非子

    D. 墨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学者认为,“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被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A. “独尊儒术”也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B. 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C. 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 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地吸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始终没有能取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

    A. 儒家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B. 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一直能够适应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 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D. 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明清时期,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并且有很多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一改以往作品中的“文不谈商贾”的现象,而且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大改观,不再只是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形象。这反映出

    A. 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改变

    B. 社会生活决定文学内容

    C. 社会观念发生变化

    D. 社会阶层地位变动频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周先慎在其《明清小说》里说到“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据此,说明“明清小说”能够“走进了千家万户”的主要原因是

    A. 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B. 封建君主制的需要

    C. 商品经济的开放性

    D. 自身较强的适应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一部《世说新语》可以说是魏晋风度的集中记录。造成这种文化特点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精神领域普遍出现了危机

    B. 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大发展

    C. 新兴门阀士族生存环境险恶,不得不依附某个政治集团

    D. 魏晋时期佛、道盛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从唐代遗存下来的雕版印刷品实物中,可考的专门刻家就有“成都府樊赏家”、“龙池坊卞家”、“西川过家”、“京中李家”等多家。这实际上反映了唐代

    A. 民间活字印刷业成为印刷主导

    B. 官营雕版印刷业的发达

    C. 政府鼓励民营手工印书业发展

    D. 私营雕版印刷业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2014年9月,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宣布一个计划,将把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翻译成现代标准汉语出版发行。我们通过这些作品可以得出莎士比亚

    A.促成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B.设计了三权分立的社会制度

    C.冲击了宗教神学对人性的束缚

    D.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社会契约论是资产阶级反专制斗争的重要思想武器。以下各项符合社会契约论内涵的是

    A. 只有完全听从理智指导的人才是自由的人

    B.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C. 国家的政治权力起源于构成社会的人们的相互同意

    D. 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享有理性,就有享受自由的权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都抨击了宗教神学思想

    B. 两者相互推动

    C. 都直接猛烈地批判了天主教会

    D. 都从根本上否定了上帝的权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了(    )

    A、奴役与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B、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

    C、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D、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宗教改革’一词像‘文艺复兴’一词一样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解释为对教会某些弊病做出的反应……这些弊病很容易激怒人们,但它们只是新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而不是根源。”下列表述与材料主题意思相符的是

    A. 宗教改革并没有对天主教会进行改革

    B. 宗教改革一词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性质

    C. 宗教改革因教会出售赎罪券而引发

    D. 宗教改革的目的是脱离罗马天主教皇的管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

    A. 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B. 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

    C. 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

    D. 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在下列自然科学成就中,影响远远超越其学科范围,扩展到社会和经济思想领域,并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是

    A. 进化论

    B. 经典力学

    C. 相对论

    D. 量子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这些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现出来。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上述“普遍法则”的主要影响是

    A. 引领人们理性认识自然

    B. 发现了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

    C. 开创西方近代自然科学

    D. 颠覆了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以此为标志诞生的近代自然科学,在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中首先作为革命的精神力量,对西欧观念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以上评价针对的是

    A. 文艺复兴的兴起

    B.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发表

    C. 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

    D.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某一画派在绘画时,把打字的信和数字弄到画里去,并把纸、标签、扑克牌、仿木纹、大理石花纹等杂七杂八的东西粘在画布上,表达他们否定一切、批判一切的态度。这个画派是

    A. 浪漫主义画派

    B. 现实主义画派

    C. 印象画派

    D. 现代主义画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有史学家认为,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国民革命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地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发生说明中国社会

    A. 近代文化转型成功

    B. 民众日趋觉醒

    C. 反对专制成为时代主题

    D. 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这一场景最可能发生于

    (  )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戊戌变法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新文化运动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李大钊在《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中指出“孔子为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为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又指出“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其说亦确足以为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材料表明李大钊

    A. 彻底否定孔子的历史地位

    B. 对孔子的评价前后矛盾

    C. 认为儒家学说不适应现实

    D. 认为孔教始终代表时代之道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新文化运动前期,文学家钱玄同主张废除汉字,走文字字母化的道路,这一主张

    A. 是西方科学思想的直接反映

    B. 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继续

    C. 代表了中国文字发展的方向

    D. 表现了绝对主义的认识倾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我们就是要好好向世界先进经验学习,不然总是跟在人家后面爬行。你们要到发达国家去看看,人家是怎样搞的。长期把自己锁在本乡本土,不与外界交往,闭关自守,只能把我们国家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由此可知,邓小平认为(    ) 

    A.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外交政策总体上是正确的

    B.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历史优越性,应该承认现实

    C.中国只有走向市场经济,否则无法实现现代化

    D.中国必须坚定走对外开放战略,大胆取长补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毛泽东同志通过一系列文章表达了他对中国革命及其建设的主要观点。以下言论出自抗战时期的是

    A. “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

    B. “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又必须是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革命”

    C. “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D. “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中国古代被称为“为资本主义的到来吹响了号角”和“水手之友”的发明是

    A.印刷术、造纸术

    B.火药、印刷术

    C.指南针、造纸术

    D.火药、指南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3 题
  1. 观念革新与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代表人物

    主张

    李鸿章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郑观应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

    康有为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陈独秀

    欲建设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的三个层次,并分析其在背景和目的方面的共同之处。概括说明郑观应对李鸿章,或陈独秀对康有为的“观念更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代中国人都在追逐美好的“中国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三在不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1965年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2013年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上的讲话(摘录)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儒家“中国梦”的核心内容。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中国梦”的主要内容,为此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进行了哪些重大的革命实践活动?

    (3)指出材料三、四中中国共产党的“中国梦”分别是什么。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建国以来“中国梦”的实践者为此做出了哪些努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下是战国时期的一些思想家的言论。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普通百姓)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满足)。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见粱惠王》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故明不高,则光辉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水火之光泽)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显赫)。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尽亡矣!

    ——《天论》引自《荀子》

    材料二、以下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些思想家的言论。

    孟德斯鸠:这个禁欲的职业(神职)摧残了许多人,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来不至于如此。

    伏尔泰:人类第一个国王乃是一名成功的士兵,国家的功臣无需有荣耀的祖先。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康德: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请回答:

    (1)试分别概括提练孟子和荀子的思想?

    (2)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3)分别概括中国古代、欧洲近代思想家产生的时代背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