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单选题 16 题,填空题 6 题,简答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2 题
简单题 15 题,中等难度 1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6 题
  1. 溶液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豆浆、牛奶都是溶液

    C. 溶液都是无色的   D. 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氧气用于切割金属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D. 氮气用作保护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野炊时,小明发现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他将木柴架空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B. 升高木柴的温度

    C. 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 方便添加木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量取8mL液体

    C. 氧气验满 D. 稀释浓硫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升高

    B. 点燃一氧化碳气体时,发出蓝色火焰

    C.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表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或现象推理得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主要因素,其中不合理的是

    选项

    化学反应事实(或现象)

    影响因素

    A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速度比较慢,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B

    食物在冰箱中保存不易变质

    温度

    C

    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反应物的浓度

    D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在纯氧中燃烧火焰明亮

    反应物的种类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从下图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

    C.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4      

    D.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数比为1︰1︰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A. 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B. 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 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手机、手提电脑中使用的电池多为锂电池(下图),锂电池是新型高能电池,其电池内的某个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0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中MnO2是催化剂

    B. 反应前后Mn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 生成物LiMnO2为氧化物

    D.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二氧化碳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B

    氧气验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集气瓶口

    C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木条伸入瓶中

    D

    除去CO2 中少量CO

    将气体点燃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发射神舟七号飞船的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规推进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 N2O4=3X+2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

    A. CO B. H2 C. O2 D. N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A. 红磷 B. 干冰 C. 氯酸钾 D. 食盐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A.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 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C. 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t2℃100 g甲物质饱和溶液中含有60 g甲

    B. t2℃时,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甲>乙>丙

    C. 将丙物质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D. t2℃时,分别用100 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再降温到t1℃,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将装置倾斜,使管①、②中药品接触,观察到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原状。下列药品符合该实验现象的是

    A. 镁条和稀盐酸

    B. 大理石和稀盐酸

    C. 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D. 生石灰和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 点时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C. 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6 题
  1. 生活离不开化学物质,请选用下列物质填空(用化学式填空):A.氮气  B.生石灰 C.碳酸氢钠  D.熟石灰 E.二氧化硫  F.酒精。

    ①可作燃料的是_________;②可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③能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④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

    ⑤作食品发酵粉的是_________;⑥充入灯泡可延长灯泡寿命的是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有关水的下列问题:

    (1)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①中所得气体是______,①与②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内补全相应微粒的示意图。_____

    (2)“生命吸管”是一种便携式户外净水器。其净水原理如下图:

    ①抗菌活性复合滤料中有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②离子交换树脂能去除原水中的钙离子,钙离子的符号是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用精盐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2%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

    量取水的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在量取水的过程中,如果仰视读数,则配制得到的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请用相关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铁制品容易生锈,常用稀盐酸除去铁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2)根据燃烧的条件乱扔烟头引燃被子而发生火灾,则烟头在引发火灾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治疗胃酸的原理为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我区已全面禁止燃煤取暖,大力推行天然气取暖。

    (1)煤、石油、天然气被称为化石燃料。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其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氢气被认为是理想、清洁的燃料,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请再举出2种清洁能源: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不含结晶水),请回答:

    (1)t2℃时,将30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的所得溶液是_____(填“饱和”“不饱和”)。

    (2)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应用________法提纯甲。

    (3)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0℃后,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

    (4)若使甲溶液的状态从a点转化为b点,可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本题共12分)某实验小组模拟高炉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

    (1)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处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李看到红色固体全部变黑了,认为产物就是单质铁,但小王提出了质疑:还有可能生成其它物质。为了进一步验证其固体成分,小王查到下列资料:

    铁的氧化物有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该化合物中铁有+2、+3两种化合价),其中氧化铁为红棕色,其余都为黑色;并且只有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②铁的氧化物都能与酸发生反应而溶解。

    根据上述信息,小王又设计了两个实验。

    ①将黑色固体研磨后,取少量加入_______溶液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溶液未变黄色,据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用磁铁吸引余下黑色固体,实验后即可对黑色固体成分进行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在学习“酸和碱”后,瑞娟同学对“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进行再探究。想到实验生成的二氧化硫是非金属氧化物,提出疑问:二氧化硫能否与水反应生成酸?

    为此,瑞娟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点燃的硫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有少量的水)中,反应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后,盖紧集气瓶口的玻璃片,振荡集气瓶;再打开玻璃片,仍能闻到刺激性气味;随后向其中滴入几滴紫色的石蕊试液,瓶中液体变为红色。

    瑞娟同学产生许多困惑:这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是什么?怎样防止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去?

    瑞娟询问老师,老师告知:在涉及的反应中,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性质相似;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化学式为H2SO3);亚硫酸还可进一步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

    请你帮助瑞娟同学解答下列问题:

    (1)请结合下列图示中所给实验用品,设计一个实验用来验证:二氧化硫不能使石蕊变红色。

         

    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写出生成亚硫酸、硫酸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3)以上两个化学反应都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亚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价。

    (4)亚硫酸、硫酸、盐酸和碳酸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为更多的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散发至空气中。有以下试剂, 你认为用来代替集气瓶中的水最为合适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饱和氧氧化钙溶液;  ②饱和氯化钠溶液;  ③浓盐酸;  ④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硝酸铵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氮肥,用来为植物提供所需的氮元素.

    (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硝酸铵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50kg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 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欲测定某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取13.25g含有氯化钠杂质的碳酸钠样品,加入50g14.6%的盐酸溶液,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试求: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