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选择题 19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5 题,中等难度 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9 题
  1. 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言,比如当前流行的“正能量”“微信”“HOLD住”等。我们通过流行语言的变化能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下列流行语符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有

    ①“经济特区”

    ②“包产到户”

    ③“公私合营”

    ④“下海经商”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是第二位“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得主。主要是因为他

    A. “两弹一星”的功臣

    B. “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C. 人类基因研究领域的贡献

    D. 开创治疗疟疾新方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 土地改革完成

    C. “一五”计划完成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83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衡阳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曾是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改革开放中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国家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小伙子打工的城市是

    A. 上海

    B. 广州

    C. 海南

    D. 厦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题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的文件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B. 《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枪口,为突击部队开辟道路的英雄是                                

    A、黄继光      B、邱少云    

    C、罗盛教      D、杨根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图表法是梳理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下表所示表格空白处的内容是

    时间

    开展地区

    涉及人口

    主要意义

    1950~1952年冬

    新解放区

    3亿多

    A. 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B. 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C. 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D. 洗雪了一百多年的民族耻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题文)习近平同志说过:“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60多年前,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

    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53年春,河南安阳的一个村支部书记表示:“我是共产党员,家里再困难,三天不吃饭,也要带领大家把“社”办下去,决不向困难低头。”他所说的“社”是指

    A.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 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农村信用社

    D. 农村供销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兰考有民谣,盛赞好书记,故道黄河东流去,留下一片黄沙地。党为了咱除‘三害’,派来了好书记……你永远活在俺心里。”民谣中的“好书记”指的是

    A. 邓稼先

    B. 焦裕禄

    C. 雷锋

    D. 邓小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这场讨论中否定的错误思想是

    A. 党和国家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

    B. “以阶级斗争为纲”

    C. “两个阶级和两条路线的斗争是主要矛盾”

    D. “两个凡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 邓小平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 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讲话

    C. 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党的基本路线

    D.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阅读下图,导致这一时期我国少数民族地区GDP总量不断增长的主要因素有(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②西部大开发的实施

    ③改革开放的推动

    ④“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

    A.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 坚持不使用武力的原则   D. 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等内容中,我们可以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

    A. 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 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C. 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D. 现代的社会生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论语•子路》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思想。后来继承发展为一重要的国际外交思想是在

    A. 日内瓦会议

    B. 26届联合国大会

    C. 万隆会议

    D. 中美上海会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72年2月访问中国,尼克松将自己对中国的7天访问描绘为“改变世界的一周”。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

    A. 中美关系正式进入正常化

    B.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中美“乒乓外交”实现

    D.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2016年10月11日,“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追溯历史,上世纪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

    C. 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D.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的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手机)。这反映了

    A. 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 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C.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D. 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材料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香港能够顺利回归的主要因素。

    (2)读材料二,请指出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呈现什么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仿照下表示例,对材料三图片进行归类。

    类别

    成就

    经济

    科技

    图2、              

    图4、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怀揣强国之梦不懈追求的历史。阅读年代尺,回答问题。

    (1)思考A、B两个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将年代尺上的信息补充完整。

    (2)中华民族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3)从“星星之火”到“开国大典”、从“伟大转折”到“南方谈话”,毛泽东和邓小平在这两个历史时期分别为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作出了杰出贡献。请说出他们各自的主要贡献(各一例)

    (4)今天的“一带一路”战略和两位伟人的实践都是为了追求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请表述这一梦想。并从经济或文化角度阐述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圆梦的重大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构建“学科思维导图”,有助于形成“关联化知识”、“理解性记忆”、“结构化思考”、“可视化思维”的历史学习能力。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