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7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相对集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充分说明了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A. 小杂居、大聚居

    B. 大杂居、小聚居

    C. 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D. 各民族相互独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政治制度与图片有关的是

    A. 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财富》杂志曾于1995年预言“香港将死”,但几年之后它的编辑总监却称香港为“活力之都”;2006年,澳门也被评为亚洲“最具经济发展潜力城市”。这充分证明  (  )

    A. 求同存异方针的成功   B. 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

    C.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D. “一国两制”正确英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救灾中,人民空军飞行小队为进行救援任务从五千米高空跳伞,创造了世界飞行史上的奇迹。人民空军建立的标志是。

    A. 空军司令部成立

    B. 参加抗美援朝

    C. 组建航空兵团

    D. 组建第一个飞行小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展示部队图片中,于1966年7月1日成立的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中国同外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前提条件是

    A. 意识形态相同

    B.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发展变幻,国际关系格局发生如何重大的变革,我们当今世界的主题是永远不会变的,它是

    A. 和平与发展

    B. 信任和固结

    C. 经济全球化

    D. 和平与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71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结合下图判断,这一“转折点”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A. 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取得外交胜利

    B. 中国代表团促进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C.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世纪50年代,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的是。

    A. 导弹驱逐舰

    B. 导弹

    C. 国产歼5型战斗机

    D. 核潜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65年,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历时6年的科研成果问世,它为揭示生命奥秘打开一条新的道路,还为工农业、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它就是。

    A. 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B.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C. 原子弹成功爆炸

    D. 人造卫星上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96年7月,英国科学家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头克隆绵羊多利。2000年6月,中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学家宣布培育出克隆羊。中国在生物技术领域能迅速跟进国际先进技术与下列哪一计划有关。

    A. “星球大战”计划

    B. 人类基因组计划

    C. “863”计划

    D. “星火”计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现阶段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是。

    A. 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

    B. 实行教育产业化发展

    C.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D. 全面推进高校扩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羊城豪情点燃亚运盛会,珠江光影拥抱和谐亚洲。”2010年11月12日,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在______隆重开幕。这是亚洲冲破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奋力前行的又一次起航!

    A. 上海

    B. 北京

    C. 广州

    D. 重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我国文化艺术迅速由复苏走向前所未有的繁荣是在。

    A. 新中国成立后

    B. 文化大革命期间

    C. 改革开放后

    D. 大跃进运动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文艺工作方针是。

    A.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B.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C.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D.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国家对劳动就业制度实行深刻的改革是在。

    A. 新中国成立后

    B. 三大改造时期

    C. 大跃进运动时期

    D.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

    B.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政治的稳定

    C. 社会保障制度目前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D. 工人下岗现象说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失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2006年3月14日,温家宝评价自己就任总理三年期间的工作时说:“我最觉得痛心的问题是在我这三年的工作中,还没能够把人民最关心的医疗、上学、住房、安全等各方面问题解决得更好。”拳拳之心表明

    A. 我国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提高

    C. 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

    D. 我国政府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2009年2月12日,沈阳皇姑区举办了老粮票展览,这些老粮票能够见证我国。

    ①当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②当时粮食短缺的现象

    ③实行了按需分配制度原则

    ④经济空前繁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我国人民当前的日常生活呈现出的新特点是。

    ①统一性

    ②单调性

    ③个性化

    ④多样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摘自初中语文第三册余光中《乡愁》

    材料三:如图:

    请回答:

    (1)“一国两制”的构想是谁首先提出的?

    (2)这种政治构想在我国已有什么成功的实践范例?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台湾问题至今仍未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联系材料二、三,你有何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和谐是人类自古至今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之一,当前我们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下列图片所反映的事件有利于推进世界和谐

    (1)写出事件的名称:图一______________;图二_______________;图三________________;图四________________。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四所反映的事件共同涉及了哪一问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洋水师是洋务运动时期由李鸿章主持建立,拥有当时较为先进的铁甲船和巡洋舰,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就是这样的一支舰队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

    材料二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以起义的国民党重庆号巡洋舰、海防第二舰队和招商局的几艘舰船组成华东军区海军,这是人民解放军最早的一支海军。

    材料三核潜艇具有很强的海上攻击力,现代海防不可缺少。l958年,中国决定自行研制核潜艇。毛泽东坚定地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简单说说北洋水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

    (2)结合材料二、三,说说我国海军自组建至今,应该由哪些兵种组成?(至少两种)

    (3)为什么有人说,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保卫祖国的海疆呢?

    (4)根据材料三,说说我国为什么要发展核潜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10年ll月8日,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这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的又一重要成果,是数万名科技人员团结协作、自主创新的结果。探月工程的实施,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推进带动了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一批新技术的发展,增强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材料三:公民的科学素质是科技创新的土壤。公民的科学素质通常从三个方面衡量: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3.27%,虽比2001年提高了l.83个百分点,但只相当于日本、加拿大等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后代末的水平。

    (1)材料一反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这次科技革命中,我国有些成果走在了世界前列,请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三个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2)据以上材料,概括出影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因素有哪些。

    (3)请说出两种提高自己科学素质的具体做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l982年以前,南昌市的劳动就业重心还是在第一产业,l982年其从业人员所占比重高达51.96%,而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只占28.65%和19.39%。

    材料二:2008年与l982年相比,南昌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减少l.31万人,第二产业增加26.84万人,第三产业增加ll0.79万人,增长3.9倍。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第一产业由l982年的51.96%下降到2008年的26.9%,第二产业由28.65%下降到24.3%,第三产业由19.39%上升到48.8%。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2)根据材料一、二和现实,说明人们就业和再就业发生怎样的变化?

    (3)综上所述,就业制度的变化给人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