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单选题 20 题,非选择题 2 题
困难题 2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20 题
  1. 笛卡尔认为,需要哲学家们用“自然的理由”来说服不信宗教的人,归结到一句话,就是用几何学那样精确的方法来处理形而上学的神学。笛卡尔的这一“方法”

    A. 消除了科学与宗教的对立

    B. 有利于理性主义的宣扬

    C. 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发展

    D. 巩固了天主教会的统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战争后3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是(  )

    A. 列强资本输出迅速增长

    B. 中国自然经济迅速解体

    C. 民族资本社会地位提高

    D. 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公元前546年,古希腊执政官庇西特拉图借助外籍雇佣军的力量,收缴了公民的武器,建立起一支300人的私人卫队,把自己的住所安在卫城之内,成为凌驾于公民集体之上的君主。这一现象表明古代雅典(  )

    A. 直接民主有较好发挥   B. 民主政治一度反复

    C. 发展了梭伦的宪政制   D. 是集权制下的民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6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博丹认为,国家主权是作为一种脱离社会并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统治力量而出现的,是不可分割和转让的永久权力,并强调君主拥有一切权力的同时其权力也是有限的。这反映了

    A. 君主专制的优越性

    B. 民族国家意识的增强

    C. 宗教改革的深刻影响

    D. 限制君权的必要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计划经济条件下,虽然有合理配置资源的理论上的可能性,但实际操作不可行。原因在于:获得各种信息需要代价;制定、下达、执行和反馈计划需要成本;不同主体之间利益难以达到高度一致;计划人员的理性非常有限。另外,中央计划手段的有限性与实际经济运行的复杂性也不相适应。”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 经济建设中要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

    B. 代价成本高导致计划经济效益低下

    C. 国家干预经济不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D. 计划经济难以有效地合理配置资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

    A. 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

    B. 揭示了宇宙运行的奥秘

    C. 实现了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

    D. 描绘了理性王国的蓝图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以下是两位史家关于德国统一的历史论述:甲说:“发生在1871年的‘统一’与其说是德国民族主义发展的结果与表现,倒不如说是普鲁士实行扩张主义、并与被排斥在外的奥地利竞争的一种方式。”乙说:“俾斯麦是个彻头彻尾的普鲁士人,他对普鲁士的认同高过对德国统一的渴望。只不过俾斯麦明白,普鲁士若要以强权姿态迎向未来,必然就得扮演起德国这个民族国家的领导人。”下列选项与论者观点一致的是

    A. 都不认为民族主义是德意志统一的最主要因素

    B. 乙认为俾斯麦统一德国的理想高于普鲁士意识

    C. 都肯定普鲁士自始至终追求德意志统一的说法

    D. 两位史家关于德意志统一动因的看法相互冲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唐律疏议·斗讼》“殴伤妻妾”条规定:“诸殴伤妻者,减凡人二等(与凡人比减二等);死者,以凡人论。殴妾折伤以上,减妻二等”。这一规定,本质上反映了

    A. 血缘亲疏

    B. 男尊女卑

    C. 妻妾有别

    D. 引礼入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乾隆年间,刑部制定条例、严厉禁止盗卖宗族公产,包括义田祀产以及宗祠房屋,违者处以重刑。此条例颁行后,各地宗族在修订宗族法时,皆增立专条,要求将本族族产的数量、种类、分布等情况报官备案,这表明

    A. 政府是宗族公产实际所有人

    B. 盗卖宗族公产现象愈演愈烈

    C. 宗族是传统中国的重要根基

    D. 修订宗族法唯官府马首是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最区大的器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道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这说明了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 新航路开辟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动

    C.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因

    D. 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和社会根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杜佑《通典》卷一九《职官》载:“周成王既黜殷命,参改殷官,制为周礼,以作天地四时之名,谓之六卿。立天官冢宰掌邦治,地官司徒掌邦教,春官宗伯掌邦礼,夏官司马掌邦政,秋官司寇掌邦刑,冬官司空掌邦事。各有徒属,周于百事。”材料主要表明西周。

    A. 践行了“阴阳五行”之说

    B. 确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C. 官僚政治日趋完善成熟

    D. 官员职责明确分工细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583年意大利籍传教士利玛窦为了能吸引人们到教堂,在接待室里陈设了西方制造的时钟、时暑、浑天仪等物,又在墙上悬挂了用汉文标明地方的世界地图,后又译著了《几何原本》《乾坤体义况万国舆图》等图书。材料表明利玛窦

    A. 顺应了中国新经济方式的产生

    B. 主张“西学东渐”以改造中国

    C. 借传教为名推广西方近代文明

    D. 促进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明代泰州学派的代表何心隐《寡欲》载:“寡欲,以尽性也。尽天之性以天乎人之性,而味乃嗜乎天下之味风味。而色,而声,而安佚,乃又偏于欲之多者之旷于恋色恋声,而苟安苟逸已乎?凡欲所欲,而若有所节,节而和也,自不庚乎欲于欲之多也,非寡欲乎?”该观点

    A. 超越了程朱理学的范畴

    B. 主张有节制地释放人欲

    C. 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D. 表达了新兴阶级的诉求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从17世纪开始,一场“农业革命”如火如茶地展开。这场革命中,资本主义型的农场在农业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农业的耕作和栽培技术经历了重大改革,如:农业机械的采用、畜种的改良。这场“农业革命”的主要作用在于

    A. 推动贩卖黑奴活动的开展

    B. 使“圈地运动”得以终结

    C. 为工业革命准备重要条件

    D. 促使殖民争夺不断地加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历史上中国社会经常动荡不安,但文化仍能保持传承,这得益于中国有一个以亲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它是中华民族重新走向聚合的社会基础。这表明宗法制

    A. 有助于社会长治久安   B. 阻碍中国现代化发展

    C. 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   D. 保证了各民族间团结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00年,蔡元培之妻逝世,多人登门说媒。蔡元培贴出“征婚启事”:第一,不缠足。第二,识字。第三,男子不娶妾,不娶姨太太。第四,丈夫死后,妻子可以改嫁。第五,意见不合,可以离婚。这则“启事”使说媒的人顿时退避三舍。这反映出当时

    A. 婚俗观念发生彻底转变   B.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显现

    C. 近代报刊方便信息传播   D. 新思想传播的阻力较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罗马法规定,当儿子成为将军时,可能会指挥其父;当儿子成为高级官吏时,可能要审判其父。但又规定,家长拥有对子女的生杀权。这表明罗马法

    A. 公法与私法分立

    B. 过分强调形式主义

    C. 存在结构性缺陷

    D. 违背人道主义精神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65-1979年间苏联集体农庄庄员家庭收支构成(%)

    下列对苏联经济解释合理的是

    A. 庄员生活总体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B. 集体农庄的收入总量在稳步上升

    C. 教育医疗比重说明社保体系完善

    D. 能购买商品说明不再是计划经济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图是一幅1933年的苏联漫画。该漫画的寓意是

    A. 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遭到严重破坏

    B. 国家干预在苏联经济建设中的巨大优势

    C. 经济萧条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向苏联学习

    D. 美苏在经济领域处于冷战对峙状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1935年和1941年中国民族工业资本状况对比表

    A. 工业生产为军事服务

    B. 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化

    C. 轻工业衰退未获得发展

    D. 民族经济遭到日本破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梁启超将变法的过程描述为康有为由布衣而卿相的个人发迹史,将清政府陆续推行的新政缩减至康有为主导的“百日维新”,将康有为思想诠释为戊戌年新政运动的唯一指导思想,将政变的原因约化为主维新的光绪和主守旧的慈禧之间的帝后党争。这些观点在现行的叙述中演变为:康有为是维新运动的主要领袖,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构成的维新派是当时唯一的进步力量,康有为的思想是变法的主导思想,他多年奔走推动了变法运动的发展,并最终得到光绪帝的支持,于1898年推行了短暂的新政。

    ——余音《百年黄昏:回到戊戌变法历史现场》

    材料二在近代中国,维新派和革命派都曾为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某班组成了三个兴趣小组对这两个派别的关系进行探讨论证,结果得出了以下三个结论:

    第一组

    针锋相对、势不两立

    第二组

    齐心协力、相得益彰

    第三组

    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1)材料一中梁启超将“康有为思想诠释为戊戌年新政运动的唯一指导思想”,梁启超这样评价的依据是什么?试简要说明之。

    (2)材料二中的三个结论,只有一组是准确的,请加以判断并简要论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已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全会指出我国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王斯徳《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政府的干预只能造成低效率和浪费,所以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府扮演经济的“守夜人”的角色足矣。

    ——人教版《历史》必修2

    材料三、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市场配置依照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列宁为何说“尝试失败了”?试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角度,说明与“冲击的办法”相比,“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做法有何特点。

    (2)材料二中主张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与之相关的政策是什么?材料二的说法正确吗?试用后来西方政府与市场关系变化的史实加以说明。

    (3)试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说明我国是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