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单选题 8 题,填空题 1 题,简答题 1 题,推断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8 题
  1. 下列做法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铁水铸成锅 B. 活性炭净水

    C. 农家肥料的腐熟 D. 蜡烛熔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 B. 稀释浓硫酸

    C. 铁丝燃烧 D. 收集氢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B. 在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

    C.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D. 工业炼铁就是利用CO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其中不同符号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丁和丙都不是空气污染物

    B. 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相等

    C. 丙物质可能是氧化物

    D. 化学方程式中乙、丁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向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注入NaOH溶液,盖紧振荡,通过瓶子变瘪证明二氧化碳与NaOH反应

    B. 可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C.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硬水中钙镁化合物

    D. 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可以用稀盐酸来洗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说法都不正确的是(  )

    ①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固体减轻的质量一定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②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可能使用同一套装置

    ③分子、原子、离子都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C60的化学性质由C60分子保持

    ④只含有一种元素的一定是纯净物

    ⑤能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⑥炒菜时油锅着火,放入较多蔬菜和用锅盖盖灭都能使火熄灭,其灭火的主要原理不同

    A. ①②④⑥ B. 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已知铜能与氯化铁溶液中发生反应:Cu+2FeCl3=2FeCl2+CuCl2.将一定质量的氧化铁与铜的混合物固体粉末倒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振荡,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甲和滤液乙。取适量滤液乙于试管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得到固体丙和滤液丁。下列有关说法中:

    ①固体甲中一定含Cu,一定不含Fe2O3

    ②滤液乙中一定含有FeCl2、CuCl2,一定不含FeCl3

    ③向溶液丁中插入一根铁丝,若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则滤液丁中一定有ZnCl2、FeCl2

    ④若向固体丙加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滤液丁中可能含有ZnCl2、FeCl2,一定不含有CuCl2

    ⑤固体丙中最多可能含有3种物质

    ⑥若向固体丙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丁中一定含有ZnCl2、FeCl2,可能含有CuCl2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图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的盐酸反应的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B. b实验中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含有的粒子只有Na+、Cl﹣

    C. 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相同

    D. 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加入溶液体积为V时所得溶液的pH越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图1为元素周期表中1﹣3周期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图2为铷(Rb)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初中所学知识按要求填空:

    (1)13号元素形成的单质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请写出其抗腐蚀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2)第三周期元素中,核外电子排布与Ne相同的金属离子符号_____(写一个);

    (3)写出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下表列出了KNO3与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40

    60

    80

    100

    KNO3的溶解度(g)

    13.3

    20.9

    31.6

    63.9

    110

    169

    246

    NaCl的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6

    37.3

    38.4

    39.8

    (1)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t)范围是_____。

    (2)现有含123gKNO3与17.9gNaCl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除去KNO3中的NaCl(操作过程中不考虑额外的水损失)。方法一:①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水,加热溶解;②继续加热溶液至100℃并恒温蒸发浓缩;③将溶液降温至10℃,仅得到KNO3晶体,过滤,将所得KNO3晶体洗涤并干燥。方法二:将混合物用饱和KNO3溶液反复浸洗,然后过滤。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方法一中除去KNO3中少量NaCl的主要方法是蒸发结晶

    B 步骤③中,最多可得到KNO3晶体112.55g

    C 方法二中浸洗前后,溶液中KNO3质量分数不变

    D 步骤②中,为确保没有晶体析出,溶液中至少要保留50g水

    (3)80℃时将一定质量的KNO3或NaCl溶液按图示进行操作,得到四杯溶液(蒸发过程为恒温蒸发):

    该溶液为_____(填KNO3或NaCl)溶液,烧杯①中的溶质质量为_____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D、E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

    (1)F的化学式是_____;物质A的一种常见用途是_____。

    (2)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图中涉及的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①G和C之间可能实现相互转换

    ②只有A→B涉及置换反应

    ③C→E不止一种途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制得的CaSO4•2H2O固体中含有少量的CaCO3,该小组的同学对所得固体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一)测定固体中CaSO4•2H2O和CaCO3的质量比x:y

    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夹持仪器省略,药品足量)

    (1)实验前首先要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入样品,并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后,再给样品加热。装置A的作用是_____。

    (2)已知CaSO4•2H2O在160℃生成CaSO4,1350℃时CaSO4开始分解;CaCO3在900℃时分解完全。现控制B装置温度900℃进行实验并采集了如下数据:

    a.反应前玻璃管与样品的质量m1g     b.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的质量为m2g

    c.装置C实验后增重m3g          d.装置D实验后增重m4g

    某同学选用b、d或c、d数据组合求出x:y的值,若无装置E,则实验测定结果将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你认为还可选用上述的_____(选填序号)两个数据组合也可求出x:y的值。

    (3)有同学提出为了使得到的数据准确,在B中反应结束后的操作很重要,该操作是_____。

    (实验二)研究CaSO4•2H2O加热分解的产物。

    查阅资料:CaSO4•2H2O受热会逐步失去结晶水;SO2气体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分离所得的CaSO4•2H2O含有CaCO3,可用盐酸除去,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2)将实验一所用装置中的D换成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其余装置不变。

    (3)取纯净CaSO4•2H2O固体3.44g,放在实验装置B中进行加热,测定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并用带火星的木条在E装置右侧导管口检验,记录数据和实验现象如下:

    F点

    G点

    H点

    I点

    酸性KMnO4溶液

    不褪色

    不褪色

    不褪色

    褪色

    带火星的木条

    不复燃

    不复燃

    不复燃

    复燃

    G点固体的化学式是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反应所消耗的硫酸溶液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