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单选题 13 题,填空题 4 题,简答题 3 题,流程题 1 题,实验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16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3 题
  1. 物质是变化的,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属于物理变化是(   )

    A. 白雪缓慢消融   B. 葡萄酿成红酒   C. 氨水使酚酞变红   D. 铜器锈蚀变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认识各种标志是生活必须常识之一。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过滤

    C. 验满氧气   D.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我国是燃煤大国,烟道气体脱硫是治理燃煤带来的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烟道气体脱硫中的“硫”指的是(   )

    A. 单质   B. 元素   C. 分子   D. 离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 二氧化碳、蒸馏水   B. 铁矿石、空气   C. 氢气、硫酸铜   D. 液氮、稀盐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我国研制的一种闪烁晶体材料BGO(化学式为Bi4Ge3O12),其中锗(Ge)元素为+4价,则铋(Bi)元素化合价为(  )

    A. +1价   B. +2价   C. +3价   D. +4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氧气和臭氧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的构成不同

    B

    钠原子和钠离子化学性质不同

    核外电子数不同

    C

    热胀冷缩

    分子之间的间隔改变

    D

    加热氧化汞得到氧气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

    A.实验操作

    B.能源与资源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先点燃酒精灯再通入一氧化碳

    点燃氢气前要先验纯

    三大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

    地球上很多铝矿,尽情开采也无所谓

    C.环境保护

    D.生活常识

    农业上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焚烧秸秆,减少环境污染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体温计用到的金属是汞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物之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 Fe2O3→Fe   B. Cu→CuCl2   C. Al→Al2O3   D. CO2→CaC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下列中的(  )

    A. 稀硫酸和铁

    B. 水和生石灰

    C. 盐酸和碳酸钙

    D. 水和食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

    B.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 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D. 乙分子中含有一个A原子,一个B原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2011年浙江宁波,19题、)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3.9

    9.6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6.6

    2.7

    m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表中m的值为13.5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物质X能在氧气中燃烧           D.物质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硫酸铜__________________     ②标出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

    ③3个铵根离子______________    ④密度最小的气体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观察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部分),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含有X元素的化合物常用作化肥,X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___.

    (3)硅的一种氧化物是天然水晶的主要成分.在该氧化物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请写出这种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图②中与硅处于同一周期的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同学将甲、乙固体各30克分别加入100克水中后,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请回答:

    (1)10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________乙(填“<”“>”或“=”)。

    (2)m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____。

    (3)40 ℃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的水后,恢复到4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恢复到原温度后,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

    B.恢复到原温度后,析出晶体的质量:乙>甲

    C.若再降温到20 ℃时,溶液的质量:甲>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现有A~G七种物质,已知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G的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F溶液为蓝色,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D        E       

    (2)在反应①②③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填序号);

    (3)工业上常利用反应①的原理来炼铁,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4)固态二氧化碳又叫做        ,其用途是        (任写一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00年悉尼奥运会,生物学家邓肯在4米深的水下手擎火炬潜泳3分钟,利用镁在氧气中燃烧,创造了“水火交融”的奇观,实现了火炬的水下传递(如图).

    (1)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是:①需要氧气;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火炬在水中燃烧的情况,请回答:

    ①火炬中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活中水能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点燃的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得到氧化镁和一种黑色固体,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小刚利用如上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电解水属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1中所收集的气体为____________.

    (2)小刚为了净化收集到的雨水,自制了一个如图2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______;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

    (3)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物,需要净化.在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为使食品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色、香、味和口感,人们常在食品或食品包装中加入化学防腐剂.请根据图回答:

    (1)苯甲酸中C、H、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C、H元素的质量比为       ,相对分子质量为      

    (2)        g苯甲酸中含有6.4g氧元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流程题 共 1 题
  1. 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可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更好使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1)如图是科学家正在研究的二氧化碳利用技术:

    ①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生成甲醇(CH4O)与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该技术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

    B.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

    C.该技术有助于缓解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2)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控制条件可以使CO2和物质M发生反应:CO2+2M═CO(NH2)2+H2O,物质M的化学式为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根据下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一瓶氧气,应选用的制取装置是_____和D(填字母),用D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端通入(填“左”或“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实验前应先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_端进入(填“b”或“c”)。请写出实验室制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二氧化碳的检验: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写表格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

    _______

    ②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插入铜丝,充分作用

    无明显现象

    ③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铝丝,充分作用

    _________

    结论: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是_________

    (2)将铝丝插入前应用砂纸打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 > Fe > H >Cu的结论。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总结:要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方案有两种。其一:取其中两种金属单质和一种金属的盐溶液进行反应,则这种盐溶液可以是FeCl2溶液;其二:取其中两种金属的盐溶液和一种金属单质进行反应,则这种金属单质是____________,写出该金属单质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测定假黄金(铜锌合金)的组成,称取25克假黄金样品置于烧杯中,用稀硫酸80克分4次加入,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求: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稀硫酸的质量/克

    20

    20

    20

    20

    残留金属的质量/克

    21.75

    18.5

    15.25

    15.25

    (1)假黄金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是___________次;

    (2)25克假黄金样品中锌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克;

    (3)四次实验产生气体的总质量是多少_________?(写出详细计算过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