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单选题 18 题,多选题 1 题,填空题 1 题,流程题 1 题,计算题 1 题,推断题 1 题,实验题 1 题,简答题 1 题
简单题 17 题,中等难度 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8 题
  1. 有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 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使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铁完全反应,再将剩余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

    A. 50 g   B. 100 g   C. 150 g   D. 200 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 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 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 催化剂能加快反应的速率,所以能加快反应速率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冰雪融化 食物腐烂   B. 汽油挥发  工业上制取氧气

    C. 酒精燃烧  铁生锈   D. 水的电解  干冰升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导致发育不良,患佝偻病。这里的“钙”是指(  )

    A. 单质 B. 元素 C. 分子 D. 离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与性质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用于刻划玻璃﹣一金刚石的硬度大

    B. 二氧化碳做气体肥料﹣﹣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 活性炭用于冰箱除味剂﹣一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 一氧化碳做气体燃料﹣﹣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

    B.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C.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 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材料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B. 人类最早大量使用的金属是铁

    C. 通常情况下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D. 生铁和钢都属于铁的合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A、B、C三种金属,根据下列反应式中的关系:

    ①A+B(NO3)2→A(NO3)2+B      ②C+B(NO3)2→C(NO3)2+B;

    ③A+H2SO4(稀)→ASO4+H2↑;    ④C与H2SO4(稀)不反应;

    试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

    选  项

    现象

    解释

    A

    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和,体积小于200mL

    分子之间有间隔

    B

    金秋十月,菊花飘香

    分子不断运动

    C

    汞变成汞蒸气

    原子体积变大

    D

    一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体积很小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元素周期表中锌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锌原子核外有30个电子

    B.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 g

    C. 锌是金属元素

    D. 锌离子核内质子数为3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为及时发现天然气泄漏,某燃气公司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具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空气中也能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6H2O+2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乙硫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 乙硫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 乙硫醇中硫、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6

    D. X的化学式为S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某同学模拟自来水厂将黄泥水净化,并最终制得蒸馏水。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明矾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促进悬浮杂质的沉降

    B. 加活性炭是利用了它具有吸附性的化学性质

    C. 证明液体B是硬水可采用加肥皂水的方法

    D. 操作a是利用了水与其他物质的沸点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试管的容积为25mL,注射器的活塞实验前停在25mL处。容器内红磷足量)。用酒精灯加热装置中的红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装置中活塞最终停留的接近刻度是(  )

    A. 20 mL处 B. 15 mL处 C. 10 mL处 D. 5 mL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世纪是钛的世纪。利用钛白粉(TiO2)生产海绵钛(Ti)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工艺流程所使用的钛白粉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B. 反应Ⅱ可获得海绵钛,化学方程式为TiCl4+MgTi+MgCl2

    C. 该工艺流程中,氯气和镁可以循环使用

    D. 分解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并注入相同的足量稀盐酸,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右两边烧杯中分别投入等质量的镁和铝,则天平指针的偏转情况是(  )

    A. 先偏向右,最后偏向左 B. 先偏向右,最后平衡

    C. 先偏向左,最后偏向右 D. 先偏向左,最后平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除去 CO2中的 O2

    通过足量的灼热的铜网

    B

    实验室制取CO2

    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C

    除去 CO2中的 CO

    在氧气中点燃

    D

    鉴别O2与 CO

    通入澄清石灰水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该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

    A. 消耗铁粉的质量

    B. 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

    C. 溶液的总质量

    D. 生成氢气的质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在某铁的样品中,可能含有Zn、Mg、Al、Cu等金属杂质中的2种,取5.6g样品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0.20g H2,则此铁的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金属杂质是(  )

    A. Cu和Mg B. Zn和Al C. Mg和Al D. Al和Cu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1 题
  1. 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的现象

    B. 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铜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 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先撤离石灰水中的导管,再停止加热

    D. 木炭和一氧化碳,都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表现出还原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地壳中含量居第一位的非金属元素,其元素符号是______。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

    (2)镁元素和铝元素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两种元素的______;原子序数为11与17的两种元素形成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它由______构成(填化学用语);

    (3)用离子符号表示由氢、氧原子构成的常见原子团是______。

    (4)由1、7、8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

    (5)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填标号)。A He和Ne   B B和Mg   C Al和Si    D F和Cl

    (6)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______。

    A H2             B O             C C60             D Cu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流程题 共 1 题
  1. 我国每年报废的手机数量庞大。废旧手机的电路板中含有铝、铁、铜、银、金等多种金属,化学兴趣小组为回收其中的铜,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已知:Cu+H2O2+H2SO4=CuSO4+2H2O;不考虑金、银发生类似反应。

    (1)将电路板粉碎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_。

    (2)步骤①所得滤液中的物质除水外,还有______(填化学式)。

    (3)步骤②中的实验现象:______,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4)步骤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取MnO2和KClO3的固体混合物15.25g,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收集到一定质量的氧气.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求得所制氧气的质量,他们将加热后剩余物冷却到一定温度后,通过多次加水测定剩余物质量的办法即可求出.加水的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MnO2是不溶于水的固体粉末)

    编号

    1

    2

    3

    4

    加水的质量(g)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7.25

    4.05

    m

    3

    试求:(1)表中m值为______;

    (2)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______;

    (3)所制得氧气的质量______(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丙为单质,其余三种物质均为化合物,甲、乙两种物质组成元素相同。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乙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丁为无色气体,则乙→丙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丁→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装置B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现要得到纯净干燥的CO2与Na2O2反应制氧气,选择装置的组合顺序是B→______E→F (填装置编号),你选择该装置的目的是:______。

    (2)若要收集到纯净干燥的氧气,还需将上述所得氧气先通装置C、E,最后用装置G来收集,其中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装置E 的作用是:______,检验G中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3)某同学还想到实验室用装置A也能制得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2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左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______。

    A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B 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C 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D 注射器内有液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1)验证物质的燃烧条件

    根据图1进行实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①80℃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②比较现象a、c,得出燃烧的条件是_____。

    (2)①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投入含有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填化学用语)

    ②在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生成氢气质量(m)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A表示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     ②反应结束后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③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一定都有剩余   ④反应结束后稀硫酸都没有剩余

    ⑤反应结束后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

    (3)在AgNO3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则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成分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滤液中溶质只有Fe(NO3)2 B.滤液中﹣定含有Fe(NO3)2和Mg(NO3)2

    C. 滤渣中只有银            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

    (4)科学家发现一种新金属。根据下表信息推测该金属不适合的用途是_____。

    熔点

    密度

    强度

    导电性

    导热性

    抗腐蚀性

    2500℃

    3g/cm3

    与钢相似

    良好

    良好

    优异

    A.焊接金属     B.用于通讯设备   C.制造外科手术刀    D.制造航天飞机

    (5)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根据图3进行实验,反应后测得甲中玻璃管(含药品)质量减少ag,乙中U形管(含药品)质量增加bg。

    ①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用含 a、b的式子表示)。

    ②下列因素中,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的是_____(填序号)。

    A.CuO粉末不干燥        B.CuO没有完全转化为Cu       C.没有丙装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