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单选题 14 题,选择题 2 题,非选择题 2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4 题
  1. 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

    A. 完善法律体系

    B. 稳定社会秩序

    C. 保障平民利益

    D. 维护帝国统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约翰·古斯塔夫·德罗伊森在《历史知识理论》中指出:“过去的事,如果它不融化于现在某事之中,它就是真正过去了。”这也就是说

    A. 历史就是过去的一切

    B. 所有的历史都与现实相联系

    C. 有借鉴价值的历史才是有意义的

    D. 必须把历史融入现实之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

    A. 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 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 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 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东周以前,“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而在《孟子》一书中百姓一词共出现了十九次,而其中只有一次是指贵族,其他十八次均指平民布衣。这一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 贵族逐渐平民化

    B. 姓氏逐渐普及化

    C. 宗法制逐渐瓦解

    D. 社会逐渐平等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唐高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户部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钱穆认为:“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还比较好,宋代就太差了。”他评判三代地方行政好坏的依据是(  )

    A. 地方行政效率的高低   B. 中央集权程度的大小

    C. 能否抵御外族的入侵   D. 能否镇压地方的叛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 封建政治制度日趋衰落

    D. 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苏格拉底是雅典卓越的思想家,被后人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检察官指控,罪名是煽动青年、不尊敬城邦的神。经过抽签选举的500名雅典公民组成的陪审法庭对苏格拉底进行审判,苏格拉底为自己进行了辩护,陪审法庭经过两轮投票;最后以360票对140票判处苏格拉底死刑。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A. 程序的公正性不能确保民主的真实性

    B. 民意的广泛性决定了民主决策的科学性

    C. 公民的社会政治素养与民主无必然联系

    D. 古代雅典民主与现代民主有内在一致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梭伦改革时期,雅典出现了三个分属不同背景的政治派别:代表平原地带氏族贵族利益的平原派;代表沿海地区新兴工商业奴隶主的海岸派;代表山地贫穷农牧民的山地派。梭伦改革措施中,最能体现海岸派利益的是

    A.颁布“解负令”         B.划分四个选区

    C.设四百人会议          D.划分公民等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通史·西欧》中描述这样一场近代战争:“两个国家间的胜负,以进攻国的优势转变为溃败而告终。战胜国不仅再一次宣告了工业的力量,也开启了新兴大国挑战这个旧的大陆主人的序幕,并为战胜国日后恶行埋下了伏笔。”材料中的这场近代战争应指(    )

    A. 英荷战争   B. 英法战争

    C. 普法战争   D. 法俄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表内容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陈述,右侧是对史实的推论。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哈里·狄金森认为,16世纪前英国议会商议的次数很少且不定期。但16世纪后,随着议会召开的次数日益增多,议员们的政治认同感也越强。至17世纪,王权和议会权力的冲突一直时断时续,直至1688年光荣革命爆发后,王权和议会才达成稳定妥协。从世界现代化的视角看,英国王权与议会的关系演变过程揭示了(   )

    A. 英国历史发展的独特过程

    B. 资本主义政体的发展趋势

    C. 专制走向民主的艰难历程

    D. 英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美国1787年宪法并未像早期的州宪法那样,在新政府中没立独立的内阁机构。虽然内阁后来得到公认而成为联邦政府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始终无法定权力, ……19世纪60年代以来,不断有人提倡提高内阁的地位,使其成为对议会负责的机构,但结果都未获得成功。导致上述现象的根源在于(  )

    A. 内阁地位提高会削弱总统权力   B. 美国内阁的政治地位比较低

    C. 权力之间制约与平衡遭到破坏   D. 1787年宪法规定的立国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德意志帝国成立后,各邦保留了程度不等的司法权。1872年以后,帝国陆续颁布刑法典、民法典、法院组织法等,统一调整审判程序、诉讼程序,并成立拥有最高司法权的帝国法院。上述材料最能说明德国的政治制度(  )

    A. 由联邦制趋向于中央集权制   B. 包含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C. 抑制了各联邦成员的司法权   D. 进一步适应了民主化的要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近年来,一些历史学家在讨论雅典政治文明时出现了截然相反的观点:有些学者否认雅典存在民主政治,理由是雅典社会的政治权利只属于公民集团,而这些人只占居民的少数,妇女、外邦定居者、奴隶都对政治事务没有发言权。但是一些学者认为,应该把民主国家定义为全体公民都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因此,雅典毫无疑问是最民主的国家。这两种观点:

    A. 掩盖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阶级实质

    B. 忽视了雅典民主的时代性

    C. 有助于还原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真相

    D. 历史真相不明,难于评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 平民可直选法国的总统   B. 有利于确立巩固共和制

    C. 消灭了法国的保守势力   D. 摒弃了封建的等级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2 题
  1. 有人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许多国家的民主进程中都体现了妥协的存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

    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三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群体)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7世纪末英国完成政治变革所采用的妥协方式。18世纪又是怎样推进民主化的?

    (2)依据材料二,分析法国在1870年以前要用暴力方式而非妥协方式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70年后“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指的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分析美国宪法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宪法制定中“多元利益的妥协”表现在哪些方面?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中妥协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改革是人类社会克服困难,走向光明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三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梭伦倡导的价值取向。结合所学知识,选取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改革措施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分别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并指出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不同形式,及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