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4 题,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这一论述说明西周时期

    A.宗法制度开始遭到破坏

    B.分封制度以宗法关系为基础

    C.分封制度凸显中央集权

    D.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学者认为“历代封建王朝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与此背离的是

    A.汉中外朝制

    B.唐三省六部制

    C.宋二府三司制

    D.元一省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评论说:“秦以前是建立在方国联合体之上的‘血缘性’国家,秦以后才是‘地缘性(即民族性)’国家。”此观点主要依据的是,秦统一前后

    A.君王的行政权力不同

    B.选拔官员的途径不同

    C.地方行政组织方式不同

    D.国家统治的区域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是某同学在探究汉代地方行政制度变迁时所引用的一幅地图(注:当时的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域,而只是监察区)。据图中的信息可知,该图反映了

    A.分封制遗留痕迹明显

    B.郡县制成为主要行政制度

    C.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D.行省制度日趋成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韩非说:“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这表明战国时期

    A.宰相制度已经形成

    B.中央集权制度完全建立

    C.军功成为选官唯一依据

    D.世官制度已被打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人评价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时说:“在此社会中,非无贫富.贵贱之差,但升沉不定,流转相通,对立之势不成。”下列对此说法解读正确的是

    A.分封制有利于地方自治

    B.等级制破坏了国家统一

    C.科举制缓和了阶级对立

    D.皇权专制有利于社会稳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有明末官员说:“政本(内阁)大臣,平时养威自重,遇天下有事,辄曰:‘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委之圣裁,下委之六部。”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内阁大臣借无丞相之名而推卸责任

    B.内阁大臣职权高于前代宰相

    C.内阁大臣在明朝代行丞相职责

    D.内阁大臣协助皇帝处理国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学者指出,“克利斯提尼时期以后,雅典步入了‘全民政治’的时代。这时,每个公民都要担任一段时间的政府官吏,主要的政府官吏则由抽签而不是由原来的选举产生。这种制度固然扩大了普通民众的参政权,但许多时候却是由一帮鸡鸣狗盗之徒在管理着国家”。由此可见,该学者

    A.客观分析了雅典全体居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影响

    B.完全否定了公职人员由抽签产生的政治制度

    C.认为轮番而治往往使素质低下的公民参与管理

    D.将克利斯提尼视为把雅典引上民主轨道的第一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罗马法对口头契约的效力有这样的规定:“如果所有仪式表明已完全正确进行,则纵使以允约(契约)是在威胁或欺骗之下做出为辩解,也属徒然。”这反映出古代罗马

    A.法律具有公平性和正义性

    B.注重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C.法律程序有形式主义特征

    D.法律注重维护契约的公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革命就是‘革命的反革命’——它在社会结构和价值取向的意义上,起到了革命的意义,同时却抑制了激进革命的发生。”据材料判断,“反革命”指

    A.资产阶级向旧贵族妥协

    B.议会违背了人民的意愿

    C.避免了再次暴力斗争的出现

    D.资产阶级政变更换国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早期,英国人相信当一项议会立法违背普通权利和普通理性,或与上帝之法.自然正义法则等相抵触,便可视其无效;但17世纪末以后,这种观点便过时了。”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教改革的影响

    B.议会选举改革的推动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议会至上原则的确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着火的房子”:1787年春天……第五章,领头羊弗吉尼亚:5月25日—6月1日……第七章,人类的五分三:6月11日……第十章,小州的胜利:7月11日—17日……第十九章,瑕不掩瑜:9月8日—17日。下列对上述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A.“着火的房子”,反映英国与北美人民的矛盾激化

    B.“人类的五分三”,指统计人口时黑人的计算方法

    C.“小州的胜利”,调整了大州与小州的关系

    D.“瑕不掩瑜”,说明颁布的宪法存在局限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

    A.出现于《辛丑条约》签订后B.领事官行使行政管辖权

    C.体现国际法中主权平等原则D.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俄国外交官普提雅廷在写给俄国外交部的文件中说:“英约内的条款,规定长江沿岸于内战终止之后,沿长江帝国内部航行的开放,明白表示了英国内阁蓄意要居中镇压叛乱,在中国最富庶的工厂区内,这一乱事现在是英国扩张商业的唯一障碍了。”文件中的“这一乱事”应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虎门销烟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依据应是

    A.北洋海军的参战

    B.战争由朝鲜引发

    C.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

    D.《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近代史上某一条约的签订,列强采取了所谓的“保全政策”,但当时就有先进的中国人指出其是“托保全之名,行灭国之实”。此条约名称和“保全政策”的内涵是

    A.《南京条约》;取得领事裁判权.租界等特权

    B.《北京条约》;将侵华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C.《马关条约》;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D.《辛丑条约》;扶植并改造清政府作为在华代理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图是对近代文献使用“革命”.“维新(含改革.改良)”的次数统计。对该图解读错误的是

    A.两词使用次数开始增加与民族危机的加深密切相关

    B.1906年的两词使用情况说明革命力量超过改良势力

    C.1926年的两词使用情况受到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

    D.两词使用次数能够体现改革与革命势力的消长趋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探讨地方史与国家大历史之间的联系是历史研究的视角之一。下列对近现代四川地方史事解读正确的是

    四川史事

    史事解读

    A

    1910年,《蜀报》第四期刊载吴虞《辩孟子辟扬墨之非》一文,为四川最早反对封建专制和儒家学说的文章。

    《蜀报》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促进了社会思想解放。

    B

    1911年9月30日,同盟会员吴从周等率蜀北民军攻下广安城,结束清朝对广安的统治。

    四川革命党人积极响应武昌起义,脱离清政府统治。

    C

    1937年12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移驻重庆,所属中央各部于大溪沟.上清寺等地办公。

    淞沪会战失利,南京受到侵华日军威胁,是迁都重庆主要因素。

    D

    1952年7月1日,新中国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全线通车。

    “一五”计划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有利于西部地区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作为具体的政治历史事件的‘五四爱国运动’最足以构成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分水岭,因为从这一事件开始,新文化运动事实上从比较广义的文化运动的范围中发生某种突破……”下列现象可作为这种“突破”表现的是

    A.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深入人心

    B.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挑战

    C.新文化运动的阵营日益巩固

    D.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它的成功在于它为爱国和革命的目标出色地动员了人力和物力资源。……期间,一批坚定的中国人,组织了一个旨在统一国家.战胜外国特权和改变形形色色的不平等状况的爱国运动。这些人得到一批俄国专家的建议和支援,原来以南方为根据地的军队一路打到北京。”材料描绘的事件

    A. 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

    B. 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

    C. 体现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成果

    D. 动摇了列强统治中国的根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中国近现代史专家杨奎松说:“历史的诡异就在于,莫斯科既制造了失败,也孕育了成功……”这一论断比较适用于

    A.遵义会议

    B.国民大革命

    C.重庆和谈

    D.社会主义改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亚当•斯密在其撰写的《道德情操论》(1859年)中主张:“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实践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他论述的是

    A.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

    B.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

    C.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夺取全国政权以后,开始按照自己的理想建设全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第一个阶段。下列关于1955年我国社会状况描述错误的是

    A.社会主义改造还未完成

    B.西藏自治区还没有设立

    C.政协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D.《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名史家格奥尔格认为,史识——就是对历史问题的真知灼见,就是对历史的“灵心慧眼”,就是在一定“史观”的指导下,通过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得出科学的结论和认识。据此分析,下列属于“史识”的是

    A.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推动中国由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

    B.《史记》记载:“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湮谷,千八百里”

    C.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D.二战后,法国推行计划指导型经济发展模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一个民族或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对于相应的地域或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活动有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太宗在即位诏书中说:“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之为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宋代士大夫们在谈及国家的政治取向.制度原则时,经常与“祖宗之法”联系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祖宗之法”就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两宋对于“祖宗之法”的强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①宋代中央集权的活力与僵滞,权力机构的分立与集中,②文武制衡关系的形成,乃至赵宋王朝的兴与衰,处处都会遇到所谓“祖宗之法”的问题。

    ——摘编自陈苏镇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

    材料二  “有明诸藩,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盖矫枉鉴覆,所以杜汉.晋末大之祸,意固善矣。然徒拥虚名,坐縻厚禄,……防闲过峻,法制日增。出城省墓,请而后许,二王不得相见。藩禁严密,一至于此。……不得预四民之业,仕宦永绝,农商莫通。……宗室年生十岁即受封支禄。”

    ——《明史•诸王传》

    (1)依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的①②。

    (2)阅读材料二,对比先秦分封制,概括明朝分封制(藩王制)的特点,指出其弊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和抗争中不断走向觉醒和团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阶段和主题

    史料

    史论

    ①1861~接轨

    奕:“窃维制造轮船,实中国自强要著。臣于闽浙总督任内请易购雇为制造,实以西洋各国恃其船炮,横行海上,每以其所有傲我所无,不得不师其长以制之。”

    “自强”和“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宗旨

    ②1898~变局

    梁启超:“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谭嗣同:“革去故,鼎取新”。严复:“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

    维新思想汇聚成一股进步的社会思潮

    ③1945~复兴

    台儿庄一役,中央部队和原来是地方部队的桂军.冯军和川军等部队,协力作战,以四比一的伤亡,歼灭了日本一个半师团。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抗战

    材料二大致说来,近代中国的变革至少贯穿了下面四条明显的线索,或称之为四个过程——自身衰败的过程.半边缘化即半殖民地化过程.革命化过程.现代化过程。……从起因来看,第一和第三两种是内源性的变化,第二和第四两种是外源性的变化。从效果来看,第一.第二两种趋势引向沉沦,第三.第四两种趋势引向复兴。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1)材料一表格中的三则史料和史论,哪个史论可以由所给史料直接推导出?对于不能直接推导出的另两个,请补充材料或修改结论,使之材料与结论相符

    (2)从“引向沉沦”和“引向复兴”方面各选一个。分别概括其含义并进行说明。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法律的地位和作用始终是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

    材料二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签署并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临时约法》。1921年他却在《五权宪法》中指出:“在南京定出来的民国约法里头,只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那一条,是兄弟所主张的,其余都不是兄弟的意思。”在一次讨论中他又说:“内阁制,纯恃国会,中国本身基础,犹甚薄弱……国会且然,何有内阁?……我以为这个执行约法,只有一年半载的事情,不甚要紧,等到后来再鼓吹我的五权宪法,也未为晚。

    ——据李伟迪《孙中山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等

    材料三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

    (2)据材料二,孙中山对《临时约法》有诸多不满意的理由,但依然签署和颁布它。请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实现“民治”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