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单选题 8 题,填空题 2 题,推断题 1 题,计算题 1 题,实验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8 题
  1.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 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 在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蜡烛燃烧 B. 钢铁生锈 C. 电灯发光 D. 食物腐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加入固体粉末   B. 读取液体体积

    C. 加热液体物质   D. 倾倒液体物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所以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②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③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④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但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⑤水电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和氧分子。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③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杜成同学的学习档案中,对下列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含义有如下记载,其中正确的是(   )

    A.Ca2+中的“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2CO中的“2”表示二个一氧化碳分子

    C.CO2中的“2”表示一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D.O中的“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密闭容器内有M、N、P、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密闭容器内仍然是M、N、P、Q四种物质.反应前和反应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

    物质

    M

    N

    P

    Q

    反应前质量(g)

    15.8

    8.4

    31.6

    1.6

    一段时间后质量(g)

    待测

    14

    21.6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类型属置换反应

    B. 物质P一定是化合物

    C. 反应生成的N与Q的质量比为7:3

    D. M肯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氯气(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实验室,可利用二氧化锰(固体)与浓盐酸(液体)加热反应制取氯气,反应化学方程式:MnO2+4HClMnCl2+Cl2+2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二氧化猛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B. 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改变

    C. X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为1:8

    D. 该实验发生装置与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纯净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

    B. 该反应中的质量比为14:11

    C. 该反应中的分子数之比为7:6

    D. 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化学基础与常识。

    (1)“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空。该运载火箭所用燃料是偏二甲肼(C2H8N2),助燃剂是四氧化二氮(N2O4)。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N2O4 4H2O+2CO2↑+3__↑

    (2)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①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②写出图甲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要判断某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常用加入_____的方法来进行区分,日常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以防止结石病的发生。

    (2)生活中我们有时会用到试电笔,其通电时灯管会发红光,灯光中填充的气体是_____。(填化学式)

    (3)我们喝水的茶杯中有的有一个阻挡茶叶的网罩,其作用相当于化学中的_____操作。

    (4)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填化学符号)

    (5)氢气燃烧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

    (6)打火机中的燃料是丙烷(C3H8),其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丙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如图中的A→E分别代表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已知:A、C两物质组成元素相同,E是相同条件下最轻的气体(图中部分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②_____;

    (2)在反应①中B物质的作用是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转变成燃料甲醇(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3H2CH3OH+H2O。若生产64t甲醇,则可回收二氧化碳多少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如图所示的是常用的实验装置。

    (1)装置中标②的仪器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填序号,下同)。

    (3)实验室常用锌粒(固体颗粒)和稀硫酸(液体)来制取氢气,其发生装置应该选择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小丽同学将一定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装有一定量的氧化铜、木炭粉的混合物的烧杯中,发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经检验确认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小刚和小明两位同学对此颇感兴趣.进而展开了他们的探究之旅.

    (提出问题)是哪种物质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大胆猜想)猜想Ⅰ:剩余固体中的氧化铜加快了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

    猜想Ⅱ:剩余固体中的_____加快了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

    猜想Ⅲ:氧化铜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分析及结论

    实验一: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5mL 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带火星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溶液常温下产生氧气的量很少,不足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二:向盛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1g氧化铜固体,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待反应结束后将试管里的剩余物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对比反应前后氧化铜的质量

    称得固体质量为1g.

    猜想Ⅰ成立.反应前后氧化铜的质量相等.

    实验三:向盛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1g_____,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没有气泡产生,带火星木条不复燃

    猜想Ⅱ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讨论交流)小刚同学认为,根据实验二得出的两个结论就能判断Ⅲ成立,你是否支持他的观点?并简述理由.

    答: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