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8 题,综合题 4 题
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8 题
  1.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C0-NH-”

    B.每种tRNA只能搬运一种氨基酸,其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

    C.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果糖

    D.ATP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每个分子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变大,相对表面积变小

    B.细胞分化,细胞合成的蛋白质种类有所不同

    C.细胞衰老,细胞核体积减小,膜通透性改变

    D.细胞癌变,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明显改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假设一个双链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并合成相关蛋白质如右图,最终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100个子代噬菌体至少需要3x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B.图中所示物质及结构中共有2种RNA

    C.图示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碱基间的配对方式有3种

    D.若氨基酸①为起始端,则“正在延伸的肽链”的合成共需6个密码子参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以下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作用于种群,使种群发生进化

    D.共同进化仅是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是大豆幼苗不同部位生长素的测试结果,a-f表示大豆幼苗地上部分的不同部位。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研究结果不能支持顶端优势

    B.只有e点才能合成生长素

    C.达到b点的生长素,不需消耗ATP

    D.幼叶f细胞中的生长素能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实验中选用的试剂或材料,合理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图显示了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其中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以下有关叙述最恰当的是

    A.①→②发生了基因突变

    B.①→③存在基因重组

    C.①→②、①→③过程所发生的变异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②、③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16分)某课题小组利用当地常见植物——厚叶女贞为实验材料,用打孔器打出相同大小的成熟叶圆片若干,经真空充分处理后,进行有关光合作用研究:

    (1)第一组实验:取上述若干叶圆片,放人盛有适宜浓度NaHCO3(CO2缓冲液)溶液的试管中,可观察到叶片均沉入底部;给予适宜强度光照,叶圆片上浮。请回答:捕获光能的色素分布在    ;引起叶圆片上浮的气体及具体来源是    ;CO2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整个过程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    

    (2)第二组实验:取实验备用叶圆片20个,各放入5%NaHCO3溶液中,同时分别用光强照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

    厚叶女贞叶圆片的上浮情况表明,不同光照下,    ;强光照可使成熟叶片全部上浮,    ;40min后,厚叶女贞叶片上浮叶片逐渐下沉。

    (3)继续研究发现,光照40min后,与叶片存在1%NaHCO3溶液情况相比,叶片在5%NaHC03溶液中,溶液呈明显棕色,据此推断40min后上浮叶片下沉的原因可能是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6分)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中A/a控制灰色物质合成,B/b控制黑色物质合成。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下图:

    (1)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一灰鼠,乙一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

    请根据以上材料及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①A/a和B/b这两对基因位于     对染色体上;甲、乙两亲本的基因型依次为      

    ②“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     色物质。

    ③在实验一的F2代中,白鼠共有____种基因型;其中与乙亲本不同的占的比例为    ,这些小鼠的基因型虽与乙亲本不同,但仍都表现出白色的性状,其原因是     

    (2)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丁),经实验证实,小鼠丁的黄色性状是由基因A突变产生的。现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A、B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由此推测,相应的精原细胞在     时发生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6分)农家乐是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某大型农家乐内有果树种植园、鱼塘、牧场等休闲区。图1是果树种植园进行改造前后的昆虫变化调查图,图2是池塘区的生物群落图解。请回答:

    (1)果树种植园中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能否都用同样方法?为什么?     

    (2)据图1分析,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         的比例增加,通过种间关系消灭害虫。害虫的增长受到抑制,这是生物群落内部         的结果。

    (3)果树种植园的柑橘可以较多地吸收SO2又可食用,由此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4)牧场区的鸡粪是优良的鱼类饲料,适量的投入鱼塘可以提高鱼的产量,这是      营养级的能量流向了鱼体内。下表是图2池塘生态系统中草鱼的能量流动情况:

    由此表数据可知,草鱼同化的能量为      

    (5)实践中发现,放养的草食性鱼高强度的摄食使水草量急剧下降,最终会导致草型池塘变为藻型池塘,这个过程属于群落的    。为了使渔业优质、可持续发展,应增加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生物      ,调整食物链(网)结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6分)“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一种抗体,它可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从而发挥与此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图示)。据此回答:

    I、与正常人相比, “Graves氏病”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    ;从免疫学角度看,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属于     ,能引起免疫反应。

    Ⅱ.某兴趣小组据上述资料欲探究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理,以下为实验方案:

    第一步:取9只年龄、生理状况大致相同的正常兔子,分别给每只兔子注射适宜且等量含放射性的碘溶液。

    第二步:将上述实验兔子随机均分为A、B、C三组,每组3只。

    第三步:2天后,分别测定每只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前测)

    第四步:向A组注射一定量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溶液,向B组注射  X  向C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第五步:2天后,分别测定三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 (后测)

    请回答:

    (1)实验第四步中的X应是     :

    (2)请设计一个实验表格,以记录实验结果:

    (3)预期实验结果:

    注射碘溶液后甲状腺能快速地将碘摄入细胞内。实验后,A、B、C三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平均值从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    

    (4)分析与讨论:

    ①用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作为检测指标的依据是             

    ②第四步向A组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溶液的目的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