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单选题 8 题,选择题 2 题,信息分析题 1 题,选择填充题 4 题,推断题 1 题,填空题 4 题,流程题 1 题,计算题 2 题,综合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8 题
  1.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A. 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 原子大小不同

    C. 原子种类不同

    D. 原子数目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反应事宜能推导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以下推理中错误的是

    选项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银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反应物的性质

    B

    通常木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反应温度

    C

    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反应物的浓度

    D

    分别将等浓度的稀盐酸加入到锌片和锌粉中,锌粉反应更剧烈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国制造的C919大飞机采用的材料中使用了高温陶瓷材料氮化硅(Si3N4),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4价   B. ﹣3价   C. +2价   D. +3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空气制氧   B. 废纸撕碎   C. 水分蒸发   D. 笔盒生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我省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详细记述了金、铜、铁、锌等金属的开采和冶炼方法,记述的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 金   B. 铜   C. 铁   D. 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十九世纪初,法国科学家库图瓦正在家中做实验,一只猫把盛装海藻灰溶液和硫酸溶液的瓶子都碰翻了,他看到了一个奇异的现象:打翻在地的混合液里产生了一种紫色蒸气,气味十分难闻、呛鼻,而且紫色蒸气遇冷物体后变为紫黑色闪着金属光泽的晶体库图瓦又做了许多实验,终于弄明白这种气体是一种新发现的元素,这种元素是  

    A. 碘   B. 碳   C. 铜   D. 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工业上可以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制取氯气、氢气及另外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反应方程式2NaCl+2H2O2X+Cl2+H2方程式已配平,则X的化学式为  

    A. HCl   B. NaOH   C. NaClO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3:2

    D. 丁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氮气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A.单质       B.化合物     C.氧化物      D.混合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为下列单一操作中,净化自然界的水程度最高的是

    A.过滤   B.蒸馏   C.吸附   D.静置沉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信息分析题 共 1 题
  1. 下列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天然气

    B.沼气

    C.木柴

    D.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填充题 共 4 题
  1.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

    A、锰钢   B、红磷   C、氯酸钾   D、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物质用于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可以直接采用如图所示装置的是______

    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B.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C.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D.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少量的硫酸铜

    加入足量的铁粉,过滤

    B

    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炭层

    C

    鉴别硬水和软水

    观察样品颜色

    D

    鉴别CO和CO2

    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

    A、H2+Cl22HCl      B、C+2CuO2Cu+CO2

    C、CaCO3CaO+CO2     D、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有核电荷数小于18的A、B,C、D四种元素,A元素组成的单质是清洁的能源;B单质的体积在空气中占;C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的2倍:D元素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大。

    写出A、C两元素的符号A______,C______。

    写出B、D元素的名称:B______,D______。

    写出A、B可能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活泼性强的金属氢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MHn,标出C的氢化物中氢的化合价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共享单车”是指在公共场合所提供的共享服务的自行车,由于符合“低碳出行”的理念,颇受年轻人的喜爱。

    (1)“低碳出行”中“低碳”指的是较低的____________气体排放;

    (2)采用钛合金车架的“共享单车”质量轻便,承重强度高。钛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X=_______;

    (3)采用实体轮胎的共享单车可有效防止爆胎。而普通自行车夏天容易爆胎,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夏天易爆胎”的原因:_____________;

    (4)扫描二维码可以租“共享单车”,二维码的制作材料一般是用PVC不干胶贴纸。PVC(化学式为(C2H3Cl)n)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其中A俗称生石灰,C是最常用的溶剂,C与F元素组成相同。

    (1)C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D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

    (3)A→B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

    (4)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题文)下面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_____________。

    (4)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序号)。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为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实验前需将金属丝打磨,目的是          

    (2)甲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乙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3)通过甲、乙实验探究,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4)若采用丙实验方案也可得出相同结论,则金属C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流程题 共 1 题
  1. 碱式碳酸镁化学式为是一种新型阻燃剂,其工业制备流程如下:

    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所用的玻璃仪器是______填写一种即可

    写出“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副产品氯化铵中铵根离子的化合价为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维生素C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又称抗坏血酸,还具备提高免疫力的功效,体内维生素C含量高的人不容易吸收铅、镉、铬等有害元素。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所以提倡多吃蔬菜和水果。维生素C的化学式请据此计算:

    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

    维生素C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_。

    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精确到

    克维生素C中含氧元素______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将含杂质的铁粉分成质量相等的A、B两份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与任何置换反应。在A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到不溶物克。在B中加入足量硫酸铜,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克,求混和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结合图1实验装置,回答:

    实验室若用分解暗紫色固体制取,实验装置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探究性质的装置Ⅰ、Ⅱ如图

    ①装置Ⅰ,将Y形导管平放于桌面上,通入后,观察到a管中试纸变红色,b管中试纸无明显变化,此现象说明能与______反应,生成的______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②装置Ⅱ,将Y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a管在上方,b管在下方,通入后,观察到b管中试纸先变红色且颜色较浅深,此现象说明具有①所验证的性质外,还说明的另一种性质,它是______。

    实验室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应选______填字母装置,选择该装置的理由是______。

    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为了解甲酸的分解产物,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甲酸(HCOOH)的熔点为8.6℃,能分解生成两种物质。

    【提出猜想】实验小组对甲酸的分解产物提出了猜想:

    猜想1.H2和CO2;猜想2.CO和H2O。

    【设计实验】20℃时,甲酸的状态为______;从图一装置中选择合适的装置______(填序号)对甲酸进行加热。为了加快分解速率,实验小组加入了催化剂,反应后将分解产物通入图二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预测】若猜想l成立,则D中的实验现象应为______。

    【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C处瓶内出现大量水珠,F处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甲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交流拓展】资料表明,不同条件下,甲酸的分解产物不同,猜想1和猜想2均能成立。据此小新对甲酸的分解产物又提出新猜想:猜想3.H2O和CO2;猜想4.CO和H2。经讨论认为无需进行实验就能确定猜想3和猜想4都错误,理由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