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选择题 16 题,实验题 1 题,计算题 3 题
简单题 15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6 题
  1. 某行星绕太阳运行的椭圆轨道如图所示,F1和F2是椭圆轨道的两个焦点,行星在A点的速率比在B点的大,则太阳是位于(  )

    A.F1       B.F2         C.A       D.B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自然界中物体间一种基本相互作用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不仅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较为精确的测出了引力常量

    B.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

    C.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天体,不适用于地面上的物体

    D.宇宙飞船内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是由于没有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寻找马航失联客机时,初步确定失事地点位于南纬31°52′东经115°52′的澳大利亚西南城市珀斯附近的海域,有一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每天上午同一时刻在该区域的正上方海面照像。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表重力加速度为g,卫星轨道半径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卫星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该卫星可能是同步卫星

    C.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为

    D.该卫星的周期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种运动过程中,物体(弓、过山车、石头、圆珠笔)机械能守恒的是(忽略空气阻力) (   )

    A.将箭搭在弦上,拉弓的整个过程

    B.过山车在动力作用下从轨道上缓慢上行的过程

    C.在一根细线的中央悬挂着一石头,双手拉着细线缓慢分开的过程

    D.手握内有弹簧的圆珠笔,笔帽抵在桌面放手后圆珠笔弹起的过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一人乘电梯从1楼到30楼,经历了先加速、后匀速、再减速的运动过程,则人受到的支持力对人做功情况是(     )

    A.加速时做正功,匀速时不做功,减速时做负功

    B.加速时做正功,匀速和减速时做负功

    C.加速和匀速时做正功,减速时做负功

    D.始终做正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两个物体甲和乙从同一水平面下降相同高度h,甲物体竖直向下运动,乙物体沿斜面下滑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对甲做功mgh         B.重力对乙做功mgl

    C.甲的重力势能增加mgh      D.乙的重力势能减小mgl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某利用太阳能驱动小车的质量为m,当太阳光照射到小车上方的光电板时,光电板中产生的电流经电动机带动小车前进。小车在平直的道路上静止开始匀加速行驶,经过时间t,速度为时功率达到额定功率,并保持不变;小车又继续前进了距离,达到最大速度。小车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恒为,则小车的额定功率为(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电场中有一点P,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若放在P点的电荷的电量减半,则P点的场强减半

    B.若P点没有检验电荷,则P点场强为零

    C.P点的场强越大,则同一电荷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越大

    D.P点的场强方向为放在该点的电荷的受力方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某电场的分布如图所示,带箭头的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面.A、B、C三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EA、EB、EC,电势分别为,关于这三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关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EA< EB,=     B.EA> EB,<

    C.EA> EB,>      D.EA= EC,=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和+3Q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物理量是矢量的是(      )

    A.动能         B.电场强度          C.功         D.速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关于元电荷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

    B.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C.元电荷的数值通常取作e=1.60×10-19 C

    D.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用油滴实验测得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一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如该卫星变轨后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减小为原来的1/4,不考虑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变轨前后卫星的 (      )

    A.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1           B.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1

    C.周期之比为1∶8                 D.轨道半径之比为1∶4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所示,实线为方向未知的三条电场线.两个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度从M点飞入电场,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在开始运动的一小段时间内(粒子在图示区域内)(     )

    A. 一定带异号电荷

    B. 受的电场力较大,受的电场力较小

    C. 的速度将减小,的速度将增大

    D.两个粒子的电势能均减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圆弧轨道,半径OA水平、OB竖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自A的正上方P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小球沿轨道到达最高点B时恰好对轨道没有压力。已知AP=2R,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从P到B的运动过程中 (     )

    A. 重力做功mgR                   B. 机械能减少mgR

    C. 合外力做功mgR                 D. 克服摩擦力做功0.5mgR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均正确。甲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功和速度的关系图线,即图,如图甲,并由此图线得出“功与速度的平方一定成正比”的结论。乙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功与速度平方的关系图线,即图,如图乙,并由此也得出“功与速度的平方一定成正比”的结论。关于甲、乙两位同学的分析,你的评价是(     )

    A.甲的分析不正确,乙的分析正确

    B.甲的分析正确,乙的分析不正确

    C.甲和乙的分析都正确

    D.甲和乙的分析都不正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该实验中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它的工作电压是     填“交流220V”、“交流6V以下”或“直流6以下”),纸带下端所挂重物应选图乙中的    重物比较合适(填所选重物的字母)。

    (2)按照正确的操作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纸带。其中打O点时释放重物,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三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点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丙中(单位cm)。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重物质量为0.5kg,当地重力加速度g取9.80 m/s2。

    ①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___  

    ②现选取重物在OB段的运动进行数据处理,则打B点时重物的速度为     m/s,OB段动能增加量为     J,重力势能减少量为     J(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即使在操作规范,数据测量及数据处理很准确的前提下,该实验测得的△EP也一定略大于△EK,这是实验存在系统误差的必然结果,试分析该系统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3 题
  1. 半径R=1m的1/4圆弧轨道下端与一水平轨道连接,水平轨道离地面高度h=1m,如图所示,有一质量m=1.0kg的小滑块自圆轨道最高点A由静止开始滑下,经过水平轨迹末端B时速度为4m/s,滑块最终落在地面上,试求:

    (1)不计空气阻力,滑块落在地面上时速度多大?

    (2)滑块在轨道上滑行时克服摩擦力做功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07年10月我国发射了绕月运行探月卫星“嫦娥1号”,该卫星的轨道是圆形的,若已知绕月球运动的周期T及月球的半径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月,引力常量为G。求:

    (1)月球质量;

    (2)探月卫星“嫦娥1号”离月球表面的高度;

    (3)探月卫星的运行速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匀强电场的场强方向与竖直方向成α角,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用绝缘细线固定在竖直墙上,小球恰好静止在水平位置.求

    (1)小球所带电荷的电性及场强的大小;

    (2)若将细线突然剪断,小球在电场力和重力作用下做何种性质的运动? 加速度为多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