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连线题 5 题
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宋代关于物的立法,有动产和不动产的区分,其中动产被称为“财”或“物”,不动产被称为“产”或“业”。业主的土地所有权也由单一的所有权派生出永佃权,占佃权等,以及基于土地所有权的典当、抵挡等担保物权。这反映了宋代

    A. 民间租佃关系的日益规范   B. 商品经济的繁荣

    C. 法律注重保护土地所有权   D. 社会主流观念改变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考工记》中提到:“兵车之轮六尺有六寸,田车之轮六尺有三寸,乘车之轮六尺有六寸。六尺有六寸之轮,轵崇(车轴端)三尺有三寸也。加轸(车厢底部的横木)与轐(车厢与车轴间的木块)焉,四尺也。人长八尺,登下以为节(即方便上下车)。”这表明在当时手工业生产过程中

    A. 社会发展推动了行业内部分工   B. 为满足市场需求采取定制生产

    C. 冶铁技术进步促进了工艺发展   D. 采用标准化生产并兼顾人性化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王阳明说:“心之良知是谓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自孔孟既没,此学失传几千年。赖天之灵,偶复有见,诚千古之一快,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据此可知,王阳明

    A. 强调孔孟思想才是圣人的理论   B. 主张知行合一

    C. 论证了心学道统思想的合理性   D. 认为人性本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学者说“(西欧)以前的社会中,知识分子与大众之间在教育水平上的隔阂,现在则仅为程度高低的细小差别。从表面上看,这种变化与机器革命没有任何联系,但事实上正是机器革命才使世界上渐渐消除了文盲阶层”。其意在说明

    A. 大众教育开始在西欧兴起   B. 工业革命促进了教育下行

    C. 社会精英成为变革的主体   D. 机器生产有利于社会平等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表是1931年9月18日后中国军民反对日本侵略的部分历史事件,这表明

    抗日武装

    部分历史事件

    东北军爱国官兵

    江桥抗战(1931.10)

    双城狙击者(1932.1)

    热河抗战(1933.2)

    东北抗日义勇军

    消灭日军古贺骑兵团战斗(1932.1)

    进攻沈阳东塔机场战斗(1932.8)

    攻克安达县城(1932.1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武装

    第一军独立师攻占柳河县三源浦(1933.11)

    第二军独立师联合义勇军攻打安图县城(1934.8)

    第三军联合义勇军攻克方正县城(1935.3)

    关内地区的抗日活动

    十九路军的淞沪抗战(1932.1)

    察哈尔抗战(1933.5)

    绥远抗战(1936.8)

    A. 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B. 东北地区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

    C. 东北抗战是全民族抗日先锋   D.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古罗马时期,万民法的渊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裁判官的告示、法学家解答和皇帝敕令。其中,裁判官根据法的精神而不是法的条文做出的裁决,是裁判官告示的重要部分。这说明

    A. 自然法原则是司法判决的唯一准则   B. 罗马法借鉴了不同地区的法律制度

    C. 习惯法长期影响古罗马的司法实践   D. 万民法在治国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84到1991年间,中国国内市场是名副其实的卖方市场,只要厂家生产出来,就很容易卖得出去。在中央政策的鼓励下,中国出现了一波自主创业的高潮,私营企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神话。据此可知,这—时期

    A. 市场经济目标提出激发创业积极性   B. 缓和国内供需矛盾是改革的重要目标

    C. 政府开始调整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 物资匮乏迫使中央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秦朝,三公九卿的官署在禁宫之内。东汉,尚书台被置于禁宫之内,三公九卿的官署被归于外朝请出了宫城。唐长安大明宫内,门下中书二省分列宣政门左右,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明清官署除了军机处均被移到紫禁城之外。以上变化表明

    A. 家事与国事逐渐分离   B. 官制变化影响城市布局

    C. 中央行政机构的完善   D. 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加强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中国应创设新式海军,发展工业与航运,倡导海洋风气,转移国民观念,只有掌握海权才能在“西人以动力横绝五洲”之际以实现“制夷”的目标。对魏源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 从海洋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民族危机   B. 将发展资本主义与抵制侵略有机结合

    C. 实现了从“师技”到“师道”的转变   D. 成功扭转了中国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55年9月,陈云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中提出,在保持农产品出口的同时,也应该出口一些工业品,利用我国工业品成本低廉的优势打开国际市场,尽可能换回更多的外汇,用于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国内工业生产必须的设备和原料。这说明建国初期中国

    A. 基本实现了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型   B. 力争使工业化与对外贸易相互促进

    C. 优先出口工业品的计划得以实施   D. 农业集体化运动保障了工业化建设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尽管40年代的革命风暴给予王权以沉重打击,但50年代共和制试验失败,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及政局的长期动荡不安,使国内有产阶级普遍认为,要确保社会稳定和财产安全,必须赋予国王以强大的权力,重建“有效统治”。由此可见当时英国

    A. 议会主权原则已确立起来   B. 王权神圣而不可侵犯

    C. 存在尊崇王室的民族心理   D. 议会与国王矛盾尖锐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截至目前,在美的非法移民已达1100万之多。2015年,美国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排除通胀等其他因素,1990年至2013年,没有高中文凭的美国男性收入降低了20%,仅有高中文凭的美国男性收入也降低了13%。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第三次科技革命拉大了美国贫富差距   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引发经济“滞胀”

    C. 经济全球化造成国际资源分配不平衡   D. 美国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5 题
  1.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传统社会,婚姻以“事宗庙、继后世”为目的。其仪式,通行六礼。宋以后虽有简化,基本上仍遵循凭媒定娶、尊长主婚、写立婚书或收受聘财之习俗。民间婚姻习俗乃百姓私事,只要不因纠纷告上衙门,多与官府无涉。清末新政时期,四川等省份出于改变婚姻陋习,增加新政经费诸考虑,下令废止民间自拟庚帖,改为购买官方统一印制的婚书。四川省拟定大量白话文告示,广为宣传的同时,赶印了5万份婚书,要求各地三个月内售清。这次改革是政府试图以法律形式规范民间婚姻的尝试,由于民间婚俗根深蒂固,官制婚书费用较高等原因,实际效果非常有限。

    ——摘编自吴佩林《清末新政时期官制婚书之推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时期官制婚书推行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新政时期官制婚书推行的影响。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时期江南市镇星罗棋布,互相连接,构成四通八达、商品市场网络。在这块不大的地面上,明代分布了300多个市镇,清代分布了400多个市镇。镇与镇的间距以十二里至三十六里为较常见的模式,每个市镇都有一定范围的四乡村落作为相对固定的“乡脚”,这是市镇赖以繁荣的土壤。很多市镇,无论就其规摸还是经济地位而言,都大大超越了管辖它的县城乃至府城,使它逐渐成为新设置县的治所,由市镇升格为县。例如,万历元年置青浦县,以唐行镇为县治,乾隆二十五年,移金山县治于朱泾镇。很多农家皆以丝绸、棉业为主业,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江南市镇是一个充满经济活力的工商业中心,各种作坊林立,机坊、炼坊、染坊都需要大量有一技之长的雇佣工人,于是劳动力市场应运而生。其产品特别是丝织品、棉布等畅销海内外。

    ——摘编自樊树志《明清长江三角洲的市镇网络》

    材料二五口通商后,长江中下游城市取代广州成为全国的外贸重心,江南作为上海的腹地,刺激了江南农村以外贸为目的的商品生产的发展,丝茶出口增长,相关的手工业勃兴。随着上海、宁波等近代工业大都市兴起并成为区域性经济中心,对周边农村地区形成极大的向心力,吴兴县南浔镇“镇上一切商情联络,皆取之于上海、南京、杭州各大都市”。中外工业资本不断渗入乡间,-方面都市工业部门不断吸引农村人口,一方面中小型加工企业扩散到农村市镇,把工业主义的触角直接伸向农村。在江南专业经济区域,最多的是机器缫丝厂和棉纺厂,这些市镇无论是在工业、商业、镇区建设,还是文化、人口等方面,都比原先同类型的市镇集聚更多的现代要素。但总体而言,江南市镇并未超越传统形态,而是处于传统与近代之间,呈现出经济上的“半截子”近代化和社会上的“二元结构”特征。

    ——摘编自包伟民《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江南市镇的特征,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江南市镇的变化并加以评析。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这个时期的某些主要特点之间的矛盾乍看之下令人惊讶。这些年代既有巨大的物质发展,也有经济萧条;既向世界经济更紧密的结合突飞猛进,也对自由贸易经济产生强烈反应;既提高了生活水平,同时也存在着贫困和社会上的坠落现象;既有迅速的社会变化,也有国家内政方面的停滞状态;既传布了民主政治,也加强了政府、甚至专制主义;既维持了国际和平,但也在武装的状态下维持和平;在思想上和文化上,这些年代既产生了宣布启蒙时代的胜利作品,也产生了触及深刻幻灭和绝望的作品。

    ——摘编自(英)欣斯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1870—1898)

    根据材料概括“这个时期”的一个时代特征,并运用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自艾森豪威尔政府执政以后,美国就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向越南这个深渊迈进。越战历经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福特五届政府,在前两届政府执政期间,美国的越战政策并未引起国内大范围的反战浪潮。到约翰逊时期,由于南越局势的恶化以及美国伤亡人数的剧增,美国国内掀起了声势空前的反战运动。

    1973年美国与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越南决和国签署《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1974年6月27日,尼克松带着“水门”事件的包袱再次访问苏联,美苏讨论了越南问题、中东形势、欧洲安全等有关事务。美苏谈判始终围铙着避免战争、争取和平发展的主题展开,与当时美国国内普遍要求美苏缓和的呼声一致。

    ——摘编自闫俊永《越南战争时期的美国反战运动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国内反战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从越南撤军的影响。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首创者,也是最早由封建地主官僚转化为洋务派的人物。曾国藩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他早年追随唐鉴、倭仁、吴廷栋等人讲习理学。湖湘文化的一个特色就是“留心经济之学”,曾国藩深受影响,注重经世致用……为此,曾国藩一面讲求理学,修身养性;另一方面讲求经世之学,充分学习王夫之、魏源等的著作,以丰富自己的经世思想。曾国藩面对现实,不囿于理学的空谈,十分重视经世致用,以解决封建统治面临的种种困难……曾国藩以书生操杀人之业,成为那个时代最残酷的刽子手,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当然最后以曾国藩的胜利而告终,他因此成为汉族地主中出类拔萃之辈,而清王朝这个本该灭亡的朝廷因他又苟延残喘了半个世纪。因此对曾国藩的评价褒眨不一,《清史搞》称赞他为“中兴以来,一人而已”,章太炎曾说他“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范文澜先生称其为“汉奸刽子手”。

    ——摘编自宋德会《曾国藩与洋务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曾国藩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学研究者对曾国藩评价褒贬不一的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