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填空题 3 题,解答题 4 题
中等难度 2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0 题
  1. 为预防金属制品锈蚀,下列措施或做法不当的是( )
    A.将使用后的菜刀洗净擦干
    B.在铁制门窗表面喷涂油漆
    C.在铁制水管表面镀一层锌
    D.用力擦去铝锅表面的氧化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主要不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是( )
    A.焚烧垃圾产生的大量烟尘
    B.建筑施工时飞扬起的灰尘
    C.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气体
    D.机动车行驶时排放的尾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闻气体气味
    B.
    检查气密性
    C.
    读取液体体积
    D.
    稀释浓硫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铝材做高压锅
    B.
    液化气做燃料
    C.
    炭黑做填充剂
    D.
    钢材制铁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数据合理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5.4g食盐
    B.用镊子夹取0.1g砝码
    C.用托盘天平称量10.01g水
    D.用量筒量取23.15ml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
    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D.CO2和CO性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做法可以达到预期目的是( )
    A.用氖气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B.加入净水剂(如明矾),使硬水转化成纯净水
    C.电解水实验中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
    D.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用蜡烛代替红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锶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8
    B.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表现为正二价
    C.锶离子的核外电子数是36,形成的锶离子符号是Sr2-
    D.从这两张图中能得出锶原子的中子数为为87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二氧化碳、水、氧气和一有机物R,在一定条件下充分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R 氧气 二氧化碳
    反应前质量/g 2.3 10.0 0.3 0.5
    反应后质量/g X 5.2 4.7 Y

    A.X的值为0
    B.R的化学式为C2H6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反应中CO2与H2O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铌酸锂(LiNbO3)晶体是目前用途最广泛的新型无机材料之一.下列关于铌酸锂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铌酸锂属于氧化物
    B.铌酸锂由三种元素组成
    C.铌酸锂中含两种金属元素
    D.铌酸锂中铌元素的化合价为+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当空气受SO2严重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明显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 )
    A.CaO
    B.CaCO3
    C.Ca(OH)2
    D.Na2C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考虑到实验的安全、成功等问题,化学实验中常常需要特别关注实验的先后顺序.下列实验的先后顺序关系错误的是( )
    A.点燃甲烷等可燃性气体之前,要先验纯,后点燃
    B.实验空制取气体时,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试剂进行反应
    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结束时,要先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后撤离酒精灯
    D.利用CO与氧化铁反应制取铁的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通入CO,后停止加热固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 )

    A.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B.水和生石灰
    C.水和氢氧化钠
    D.水和硝酸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关于物质的转化过程:H2→H2O,CO→CO2,Mg→Mg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B.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C.都能通过与单质反应实现
    D.变化前后都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医疗上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0.9%的生理盐水给病人补充体液,现用45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这种生理盐水,需加水的质量约为( )
    A.405g
    B.450g
    C.455g
    D.500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
    B.生成H2的质量M<N
    C.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N
    D.产生H2的速率M>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等质量的镁和锌分别放置在两只烧杯中,向其中分别逐滴加入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到过量,下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经测定,某含有C、O两种元素的常见气体的混合气体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该混合物中( )
    A.一定有CO
    B.一定有CO2
    C.一定有O2
    D.一定有CO2、C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将Mg、Al、Fe、Zn四种金属的混合物粉末共25g,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将所得溶液进行蒸发、结晶、烘干、称量,称得固体总质量为73g(所得固体均不含结晶水),则反应中产生的氢气的总质量为( )
    A.482
    B.2g
    C.1g
    D.0.5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H2、CH4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①将气体充分燃烧;②将生成的气体通过浓硫酸,装置质量增加3.6g;③将气体通过碱石灰固体,装置质量增加5.5g.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H4,可能含有CO和H2
    B.原混合气体中可能只含有H2和CO,不含有CH4
    C.原混合气体中可能只含有CO和CH4,不含有H2
    D.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2,可能含有CH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用化学符号填写: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氯化钠溶液中的阳离子________;
    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溶剂________;铝在空气中表面形成的氧化膜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①空气  ②氧气  ③二氧化碳  ④一氧化碳  ⑤水  ⑥氯化钠  都是常见的物质.
    (1)上述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冬天燃煤取暖时,应注意室内通风,防止“煤气”中毒.“煤气”是________(填序号).
    (3)固体二氧化碳叫________(填名称),可用于人工降雨.
    (4)氯化钠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________.(填微粒符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水是生命之源.自然界的水必需经过一系列的净化处理才能使用.
    (1)向河水中加入明矾,经溶解、静置、________(填操作名称),除去不溶性杂质,然后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性除去异味,再杀菌消毒,得到生活用水.
    (2)欲判断得到的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_____进行检验,生活中常通过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节约用水,人人有责.我们每个人都要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爱护水资源.请你提出一条节约用水的合理化建议: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4 题
  1.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H2O+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究,请按要求作答:

    (1)实验室可用Zn粒和稀硫酸制氢气,甲同学按图(Ⅰ)所示配制实验所需的稀硫酸,你认为他的操作是否正确?______.(请填“正确”或“不正确”)
    (2)按要求从以下A→E装置中选择(填装置的字母序号).
    乙同学要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则应选择______.

    (3)小松同学探究B装置后,作了改进,改进的装置如图(Ⅱ)所示.写出一个可用此装置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小松同学使用图(Ⅱ)装置制取CO2,现有①Na2CO3固体、②块状大理石、③稀HCl和④稀H2SO4,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填序号);反应进行过程中,关闭该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5)小亮同学也改进了B装置,改进的装置如图(Ⅲ)所示,与B装置相比较,图(Ⅲ)装置以分液漏斗代替______漏斗,
    其优点是______;橡皮管的作用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已知在不同的温度下,CO与铁的氧化物反应能生成另一种铁的氧化物(或铁单质)和CO2.现利用下图1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过程中管内的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

    注:图1中的仪器甲是一种加热仪器,图2中A、B点的固体组成分别是铁的氧化物中的一种.
    (1)查阅资料发现,酒精灯加热时玻璃管的受热温度是400~500℃,酒精喷灯加热时玻璃管的受热温度是800~1200℃.实验室要利用图1来制取金属铁,仪器甲应选用的加热仪器是______(填“酒精灯”或“酒精喷灯”);图l装置明显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
    (2)利用图2显示的相关信息,回答如下问题.
    ①在0~400℃温度范围内,管内固体质量不变,其原因是______.
    ②图中x=______g.
    ③试据图计算并推断A点固体的合理化学式(要求有计算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同学取回石灰石样品,他对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方法是:取石灰石样品8g,将40g盐酸溶液分四次加入,所得数据如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序号 加入稀盐酸质量(g) 剩余固体质量(g)
    1 10 5.5
    2 10 m
    3 10 1.2
    4 10 n
    (1)如表中m的数值______.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要制取4.4g二氧化碳,至少需含碳酸钙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多少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