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选择题 14 题,填空题 3 题,解答题 4 题
中等难度 2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4 题
  1. 我国交通法规明确禁止酒后驾车.交通警察使用的一种酒精检测仪中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它对酒精非常敏感,该化合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
    A.+3
    B.+4
    C.+5
    D.+6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第16届亚运会在广州举行.兴奋剂检测是对运动员的一项重要检测,诺龙是兴奋剂中的一种,其化学式为C18H26O2.下列关于诺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诺龙中含有氧分子
    B.一个诺龙分子中含有46个原子
    C.诺龙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3:1
    D.诺龙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常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不锈钢
    B.玻璃
    C.塑料
    D.棉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H-
    B.KClO3
    C.Al2O3
    D.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间存在一定的空隙
    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
    D.该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瓶中X为固体,当把滴管内的液体Y滴入瓶中,导管口一定没有气泡产生的是( )

    A.x是MnO2,y是H2O2
    B.x是NH4NO3,y是H2O
    C.x是CaO,y是H2O
    D.x是NaHCO3,y是HC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稀释浓硫酸
    C.加热液体
    D.过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物质不能和稀盐酸发生反应的是( )
    A.氯化钡
    B.石灰石
    C.生石灰
    D.硝酸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碘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碘可能诱发甲状腺疾病.已知碘的原子序数为53,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133.下列有关碘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核外电子数为53
    B.核电荷数为133
    C.质子数为53
    D.中子数为8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B.t3℃时,将60g乙加入100g水中可得l60g溶液
    C.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
    D.tl℃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试剂(括号内)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盐酸)
    B.氯化钠固体和无水硫酸铜固体(蒸馏水)
    C.硬水与软水(肥皂水)
    D.铁粉和锌粉(硫酸锌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将碳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敞放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完全反应后所得固体质量与原混合物质量相等,则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 )
    A.15.8%
    B.20.0%
    C.25.0%
    D.40.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为防止水体污染并回收某种金属,某工厂向含有硫酸铜的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滤渣,取少量滤渣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 )
    A.铁和硫酸铜
    B.铁和铜
    C.铜
    D.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1)1个镁离子________;
    (2)两个硫化氢分子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出以水为主题的“化学反应接龙”游戏.游戏的规则为:用前一个反应的一种生成物作为下一个反应的反应物,并按序号和要求的基本反应类型循环(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分解反应(电解水)________;
    ②置换反应________;
    ③化合反应________;
    ④复分解反应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家庭准备云南白药、碘酒、红药水、双氧水、高锰酸钾等杀菌消毒、止血、防感染的药品,是很好的预防措施.
    ①碘酒的溶剂为________,双氧水中的溶质为(填化学式)________.
    ②高锰酸钾由(填数字)________种元素组成.
    (2)在我国青海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里的碱指的是Na2CO3,盐指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表示.
    ①1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碳酸钠________g.
    ②4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填字母序号)________氯化钠的溶解度.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③请根据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说明我国青海湖地区冬天捞碱的原因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4 题
  1. 青少年看书、写字一定要爱护眼睛,台灯是在光线不足时常用的照明用具.
    (1)图中标示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有______(填序号).
    (2)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_____性.
    (3)铝比铁活泼,但铝箔比铁螺丝钉耐腐蚀.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
    (4)若要验证铜、铁、铝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已经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你认为他还需要的另外两种溶液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A、B、C、D四瓶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盐酸、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中的一种,将它们两两混合,实验现象如表:其中“↓”表示有沉淀产生,“↑”表示气体放出,“-”表示无明显现象.试推断:(填化学式)
    A______    B______    C______    D______
    A B C D
    A -
    B -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通常人们蒸馒头都是在发酵的面粉中加入适量的纯碱(Na2CO3)而小明同学发现妈妈今天蒸馒头并没有“发面”,而是在面粉中直接加入适量的小苏打(NaHCO3),也蒸出了蜂窝均匀,口感松软的馒头,于是提出问题:蜂窝是怎么产生的呢?
    猜想假设:NaHCO3受热能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设计:小明拟定选择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连接仪器,并______
    (2)将少量碳酸氢钠装入干燥的试管中,固定在铁架台上
    (3)用酒精灯加热试管
    试管内壁有无色液滴  
    (4)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小烧杯中   有二氧化碳产生
    (5)加热至无气体产生时,停止加热 试管内剩余白色固体物质  
    实验完毕,小明非常得意,想完成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却发现了新的问题.他的问题是______.
    于是查阅资料:酒精灯加热温度约500~600℃;完全反应时试管内的剩余物为纯净物;Na2CO3加热到851℃熔化而不分解;NaOH加热到1 390℃沸腾不分.
    解;2NaOH+CO2=Na2CO3+H2O;Na2O+H2O=2NaOH
    根据资料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你的猜想是______.
    验证你的猜想,填写下列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小组利用下列实验数据,计算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已知金属M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H2SO4═MSO4+H2↑.现取20g该金属样品于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稀硫酸,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1 2 3 4 5
    加入硫酸的质量/g    100     200     300    400     500
    烧杯中剩余物质量/g 119.8 219.6 319.4 419.4 519.4
    第5次实验后,烧杯中还有0.5g剩余固体.
    (1)原金属样品中M的质量______;
    (2)计算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