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选择题 11 题,填表题 1 题,判断题 4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1 题
  1.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    )

    A.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东南亚一带

    C. 印度洋一带            D. 非洲南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穿越时空隧道小明来到明朝,他想参加科举考试,那么他必须准备复习的内容是(  )

    A. 唐诗   B. 《资治通鉴》   C. 四书五经   D. 《三国演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学完明朝君权加强内容后,某班同学在微博上发表评论,有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 他评论的是明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  )

    A. 焚书坑儒   B. 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C. 八股取士   D. 大兴文字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宋代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   )

    A. 交子   B. 瓦子   C. 关子   D. 会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明朝后期,统一女真部并建立后金政权的是(   )

    A. 李自成   B. 吴三桂   C. 努尔哈赤   D. 皇太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词是宋代最具特色的文学体裁。“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描写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姑娘见到陌生人的情景。这种清新自然且栩栩如生的描写最有可能出自(   )

    A. 苏轼              B. 辛弃疾       C. 李清照   D. 武则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来自星星的你》主人公都教授于1603年从外星球掉落到朝鲜。如果当时他到中国,最不可能(   )

    A. 参加科举考试   B. 听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C. 学习活字印刷术   D. 参加李自成起义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明朝中后期,倭寇侵扰盐城,东台人葛天民针对“倭刀”只宜近战,难以远攻的特点,组织家乡民众将长竹削成竹枪远刺敌人,打败倭寇。下列人物与葛天民有同样贡献的是(  )

    A. 戚继光       B. 郑成功   C. 郑和   D. 康熙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面是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局面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李子怡同学在劳动节放假期间到北京旅游了一趟,回来后,爸爸考了她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主要修筑于什么朝代?李子怡同学应该回答:(   )

    A. 秦朝   B. 汉朝   C. 明朝   D. 清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关于明清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法错误的是(   )

    A. 1643年,李自成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B. 1644年,明朝末帝崇祯自缢,明朝被推翻

    C. 1636年,努尔哈赤将国号改为清   D. 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并引清军入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表题 共 1 题
  1.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1115年,        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2)        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3)“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        、郑光祖和白朴。  

    (4)        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代表作是《本草纲目》。

    (5)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4 题
  1. 关汉卿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是《牡丹亭》。(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农政全书》被译成日文、法文等多种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化。

    材料二:两宋时期,主产于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盛产水稻的苏州湖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南方商业发展的水平,从总体上看也超过了北方。与此同时,南方赋税收入增加,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材料三:从东晋开始,北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再加上更北的游牧民族侵扰,居住在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的汉族人开始迁往江淮一带。从南北朝一直到南宋,北方汉人迁往江淮的脚步就一刻没有停留,共计数百万。

    (1)材料一中所指的“世界最早的纸币”是什么?

    (2)上述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什么影响深远的变化?这种变化最终什么时候完成?

    (3)从材料三可知,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三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为管理西藏和台湾所设立的机构名称。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重要的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必须要发展科技,不断创新,走科技兴邦之路。

    (1)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突出成就,请写出图一、图二、图三所对应的科学技术或发明

    (2)谈一谈图二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何贡献?

    (3)根据以上图片并结合所学说明古代中国的科技处于什么地位?你对科学技术有何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