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3 题,单选题 1 题,连线题 2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3 题
  1. 《南京条约》申明:“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剖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后来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平行之礼”的提出,对当时中国的主要影响为

    A.推动向西方学习思潮出现   B.推动传统礼仪制度的进步

    C.传播资本主义的平等观念   D.使夷夏之防观念受到冲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但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特别的政府部门”中的成员指(   )

    A.丞相        B.殿阁大学士       C.尚书令     D.军机大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的受到群众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对此,柏拉图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群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这说明

    A.群体决策感情用事影响政治素质

    B.雅典民主政治的原则逐渐遭到破坏

    C.集体决策有利于维护雅典城邦安全

    D.雅典的民主只是少数贵族的民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世界古代史的一些表述,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万民法的形成

    确立了罗马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B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使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C

    古雅典的民主政治

    是近代西方代议制产生的根源

    D

    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

    是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根本原因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世纪末,中国一位官员在出使某国后感叹,“推原其立国本末,所以持久而国势益张者,则在议政院有维持国是之义;设市长治民,有顺从民意之情,二者相持,是以君与民交相维系,迭盛迭衰,而立国千余年终以不敝,人才学问相承以起”。该官员称赞的国家是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德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一位政治家在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时,曾指出:“毫无疑问,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美的大厦。”其意在肯定宪法(    )

    A.条文与体系的完备性         B.所蕴含的原则与精神

    C.各项内容具有前瞻性         D.实践不受时代而调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832—1935年英国内阁中贵族人数变化》表,对其包含的历史信息分析合理的是

    年份

    贵族阁员

    非贵族阁员

    1832—1866

    64

    36

    1867—1884

    35

    23

    1885—1905

    40

    29

    1906—1916

    25

    26

    1918—1935

    25

    82

    A. 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使贵族数量减少   B. 英国政治变革呈现出渐进式特征

    C. 英国内阁权力随贵族数量变化而调整   D. 工业化进程决定英国贵族的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明代还是在制度之下由皇帝来当宰相。宰相废了,而宰相的职权则由皇帝兼……明代制度还是和过去大体相似的。清代就更超越了这一限度……清代行政反而成了私下的秘密,自然比尚有制度可循的内阁制又大大进了一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明朝设立的内阁制是对宰相制的继承  

    B.内阁是公开行政,军机处是私密行政

    C.军机处的设置是古代政治的巨大变革  

    D.内阁与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君主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取时,“把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    )

    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

    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C.基本铲除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伯利克里时期几乎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雅典人相信抽签是天意所归,赋予它以一定的神圣意义,因此也更显得公平。这表明雅典(    )

    A.政治环境阻碍人文思潮产生 

    B.旧有贵族退出政治舞台

    C.提供了相对广泛的参政机会 

    D.宗教势力操控政治生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日本历史学者堀敏一在《唐宋间的变革和宋代社会》中说:“宋代以后,即使是地方也有数位官僚分掌政务,使权限不至于集中在某一人手中,各个机构也直属皇帝。例如宋代的地方行政中最高行政区划是‘路’,在此设置转运使、安抚使、提点刑狱等,分别掌控民政、财政、军政及司法。同样,宋在路的下级行政区划中设立通判,使其与知事具有同等地位,以便监视。”该学者旨在说明

    A.宋朝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得到了加强

    B.宋朝的监察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C.宋朝的“权力制衡”取得了一定效果

    D.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趋于合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古希腊历史学家波利比阿指出:“如果人们只注意执政官的权力,那罗马国家就完全是君主制政体;如果人们只注意元老院的权力,它又完全是贵族政体;而如果只注意民众的权力,它显然又是民主政体。”这体现了当时的罗马

    A.以自然法精神治理国家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奴隶主企图掩盖他们对奴隶的暴政

    D.王权与族权的结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公元前536年,郑国把刑书刻在青铜鼎上;公元前449年,古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由此可见

    A.中国比西方世界更早进入法治社会

    B.古罗马的铸铜技术源自中国

    C.古罗马的习惯法历史比中国更久远

    D.成文法律体现文明发展诉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有学者评述古代某部法律:“对于受压制的平民来说,它不仅在书面上给予他们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们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这部法律是(   )

    A.《十二铜表法》         B.《民法大全》

    C.《美国1787年宪法》     D.《拿破仑法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图9为出土的一套东周时期的“9鼎8簋”,按照当时的礼乐制度状况,这套文物最有可能出自

    A.周天子墓葬       B.诸侯国君墓葬        C.士大夫墓葬        D.士的墓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西周初年,周成王因年纪幼小,尚缺乏裁夺政事的能力,周公旦“乃摄政当国”;后来,周厉王被国人所逐,召公和周公共同摄政,号称“共和”。这些亊实说明在西周

    A. 贵族政治占重要地位   B. 嫡长子继承制被破坏

    C. 周王常常是统而不治   D. 分封制存在严重弊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秦朝修建都城咸阳,把渭河比作银河“天汉”,把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咸阳宫居中,四周有许多通道,形成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这在本质上反映当时

    A.神化皇权

    B.皇帝独尊

    C.具有天人感应思想

    D.皇权至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公元前133年,多次朝议后,汉武帝决定发兵30万征匈奴,企图诱敌深入、围而歼之。但终因汉朝官吏“具告单于”,匈奴全师而退,使汉军无功而返。据此推测,汉武帝此后采取的针对措施有可能是(   )

    A.实施推恩令     B.建立中朝     C.推行察举制     D.设置刺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 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欧美学者曾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到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英国发动这场战争,处理保护鸦片走私以外,其更深层次的意图是

    A. 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   B. 获取战争赔款

    C. 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   D. 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内阁首相。他虽然是由国王任命的,但他的权力实际上来自下院中辉格派的支持。在他的内阁中,大臣们都依附于他,尽管他们名义上也是由国王任命的。这反映出当时英国内阁制的特点是

    A. 首相掌握最高行政权   B. 建立在两党制的基础上

    C. 内阁集体对议会负责   D. 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德意志联邦议会由25个邦派出的58名代表组成,其中普鲁士占有17席。1871年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中14票足以否决议案。以上材料说明

    A. 德国为君主立宪制,皇帝决策受制于各邦   B. 德国是联邦制国家,普鲁士占居主导地位

    C. 联邦议会通过议案须得到帝国议会的批准   D. 地方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其权力均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晚清时期,美国政体中的“state”被译为“州”,借用了中国传统的地方行政体制。当时的著名翻译家林纾著文《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对此进行批评,其主要依据是

    A. 按惯例应以蛮、夷等蔑称翻译   B. 混淆中美不同政体造成误解

    C. 按音译的原则应直接创造新词   D. 用中国制度优越性加以否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 题
  1. 《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中提到:“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勇(炮台时),(珠)江两岸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军队与我军(英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这一奇怪现象突出说明

    A. 清政府已经失去人民支持   B. 中国国内社会矛盾尖锐

    C. 中国民族观念民族意识淡薄   D. 民众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二:法国在大革命后的近一个世纪内,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斗争此起彼伏,国家政体变动频繁。1870年9月4日,巴黎人民通过革命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但共和制仍然前途未卜。当时国民议会中派别林立,有君主派、温和共和派、激进共和派、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等,各派之间展开错综复杂的斗争。1875年1月30日国民议会以353票对352票确定了选举共和国总统的方法,意味着确认了共和制。随后,主张君主制的议员越来越多地转而支持共和制,并且君主派已是资产者的派别。国民议会通过了5部宪法性法律,合称为第三共和国宪法或1875年宪法。

    ——摘编自郭华榕《法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四: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法国1875年宪法得以通过的原因。

    (3)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选自哪两部文献?它们对君主和议会关系的规定有何不同?

    (4)依据以上材料指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能反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材料一:阳嘉元年(东汉顺帝年号,公元132年),尚书令左雄议改察举之制。……雄上言:“郡国孝廉,古之贡士,出则宰人,宣协风教。若其面墙(无真才实学),则无所施用。孔子曰‘四十不惑’,礼称‘强仕’。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儒有一家之学,故曰家法。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帝从之,於是班下郡国。

    ——唐·杜佑《通典》卷十三《选举一》

    材料二: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朝代

    东晋

    北宋

    比例

    4%

    17.2%

    24.5%

    46.1%

    ——数据来源于何怀宏《选举社会》

    (1)据材料一,概括左雄改革察举制的主要内容。

    (2)据材料二分析科举制取代察举制的主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官制度变化所反映的古代政治发展趋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编自历代《地理志》

    材料二: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动”与“不变”的共同目的,并说明材料一中地方行政区划“变动”与“不变”的具体表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