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1 题,选择题 9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共 1 题
  1. 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满庭鸟迹印苍苔。

    A. 只道林间无人至   B. 小院地偏人不到

    C. 门巷深深过客稀   D. 寒气偏归我一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9 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捣衣 (zhēn)    雷电晦 (míng)    马( nú )       步( kuĭ )

    B.深( qiàn )    妒贤能(jì)      道   (zhàn)     然(wèi )

    C.筵( qí )      而舍之 ( qì )    尘( xiān )     赠( yí )

    D.酒( xiā )     如泥土( jiáo )   视( miè  )     敷(yā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人要是有一颗像草木一样“不怨寒暑移”的心,就不会抱怨天气变化、寒暑交替,遇事就会处变不惊,安之若素

    B.现在我才懂得,这些不足为奇的东西,也是那么地含有深意。可是我从来没有认认真真地观察过它。

    C.小明平时调皮捣蛋给别人增添了很多麻烦,但是小明的爸爸非常护短,爱屋及乌,总是认为小明做什么都是对的。

    D.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这句中的“长河”说的是“黄河”,和《劝学》中“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河”意思相同。

    B.韩愈字退之,河南人,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C.《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著作。

    D.初唐后期,随着“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登上诗坛,突破了前期宫延诗风的格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皆出于此乎      ②可怪也欤

    B.①于其身也,耻师焉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

    C.①师道不传也久矣   ②句读不知

    D.①则耻师,惑矣     ②或师,或不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金就则利              砺:磨砺

    B.高祖为亭长,素诸吏       易:轻视

    C.夫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岂,难道

    D.夺其军,四千余人         可:大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B.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C.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

    D.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

    B.沛公方踞,使两女子洗足。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秦王吏              属:嘱咐

    B.六艺经传皆习之          通:普遍

    C.假马者,非利足也         舆:通“于”

    D.避仇从之,因家沛焉       客:客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大学,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段文字,完成文后小题。(14分)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穀城。还至定陶,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汉王曰:“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群臣皆曰:“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甲午,乃即皇帝位汜水之阳。

    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诸侯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A.淮阴先,不利,却                合:

    B.驰入齐王,夺其军。           壁:

    C.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之         害:

    D.甲午,乃即皇帝位汜水之            阳:
    2.高祖善于谋略,富有心计,他的这一形象特征表现在选文中的哪些事件上,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作答。(3分)
    3.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7分)

    (1)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3分)

    (2)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4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16分)

    童区寄传

    柳宗元

    柳先生曰,越人少恩,生男女,必货视之。自毁齿①以上,父兄鬻卖,以觊其利。不足,则盗取他室,束缚钳梏之。至有须鬣者,力不胜,皆屈为僮。当道相贼杀以为俗。幸得壮大,则缚取幺弱者。汉官②因以为己利,苟得僮,恣所为不问。以是越中户口滋耗。少得自脱,惟区寄以十一岁胜,斯亦奇矣。桂部从事杜周士为余言之。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②二岁,而计杀二豪,岂可近耶?”

    注:①毁齿,小孩换牙,指七、八岁。②汉官,汉族官员,边境地区多是派汉人做官。③秦武阳,战国时燕人,十三岁杀人,后作为荆轲的副手刺杀秦王,未成被杀。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以是越中户口滋       耗:减少

    B.贼之,对饮酒         易:轻视

    C.童微其睡           伺:伺候

    D.虚吏州             白:告诉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父兄鬻卖,觊其利       始怀王遣我,固能宽容

    B.疮手勿惮             有槁暴,不复挺者

    C.桂部从事杜周士余言之     此中人语云,不足外人道也

    D.愿以闻官             青,取之蓝,而青于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区寄所以能够自救,在于利用了敌手麻痹大意、低估自己的智力和胆量的弱点。

    B.再被贼人抓获后,区寄危在旦夕,但他用“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打动强盗的心,不仅保住了性命,而且再次留下了杀贼逃脱的可能。

    C.本文中,作者通过一个牧童被劫的故事,揭露了掳掠儿童、贩卖人口的社会现实,并且说明在残害人民这一点上,官匪本是一家。

    D.区寄机智勇敢。他伪儿啼哭,就刀就火绝绳,连杀二贼,哭叫报官等等,这些都是一般孩子难以达到的。虽是传记,但是可以看出本文虚构的成分居多。
    4.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7分)

    (1)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4分)

    (2)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3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 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释: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1)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4分)

    (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分)

    (3)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2)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其可怪也欤!。(《师说》)

    (4)春江潮水连海平,             。(《春江花月夜》)

    (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6)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孔子语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老妪

    梁晓声

    (1)那个老妪是一个卖茶蛋的老妪。在12月的一个冷天,在北京龙庆峡附近。儿子须作一篇“游记”,我带他到那儿“体验生活”。

    (2)卖茶蛋的皆乡村女孩儿和年轻妇女。就那么一个老妪,跻身她们中间,并不起劲儿地招徕。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是沙哑的,所以生意就冷清。茶蛋都是蛋煮的,老妪锅里的蛋未见得比别人锅里的小。我不太能明白男人们为什么连买茶蛋都要物色女主人。

    (3)老妪似乎自甘冷清,低着头,拨弄煮锅里的蛋。时时抬头,目光睃向眼前行人,仿佛也只不过因为不能总低着头,目光里绝无半点儿乞意。

    (4)我出于一时的不平,一时的体恤,一时的怜悯,向她买了几个茶蛋。活在好人边上的人,大抵内心会发生这种一时的小善意,并且总克制不了这一种自我表现的冲动。表现了,自信自己仍立足在好人边上,便获得一种自慰。

    (5)老妪应找我两毛钱,我则扯着儿子转身便走,佯装没有算清小账。

    (6)儿子边走边说:“爸,她少找咱们两毛钱。”

    (7)我说:“知道。但是咱们不要了。大冷的天她卖一只茶蛋挣不了几个钱,怪不易的……”

    (8)于是我向儿子讲,什么叫同情心,人为什么应有同情心,以及同情心是怎样一种美德等等……

    (9)两个多小时后,我和儿子从公园出来,被人叫住——竟是老妪。袖着手,缩着瘦颈,身子冷得佝偻着。

    (10)“这个人。”她说。“你刚才买我的茶蛋,我还没找你钱,一转眼,你不见了……”

    (11)老妪一只手从袖筒里抽出,干枯的一只老手,递给我两毛钱,皱巴巴的两毛钱……

    (12)儿子仰脸看我。

    (13)我不得不接了钱。我不知自己当时对她说了句什么……

    (14)而公园的守门人对我说:“人家老太太,为了你这两毛钱,站我旁边等了那么半天!”

    (15)我和儿子又经过卖茶蛋的摊位时,见一老叟,守着他那煮锅。如老妪一样,低着头,摆弄煮锅里的蛋,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同样是沙哑的。目光偶向眼前行人一睃,也不过是任意的一睃,绝无半点乞意。比别人,生意依旧冷清……

    (16)人心的尊贵,一旦近乎本能的,我们也就只有为之肃然了。我觉得我的类同施舍的行径,于那老妪,实在是很猥琐的……
    1.文章开头两段交代了怎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何作用?(5分)
    2.“我”故意多给老妪两毛钱,出于什么目的?后来“我”为什么自责“猥琐”?(3分)                             
    3.结合前文,说说第⒂节是怎样描写老叟的?有何作用? (6分)
    4.请结合文章分析“我”最可贵的地方在哪里?(6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请以“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