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名句名篇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选择题 11 题,语言应用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下面空缺部分。(每空1分)

    (1)春江潮水连海平,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山寺钟鸣昼已昏,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3)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           ,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5)春水碧于天,            。(韦庄《菩萨蛮》)

    (6)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李白《将进酒》)

    (7)           ,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阁夜》)

    (8)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

    (9)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10)             ,水面清圆。(周邦彦《苏幕遮》)

    (11)秦爱纷奢,             。(杜牧《阿房宫赋》)

    (1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1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14)             ,飞羽觞而醉月。(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超然台记  (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谓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卢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余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夫所谓求福而祸者  :拒绝

    B.美恶之辨战乎     :心中

    C.雕墙之美       :离开

    D.余弟子由在济南   :前往

    2.下列各句中,分别表明作者“游于物外,无往而不乐”与常人“游于物内,令人大哀”的不同心境的一项是(    )(3分)

    A.餔糟啜醨,皆可以醉           斋厨索然,日食杞菊

    B.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         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

    C.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  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

    D.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足(   )(3分)

    A.本文表现了作者恬淡自适的心境,也隐约表现了他“游于物内”“美恶横生”的心情。

    B.作者写他穷居蔬食而自得其乐的生活,描写了一个超然物外的人物形象。

    C.作者仅用三句话写台,主要通过写台周围山水景物和历史遗迹来突出台的特点。

    D.文章由议论到叙事,先明超然之理,继写超然之人,再写到台的超然之名。

    4.翻译。(6分)

    (1)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3分)

    (2)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3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孽孳①也?”

    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②。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孟子•尽心上》)

    【注】①孳孳:勤勉不懈的样子。②彀率:拉开弓的标准。

    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公孙丑认为真理是很高很美的,但不能远离现实,让人觉得高不可攀;否则人们就难以每日勤勉地追求真理。

    B.孟子认为真理不能降格以求,不能因为追求真理的困难或目标的高远而降低标准。孟子还举了两个实例来证明这个观点。

    C.孟子认为善于引导的人要以身作则地激发别人追求真理的积极性,要注重传授的方法,要给人留有消化和理解的余地。

    D.孟子认为君子只要站在路的中间,为别人作出榜样就可以了。有能力的人自然就会跟着去做,没有能力的人谁也没办法。

    2.结合上面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中道而立”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尽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1.“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2分)

    2.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三国演义》,回答后面题目。(9分)

    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4分)

    A.司马昭担心邓艾反叛,命令钟会防范邓艾。钟会向姜维请教制约邓艾的方法。姜维让钟会向朝廷上书说邓艾早晚必反。然后派人截了邓艾给朝廷的文书,仿照笔迹重新写成,里面全是傲慢之语。司马昭看后大怒,令钟会收服邓艾。

    B.钟会与姜维来到成都,派卫瓘出其不意地收捕了邓艾。邓艾的军马全部归钟会统领。钟会与姜维商议谋反大事,拟诈称魏太后有遗诏,令讨伐司马昭,诸将不服。钟会将诸将困在宫内,并准备将不顺从者全部杀掉。但走漏了消息,卫瓘带兵杀来。钟会自杀身亡,姜维仰天长叹后,苦战至死。

    C.司马昭中风而死,他的儿子司马炎逼迫曹奂禅位,曹奂只得举行禅让大典,将江山让给了司马炎,魏国宣告灭亡。这时距汉献帝禅让皇位给曹丕仅四十五年。司马炎封曹奂为陈留王,让他留在洛阳,然后改国号为大晋,自己当了皇帝。

    D.吴主孙休忧患成疾,卧床不起。孙休手指太子而死。众臣议太子年幼,不能治国,于是立乌程侯孙皓为君。孙皓即位,沉溺酒色,宠幸宦官,且凶暴日甚。群臣不敢劝谏。孙皓奢侈无度,大兴土木,国库空虚,人民怨声载道。

    E.将军陆抗屯兵襄阳,与晋将羊祜和平相处。羊祜死后,司马炎根据他的建议拜杜预为大都督,起兵伐吴。吴军望风而逃,全面溃败,孙皓自缚,效法刘禅,率文武百官开门归降,从此,东吴皆归大晋,吴国宣告灭亡。至此,三国归晋,天下统一。

    2.请任选一题,根据要求作答。(5分)

    (1)孙权大怒,差人召鲁肃责之曰:“子敬昔为刘备作保,借吾荆州;今刘备已得西川,不肯归还,子敬岂得坐视?”肃曰:“肃已得一计,正欲告主公。”鲁肃欲设计何人?请简述与该计谋相关的故事情节。

    (2)佗曰:“此乃驽箭所伤,其中有乌头之药,直透入骨;若不早治,此臂无用矣。”公曰:“用何物治之?”佗曰:“某自有治法,但恐君侯惧耳。”请简述华佗为关羽治疗手臂的过程。

    我选第(   )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12分)

    汉语,我想对你哭

    北国骑士

    ①武汉大学某教授在一次讲演中曾不无感慨地说到,汉语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的语言。在座的富有自由辩论精神的学子们一片哗然,纷纷以“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观点反驳。但在听了演讲者的“一个外国人晋职、升中学、上大学、考研究生、攻博,需要考我们汉语吗?”的反问之后,全场寂然

    ②我不否认,今天我们必须学习西方科技知识,掌握其语言、了解其文化。但是,如果我们普遍陷入对外国语言(这里主要是指英语)的畸形崇拜,那么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关系到本民族文化生存前景的严重问题。

    ③大多听讲者也明白在那种狂热的气氛里,是难以学到什么新东西的,但他们认为,即便花费时间、金钱换来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也值得。因为,英语对于考研者来说,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它早巳成为考研游戏的前提。而且,随着竞争者日众,它的难度也不断水涨船高。具体地说,一个报考中国现当代文学甚至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生,如果英语不达“国家线”的话,即便专业再优异也是白搭。相反,专业平庸,英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却往往成了录取的亮点。

    ④然而,我们对英语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我们真的重视英语吗?2000年武汉大学博士生录取的英语线,划为:应届、往届的文科考生分别是55.50分,而理科应后、往后考生分别只需50.45分。也就是说大家同是博士生,在英语卷面分只有100分的情况下可以相差10分之巨。而且,更让人不解的是,一个研究空间物理的博士生与一个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博士生究竟哪一个更需要英语?

    ⑤我们年轻一代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态度的冷漠、了解的浅陋。我参加过湖南省的高考作文评阅工作,在所阅过的近2000篇文章中,很少能看到字句完全通顺的,更无以奢谈文采,而太多“准大学生们”在文字中所体现出的对题旨把握的模糊、表达的幼稚、取材的单一和价值观念的混乱真是让人惊叹!

    ⑥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不可遏抑的世界趋势。面对强势文化的入侵,我们知道其他民族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的吗?多数时间在美国教书的法国人德里达来北京大学作演讲的时候,开始打算应学生要求用英语,但法国领事馆坚持要他用法语,因为他是法国人。几十年前,美籍华人丁肇中先生在诺贝尔奖的颁奖台上致答词时,这位英语远比汉语讲得流利的科学家,却坚决要讲汉语,就因为那是母语。据说在德国的讲台上授课,政府规定一律都得用德语。而在许多最需要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国际讲坛上,我们却听到了中国代表的满口洋话。最近惊闻武汉某著名大学也要实行双语教学,据说包括其中文专业也不能幸免。如果这消息确实,那么在中国大学的课堂上使用英语讲授汉语言文学,将成为世界教育传播史上的一大奇观……

    ⑦我们小时候都学过《最后一课》。我想这篇体验一种语言命运的著名短篇,小说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共鸣,是因为那位老师在最后一课上,表达了一个超越民族界限的感叹: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这句话可以置换为: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最美丽的。遗憾的是,这种美丽往往只有在危及语言存亡的时候,才体会得出。我们非得要扮演一回那个不成器的小学生么?

    ⑧英语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狼来了”。来了一匹我们不能赶走也无法赶走的“狼”。但我想,即使我们没有气度、勇气、胆识、能力与之共舞,也不至于要把我们的孩子以及我们身上的好肉都送到它的嘴里,任其撕咬吧?

    ⑨汉语,我只有对你哭!              (选自《读者》2004年第2期,有改动)

    1.下面对这篇散文的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 (    ) (4分)

    A 作者认为,如果一个民族陷入了对英语的畸形崇拜,会危及本民族文化生存的前景。

    B 文中谈到“我们对英语的态度是矛盾的”,意在说明对英语的学习、考试都要从应用的实际出发。

    C 作者怀着极大的责任感呼吁:要加强对汉语的重视程度,使得汉语能够取代英语的现地位。

    D 文中列举“准大学生们”在高考作文中反映出的问题,其原因便是英语的泛滥导致年轻一代对汉语的冷漠。

    E 文中举丁肇中先生的例子意在说明对待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方面。

    2.第①自然段中,在听武汉大学某教授讲演时,为什么先是“学子们一片哗然”,然后又“全场寂然”?(4分)

    答:                                                     

    3.文章的题目是《汉语,我想对你哭》,而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却说“汉语,我只有对你哭”,措辞的变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文作答。(4分)

    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1 题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是(    )(2分)

    A.所(hù)    踯(zhú)   然(chàng)    霜露(pù)

    B.仰(yǎn)   妃(bīn)   下(huī)     一叶舟(piān)

    C.修(qì)    戏(xuè)   掠(piāo)    鼎玉石(chēng)

    D.肯(qìng)   水(lǜ)   仇(zhì)     名钓誉(g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是(    )(2分)

    A.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原来)   惟时之枕席(觉:睡觉) 春花秋月何时(了:终止)

    B.荠麦望(弥:满)        后秦击赵者(再:第二次)   燕父子以组(系:缚、捆绑)

    C.尽态极(妍:美丽)       其成立(冀:等到)       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

    D.乃能衔哀诚(致:表达)     辍汝而(就:就职上任)   臣以神而不以目视(遇:接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大惊曰   分军为三,复围之

    B.后人哀之不鉴之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三胜

    C.乃分其骑为四队             洎牧谗诛

    D.一旦不能有,输来间           然乎?不然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对下列加点字从用法上分类正确的是(   )(2分)

    ①云青青兮欲       ②忧劳可以国       ③而刀刃者无

    ④不下问         ⑤吾妻死之年所植也   ⑥后人哀之而不

    ⑦至于颠覆,固宜然   ⑧项王乃复引兵而     ⑨深林兮惊层颠

    ⑩六王毕,四海

    A.①/②⑨/③④/⑥/⑤⑦⑧⑩

    B.①⑧/②⑨/③/④⑥/⑤⑦/⑩

    C.①⑦⑧/②/③/④⑥⑨/⑤/⑩

    D.①⑧/④⑨/③/②⑥/⑤⑦/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虽然,每至于族            B.可谓智力孤危

    C.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D.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各句在句式特点上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技经肯綮之未尝    

    A.戍卒叫,函谷举                B.唯兄嫂是依

    C.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技盖至此乎    B.善刀而藏之     C.敛不凭其棺     D.与可厌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散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建安文学表现了期盼乘时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的奋发精神,后人把这种建立在慷慨情怀基础上的爽朗刚健的风貌,成为建安风骨。建安文学中中成就最为突出的诗人是曹操。

    B.赋以铺叙、描写较多为特色。大赋大都以问答为骨架。骈体赋到唐朝已经有转散的趋势。《阿旁宫赋》虽有铺陈,但不堆砌。

    C.归有光是明代“唐宋派”中成就较高的作家,他善于借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琐事,细心刻画,寄寓真情,读来真切生动,回味无穷,《项脊轩志》即是其代表作。

    D.晚唐五代,温庭筠、韦庄等人为首的花间词人,选材范围狭窄,表现怨慕离情,词藻浓艳。李煜扩展了五代词狭小的题材空间,眼界始大,感慨遂深。清代纳兰性德崇尚李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以往私有概念对人们是陌生和淡薄的,人们对私有财产的归属普遍缺乏安全感,现在《物权法》将给私有财产提供法律安全保障。

    B.在当前金融海啸的冲击下,一些中小企业倒闭,他们所缺乏的,一是资金不足,二是技术含量低,三是产品陈旧单一。

    C.海上巡航是海事管理机构依据法律法规和有关国际公约,维护国家主权,保障海上交通安全、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的重要手段之一。

    D.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特别是科学技术和造船工业能力的提高,才能够使一个国家有能力建造航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航空母舰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依次填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语言的时代性和规范性统一是个大课题,我们既要讲究包容,又要注重规范,二者不可偏废。                              

    ①但同时,也要维护公共领域的语言文字规范,防止语文运用低俗之风泛滥成灾。

    ②比如写小说,那肯定得用新词。

    ③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包括“火星文”在内的语文现象。

    ④同时,语言的应用和发展。也是具有一定的规范的,如果失去规范,也必然带来无序和混乱,妨碍社会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

    ⑤从语言史上看,语言在其发展历程中常常是兼容并包的,几乎没有任何语言是在自生自长的状态下发展到今天的。

    ⑥考虑到维护语言表达的多元化与活力,不妨对新词保持宽容的心态,不应干预个人的语言使用。

    A.④⑥②⑤③①    B.④⑤③⑥①②  C.⑤①⑥④③②    D.⑤④③⑥②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B.他在敦煌学研究上造诣极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来。

    C.世界杯比赛时,比赛所在城市的人多数都到比赛现场去看球了,居民区里常常是十室九空

    D.“日本右翼所担心的是被孤立,而不在乎被我们批判”,如果我们在斗争中扩大了批判范围,那对右翼势力来说则是“正中下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请为“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对一个下联。要求:下联必须与《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人物有关,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2分)

    下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自选一位历史文化名人写一段评论,要求内容要符合人物特点,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4分)示例:

    一代书圣王羲之

    狼毫一挥是生命的舞动,砚纸是他的舞台,满载生命的厚重。楷如泰山稳立,行如清冽之风,草如龙凤舞动。他让人们真正了解什么是书法,他让世界了解中国书法的伟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此生耳。——清·张潮《幽梦影》

    要求:①记叙文或议论文;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