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语言应用 2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rǒng)长   养(huàn)   自出机(zhù)  踽独行(yǔ)

    B.号(shì) 临(bīng)  折成沙(jǐ)   倾箱倒(qiè)  

    C.(xiāo)价   电(hè)    一(piē)     酊大醉(mǐng)

    D.商(bù)   病(gòu)   福(zhǐ)   刚(bì)自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傅雷先生耻于蜗角虚名之争,奋而辞职,闭门译述,翻译艺术日臻完美,终以卷秩浩繁的译著享誉学界。

    B.在亵渎一切、消费一切的氛围中,经典正在被调侃、嘲讽、戏说所消解,人们心中只残留下少得可怜的一点美好回忆。

    C.利害攸关而实话实说,遭遇强手而毫不怯懦,检点省察而番然知耻,路见不平而拔刀相助:这就是勇敢。

    D.在雨中,尽情敞开自己的心扉,让雨淋湿是多么惬意啊!然而许多人在美丽的雨天却成了匆匆过客,忘了咂摩品味一下自然赋于的香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场合,应该讲究语言得体,“欢迎你再来”这一类的语言是不宜随便使用的。

    B.生活实践既是大学生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发现新知、运用真知的重要途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头活水和最终归宿。

    C.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也造成了网络歌曲创作的鱼目混珠

    D.过去城西的河水发黑,满目疮痍。现在,堤上种植着美人蕉和菖蒲,河里则放养几万尾鲢鱼,美化了视觉环境,也净化了水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蕴藉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B.滨海新区几大高新技术产业群已初具规模,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企业大部分竞争力不够强大,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

    C.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全球光伏企业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出现资金链断裂,运营困难,贸易保护主义也随之抬头。

    D.“新生代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依次填在横线处的句子,语意和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   )

    “传统笔墨根基”,一般人总是想到皴染、斧劈、刮铁、乱柴、乱麻等等一类的笔墨技法;但是人们却往往忘记了,“中国画”之所谓“中国画”的最根基性的东西:诗书画合一,与诗书画同步。前者,指的是画幅的文本呈现:              。也就是宗白华先生所说的“                           ”。后者,则是要求创作者的“内外兼修”,           ,使形式与内容同步俱进,因之,作者笔墨传送的就不仅仅只是山水具象,而且是意幽境远的精神文化内涵。

    ①即把诗、书、画放在同一个技法层面上去追求、去训练、去经营

    ②中国画以书法为骨干

    ③诗境是绘画的内容

    ④以诗境为灵魂

    ⑤而书法是绘画的形式表现手段

    ⑥诗、书、画同在一境层

    A.③⑤②④⑥①      B.①④③⑤⑥②

    C.③①②④⑤⑥      D.①③⑥②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下面甲、乙两幅漫画都表现了环保的主题,相比之下,你更喜欢哪一幅?请作出选择,并简要说明理由。(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仿照下面画线句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

    生命是一种站起来的姿态。

    礁石,在海浪的拍击中,耸立成伟岸的信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共13分 )

    宋诗选注·序(节选)

    钱钟书

    南宋时,金国的作者就嫌宋诗“衰于前古……遂鄙薄而不道”,连他们里面都有人觉得“不已甚乎”。从此以后,宋诗也颇尝过世态炎凉或者市价涨落的滋味。在明代,苏平认为宋人的近体诗只有一首可取,而那一首还有毛病,李攀龙甚至在两部从商周直到本朝诗歌的选本里,把明诗直接唐诗,宋诗半个字也插不进。在晚清,“同光体”提倡宋诗,尤其推尊江西派,宋代诗人就此身价十倍,黄庭坚的诗集卖过十两银子一部的辣价钱。这些旧事不必多提,不过它们包含一个教训,使我们明白:批评该有分寸,不要失掉了适当的比例感。假如宋诗不好,就不用选它,但是选了宋诗并不等于有义务或者权利来把它说成顶好,顶顶好,无双第一,模仿旧社会里商店登广告的方法,害得文学批评里数得清的几个赞美字眼儿加班兼职、力竭声嘶地赶任务。整个说来,宋诗的成就在元诗、明诗之上,且超过了清诗。我们可以夸奖这个成就,但是无须夸张、夸大它。

    据说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的时候,每听到他父王在外国打胜仗的消息,就要发愁,生怕全世界都被他老子征服了,自己这样一位英雄将来没有用武之地。紧跟着伟大的诗歌创作而起来的诗人准有类似的感想。当然,诗歌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不过,前人占领的疆域愈广,继承者要开拓版图,就得配备更大的人力物力,出征得愈加辽远,否则他至多是个守成之主,不能算光大前业之君。所以前代诗歌的造诣不但是传给后人的产业,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向后人挑衅,挑他们出来比赛,试试他们能不能后来居上,打破纪录,或者异曲同工、别开生面。假如后人没出息,接受不了这种挑衅,那么这笔遗产很容易贻祸子孙,养成了贪吃懒做的膏粱纨绔。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看了这个好榜样,宋代诗人就学了乖,会在语言和技巧方面精益求精;同时,有了这个好榜样,他们也偷起懒来,放纵了模仿和依赖的惰性。瞧不起宋诗的明人说它学唐诗而不像唐诗,这句话并不错,只是他们不懂这一点不像之处恰恰就是宋诗的创造性和价值所在。明人学唐诗是学得来惟肖而不惟妙,像唐诗而不是唐诗,缺乏个性,没有新意,因此博得“瞎盛唐诗”“赝古”“优孟衣冠”等绰号。宋人能够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长了,疏凿的河流加深了,可是不曾冒险开荒,没有去发现新天地。用宋代文学批评的术语来说,凭借了唐诗,宋代的作者在诗歌的“小结裹”方面有了许多发明和成功的尝试,譬如某一个意思写得比唐人透彻,某一个字眼或句法从唐人那里来而比他们工稳,然而在“大判断”或者艺术上的整个方向没有什么特著的转变,风格和意境虽不寄生在杜甫、韩愈、白居易或贾岛、姚合等人的身上,总多多少少落在他们的势力圈里。          

    (选自钱钟书《宋诗选注·序》)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整体创作成就上看,作者认为宋诗虽不及唐诗,却在元、明、清诗之上。

    B.宋人在唐诗面前“学乖”“偷懒”,结果是落在前辈的“势力圈里”。

    C.明诗之所以不如宋诗,是因为它在学唐诗时学得外表十分相像却缺乏个性。

    D.与明诗比,宋诗的创造性和价值就在于它的那一点学唐诗又不像唐诗之处。

    2.对文中画线句子中的“大幸”、“大不幸”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大幸“指的是唐代诗人给宋代诗人开拓了宽广的创作领域, “大不幸”指的 是宋代诗人无法在唐代诗人的基础上再去开拓。

    B.宋代诗人有接受挑战的机会是“大幸” ,而在挑战中难以打破唐代诗人创造的记录,又是宋代诗人的“大不幸” 。

    C.“大幸”指的是宋代诗人以唐代诗人为榜样并在此基础上可以有更好的发展, “大不幸”是唐诗的超越之难和宋人因模仿和依赖产生了惰性。

    D.能够模仿唐代诗人创作的作品是宋代诗人的“大幸” ,而唐代诗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使宋人难以超越又是宋人的“大不幸” 。

    3.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严羽是南宋诗歌评论家,他的诗歌论著一定会有反对苏轼、黄庭坚诗风的观点。

    B.江西派为诗歌流派,其风格自成一家,黄庭坚为其主要代表。

    C.同光体是同治光绪年间发展起来的一种诗歌体类,没有达到宋诗的水平。

    D.明代诗人李攀龙看不起宋人对唐诗的模仿,提倡创新。

    4.(1)“宋诗也颇尝过世态炎凉或者市价涨落的滋味”。解释“世态炎凉或者市价涨落”的具体含义(2分)

    (2)作者认为“批评该有分寸,不要失掉适当的比例感”,对宋诗评价,作者“适当的比例感”表现在哪里?(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1分)

    一个十分危险的人

    (美国) 鲁尼恩

    大约三十五年前,一个名叫摩根·约翰逊的年轻人来到我的家乡定居。在我们家乡,随便询问一个人从什么地方来,是很不礼貌的。摩根本人对此绝口不提,这样一来,其他人就更无从了解了。而且,他对自己的身世也很少谈起,因此人们把他看作是一个神秘的人物。

    摩根长相十分凶狠,这一方面由于他鼻梁上的那块伤疤,一双黑眼睛,另一方面也由于他看人的特别姿态。三十五年前,当他第一次来到圣弗大街上时,不知是谁说了一句:“瞧:这是一个多么危险的人。”

    这一下可好,等到他第二次出现在圣弗大街时,那些曾经听到有关他的议论的人,转而又对别人说:“这无疑是个十分危险的人。” 渐渐地,凡是看见摩根,看见他那鼻梁上的伤疤、那黑眼晴的人,无不说:” 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人。”

    以至最后家乡的男女老少人人皆知摩根是个十分危险的人。只要他一抬腿,用他那特有的姿态注视着别人时,人们都对他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如果他碰巧走进一家酒店,正在进行的争论会因此而忽然平静下来。如果他偶然对争论发表一些意见的话,那么不论他说些什么,在座的都会随声附和。因为谁也不愿意和一个危险人物发生争执。

    摩根·约翰逊鼻子上的伤疤表明,他过去曾经有过不幸的遭遇,然而,这块伤疤到底是怎么来的,他可从未对人说过。久而久之有人声称,听说这是一天晚上他在纽约和十个歹徒打架时留下的,其中一个歹徒开枪打伤了他的鼻子,而摩根·约翰逊最后把这十个人统统打死了。

    没人知道这种说法是谁散布的。摩根对此也不否认,甚至当被他打死的人数上升到二十人时,他也没有予以驳斥。事实上,他是个沉默寡言、不管闲事的人,人们对他的议论,他压根儿就没有理睬过。

    他在我家乡的小镇上一住多年,镇上的人常常指着他的背影向来访的人说::“他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人。” 待到他快五十岁时,有的人只要一看见他就会发抖,直到他走开之后方能止住。

    可是,有一天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正当他在街上行走时,从绿灯酒店踉跄地走出一个小老头。小老头姓甘布尔,是瓦尔法诺河下游一个牧羊人,          。他每月到镇上打一次酒。

    绿灯酒店卖的威士忌酒劲很大,喝了这里卖的酒常常便那些从来不想打架的人也想干一仗。当然,谁也没有想到它会有那么大的力量,竟然使一个牧羊人也寻衅斗殴起来。他一把抓起摩根的上衣就问:“好啊,你就是那个危险的人,是不是?”

    每个目睹这件事的人,都为可怜的老头感到担心,心想这下摩根还不像牛嚼草一样一口把他吞下去,嚼烂了再吐出来。可是摩根只是一个劲眨巴着眼,问道:“怎么啦?”

    “有人告诉我,你是一个危险人物” 牧羊人说道,“我现在就要切开你的胸膛,看看里面究竟装的是什么东西,使你变得这么令人可怕。”

    说罢,他掏出一把大折刀,打开来就向摩根刺去。 摩根见他拔出刀子,拔腿就跑。上了年纪又喝得酩酊大醉的甘布尔,自然追不了多远。但是,摩根还是狂跑不止。直到跑出小镇之后才歇腿。据最后一个见到他的人说,他还在向丹佛市方向走呢。自从那以后,在这家乡的小镇上再也没有见到他的影子。十有八九,他已经到达丹佛了吧。

    后来有消息说,有关摩根是个危险人物的说法完全是虚构的,而且他也没有在纽约打死过十个人——他根本就没有打死过人。至于他鼻子上的那块伤疤,有人说那是他想偷一个女人的钱包,被那个女人用钱包砸的

    这种说法很可能并不比摩根打死十个人的传说更可靠,但是直至今日,家乡小镇的人们对此一直笃信不疑。

    我的祖父经常谈起摩根·约翰逊,认为这件事说明了人的某些天性。他说,谁都可以说某人是好人或者坏人,而且只要重复多次,最后就会使人信以为真。尽管像这件事所表明的,一旦真相揭露出来后,也许好人并不好,坏人并不坏。

    祖父说,他一直怀疑摩根是个危险人物。但是倘若你要问他为什么不像牧羊人那样试验一下,他会对你说:“咳。你也知道,摩根也许就是像人们所说的那样,这种可能性总是存在的。只要所传的流言有一分可信,我就决不去揭穿它。”                        (吴正龙译)

    1.摩根实际上是一个怎样的人?小镇的人们把他看成危险人物的根据是什么?(4分)

    2.“至于他鼻子上的那块伤疤,有人说那是他想偷一个女人的钱包,被那个女人用钱包砸的。” 这个句子同前文哪些内容形成了对照。(不超过40字作答。4分)

    3.说明下列加点文字的意义或作用。(6分)

    (1)这一下可好,等到他第二次出现在圣弗大街时,那些曾经听到有关他的议论的人,转而又对别人说:“这无疑是个十分危险的人。” 渐渐地,凡是看见摩根,看见他那鼻梁上的伤疤、那黑眼晴的人,无不说:“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人。” 文中加点的词语表现了小镇的人怎样的特点?

    (2)“摩根见他拔出刀子,拔腿就跑。上了年纪又喝得酩酊大醉的甘布尔,自然追不了多远。但是,摩根还是狂跑不止。直到跑出小镇之后才歇腿。”

    联系全文看,这样写摩根有什么作用?

    4. 如果要在文中横线处对牧羊人作些叙述或描写,根据主题表现的需要应怎样写?试着写2—4个短句。(3分)

    5.小说的细节必须真实可信,经得起推敲。参照示例,对下例内容的合理性加以解说。(4分)

    示例: 牧羊人小老头甘布尔为什么敢找危险人物摩根的碴?作者答:是在一种酒劲很大的威士忌的作用下。

    (1)摩根很多年来在小镇人心目中一直是个神秘人物。摩根为什么能“神秘” 那么多年?(2分)

    (2)在牧羊老头之前,镇上竟没有一个人想“ 试试” 摩根。作者的解释是:(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古弼为人,忠慎质直。尝以上谷①苑囿太广,乞减太半以赐贫民,入见魏主②,欲奏其事。帝方与给事中刘树围棋,志不在弼;弼待坐良久,不获陈闻。忽起,捽树头,掣下床,搏其耳,殴其背,曰:“朝廷不治,实尔之罪!”帝失容,舍棋曰:“不听奏事,朕之过也,树何罪!置之!”弼具以状闻,帝皆可其奏。弼曰:“为人臣无礼至此,其罪大矣。”出诣公车③,免冠徒跣请罪。帝召入谓曰:“吾闻筑社之役,蹇蹶而筑之,端冕而事之,神降之福。然则卿有何罪!其冠履就职。苟有可以利社稷,便百姓者,竭力为之,勿顾虑也。”

    魏主畋于河西,尚书令古弼留守。诏以肥马给猎骑,弼悉以弱者给之。帝大怒曰:“笔头奴敢裁量朕!朕还台,先斩此奴!”弼头锐,故帝常以笔目之。弼官属惶怖,恐并坐诛。弼曰:“吾为人臣,不使人主盘于游畋,其罪小;不备不虞,乏军国之用,其罪大。今蠕蠕④方强,南寇未灭,吾以肥马供军,弱马供猎,为国远虑,虽死何伤!且吾自为之,非诸君之忧也!”帝闻之,叹曰:“有臣如此,国之宝也!”

    他日,魏主复畋于北山,获麋鹿数千头,诏尚书发车五百乘以运之。诏使已去,魏主谓左右曰:“笔公必不与我,汝辈不如自以马运之。”遂还。行百余里。得弼表曰:“今秋谷悬黄,猪鹿窃食,鸟雁侵费,风雨损耗。乞赐矜缓,使得收载。”帝曰:“果如吾言,笔公可谓社稷之臣矣!”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四)

    注:① 上谷:古地名。  ② 魏主:北朝魏太武帝拓跋焘。  ③ 公车:官署名。  ④ 蠕蠕: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

    1.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免冠徒跣请罪   徒跣 :双膝跪地     

    B. 弼悉以弱者给之  悉:全部

    C.恐并坐诛      并坐:一同获罪

    D.不备不虞,乏军国之用   不虞:意外事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尝上谷苑囿太广/ 乞减太半赐贫民

    B.魏主畋河西 / 得复见将军

    C.朝廷不治,实之罪 / 问君何能,心远地自偏

    D.帝方给事中刘树围棋 /笔公必不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古弼“质直”的一组是(   )

    ①乞减上谷苑囿太半以赐贫民

    ②捽树头,掣下床,搏其耳,殴其背

    ③ 出诣公车,免冠徒跣请罪

    ④诏以肥马给猎骑,弼悉以弱者给之

    ⑤不使人主盘于游畋,其罪小

    ⑥诏尚书发车五百乘以运之,弼表乞赐矜缓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③④⑤

    4.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主因为古弼请求他把皇家苑囿一半的占地赐给百姓而对其不满,当古弼再次进宫上奏时,魏王借与刘树下围棋而对他置之不理。

    B.古弼免冠徒跣请罪,表明他在忠于职守的同时,也能尽人臣之礼。魏主勉励他努力为国为民办事,不要有什么顾虑。

    C.古弼不以肥马“给猎骑”,不同意“发车五百乘以运麋鹿”,表现了他宁冒抗上不尊的风险,也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质。

    D。魏主拓跋焘,作为帝王,好游猎,有人违背他的意旨时就发狠要杀人,但毕竟能辨忠奸,重国事,不失贤明的一面。

    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其冠履就职。苟有可以利社稷,便百姓者,竭力为之,勿顾虑也。

    (2)今秋谷悬黄,猪鹿窃食,鸟雁侵费,风雨损耗。乞赐矜缓,使得收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7分)

    春日郊外

    唐 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1.这首诗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绘郊外的春日景色?(4分)

    2.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篇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6分)

    (1)野马也,尘埃也,       。天之苍苍,       ?(《庄子·逍遥游》)

    (2)    ,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3)今两虎共斗,  。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5) 西当太白有鸟道,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天上午,父亲邀我到林中漫步,我高兴地答应了。

    父亲在一个弯道处停了下来。在短暂的沉默之后,问我:“除了小鸟的歌唱之外,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我仔细地听,几秒钟之后我回答:“我听到了马车的声音。”

    父亲说:“对,是一辆空马车。”

    我问:“您又没看见,怎么知道是一辆空马车?”

    父亲答道:“从声音就能轻易地分辨出是不是空马车。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后来我长大成人,每当看到口若悬河、粗暴地打断别人的谈话、自以为是、目空一切、贬低别人的人,我都感觉好像是父亲在我的耳边说:“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呢?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少于8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