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30 题,中等难度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隋书• 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始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这一段史料说明(  )

    A.汉高祖认识到了秦亡之根本原因        B.秦朝推行郡县制违背了历史传统

    C.郡国并行制是严重的历史倒退         D.汉初“封建”并未撼动郡县制的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钱穆在评价科举制度时说:“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东北至西南,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钱穆意在强调科举制度(  )

    A.维护了社会公平               B.有利于专制统治

    C.促进了文化融合               D.加强了民族团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在汉代,此制已有流弊。地方长官选举不实,权门请托,营私滥举,因而选举之后,不得不再加以政府一番考试检核。”文中的“此制”指的是(  )

    A.察举制           B.封国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

    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

    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

    ③《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

    ④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陈旭麓先生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材料中所说的后一种“爱国主义”的典型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清末新政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从1895年5月底台北阻击战开始至台南陷落,前后五个月,日军共伤亡三万二千三百多名,比在整个甲午战争中损失的人数还要多。作为侵台主力的近卫师团,死在台湾的官兵就将近半数。敌中将师团长能久、少将旅团长山根等将领和大批官佐,亦在侵台战争中丧命。材料表明(  )

    A.日本侵略者遭到沉重打击             B.清王朝统治的腐朽无能

    C.台湾反割台斗争得到支持             D.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25年1月,中共四大的《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指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这表明(  )

    A.中共明确提出了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B.国共两党合作开始出现了裂痕

    C.中共已经纠正了右倾主义错误            D.中共认为国民革命不是民主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发展经济首先强调的是农业和轻工业,而在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却转变为突出强调“中心环节是重工业。”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国情的实际需要                 B.苏联模式的影响

    C.世界冷战局面的制约                 D.过渡时期的结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替代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体现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权特色         B.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C.保障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         D.把依法治国的方针写入宪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雅典戏剧家阿里斯托芬在其名著《阿卡奈人》中描述的公民大会的场景是:“那些主席官迟迟到来之后,挤成一团,争前排座位……城邦呀城邦,可我总是第一个到来,独自个儿,叹叹气,放放屁,打哈欠,伸懒腰,烦躁不发……”材料反映当时雅典(  )

    A.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B.公民整体素养较差  

    C.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D.公民行政随意无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罗马法体现了程序法优先于实体法的特点,在程序法方面作了很多规定。如: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如被告托辞不去或企图逃避,原告有权拘捕之;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但除自愿外,不必用有篷盖的车辆。这些规定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

    A.更好地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C.防止司法部门以权谋私                       D.使原告的利益不受侵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试图从根本上重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彻底摈弃斯大林主义留下的政治体制遗产,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但骤然放开的舆论氛围使公众茫然不知所措,容易被极端思潮所俘获。由此可见,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是(  )

    A.改革造成了思想意识的混乱,加剧社会动荡

    B.加盟共和国被赋予过多权力,离心倾向加强

    C.戈尔巴乔夫改革损害了国家的利益遭到反对

    D.外部资本主义势力国家对苏联的压制和渗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进入21世纪,欧洲人的归属感变得更加强烈了,因为人们可以切身体验一种触摸得到的欧洲——“口袋里的欧洲”。“口袋里的欧洲”是指(  )

    A.移动电话            B.欧共体

    C.欧元               D.欧盟宪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法国前总统萨科齐曾提出“相对大国时代”的观念:世界财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新平衡”过程,多边政治和经济机构改革势在必行,在未来三四十年,我们将进入“相对大国”时代。对“相对大国时代”的准确解读是(  )

    ①质疑美国唯一超级大国地位            ②当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③欧洲是最具活力的经济主体          ④出现一批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发展国家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直到19世纪初……一位官运亨通的首相同时要得到国王和议会的支持,否则便会在政治航道上触礁翻船。”该材料说明当时英国(  )

    A.责任内阁制尚未成熟             B.国王“统而不治”

    C.首相主要对国王负责             D.三权分立制确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清末以来,美国形象在中国教科书中所发生的变化和教科书对美国历史的解释,反映了近百年中国的美国研究及中国人认识美国的历程,以下哪一项反映的是民国初年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  )

    A.火车时代,“乘风而行”           B.战略盟友,民主国家

    C.纸老虎,一天天坏下去           D.政治典范,民权楷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关于英国《权利法案》和美国1787年宪法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      

    ②为国家的稳定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③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政治体制 

    ④都赋予了议会至高无上的权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据此判断西方列强获得的特权是(  )

    ①居住和租地  ②领事裁判权  ③关税自主权  ④最惠国待遇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毛泽东在《清平乐·蒋桂战争》中写道“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该词所反映的历史阶段是(  )

    A.北伐战争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                D.解放战争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2011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先后参加了201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理事会议和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表明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策略(  )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中国积极参与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C.新时期中国由不结盟走向结盟         D.积极推进睦邻友好合作的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伯利克里曾采取逐出居民、没收土地、扣留人质和强迫宣誓效忠等一切手段,对雅典近邻优卑亚岛各邦进行严厉统治,而在雅典并非如此。这表明(  )

    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雅典民主只是雅典公民的民主

    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政见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罗马社会早期,妇女处于男性的绝对统治之下,没有自己能独立支配的财产。但是到了罗马共和国后期,罗马的法律明确规定保护女性的独立财产权利。”这段话说明(  )

    A.妇女在政治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B.罗马法关于道德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

    C.妇女财产继承权符合正义的原则          D.妇女权利的变化体现了罗马法的演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在近代英国历史发展中,一些选区早已衰败,却仍然保留着选派议员的权利,一些新兴工商业城市却没有权利选出议员。而且,对于选民的高额财产资格限制,甚至剥夺了中小资产阶级的选举权。为了改变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18世纪80年代美国的麦迪逊说:“美国若是联合起来,只要少数军队,甚至不要一兵一卒,对于外国野心来说,要比美国分裂而拥有十几万准备作战的精兵更能显示出一种令人生畏的姿态。”这里麦迪逊的主张是(  )

    A.建立统一的联邦政府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落后的君主立宪制            D.维护松散的邦联民主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有西方学者评价全体选民选举出来的德国下院(德意志帝国议会)时说:“下院是汽车的第五个车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B.德国民主制度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C.德意志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D.德意志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俾斯麦曾这样评论国际政治原则:“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下列现代政治现象体现了这一原则的是(  )

    A.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致通过重要问题    

    B.1961年南斯拉夫倡议成立不结盟运动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相继成立

    D.法国摆脱了美国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新中国某时期规定:一切生产资料和公共财产转为公有,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农民实行工资制和口粮供给制相结合;推广公共食堂;同时成立了托儿所、幼儿园、敬老院、缝纫组;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组织军事化、生产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土地改革提高了生产力          B.“一五”计划加快了工业化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提前完成        D.中央号召推广人民公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中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

    A.不结盟运动               B.美、日、欧三足鼎立

    C.苏联解体                 D.中国开展多边外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那场冲突虽然最终以苏美两国的妥协而告结束,但它对各国政府和人民造成了普遍的震撼,引起了人们对核战争危险的极大关注。研究发现,当事国在冲突前后所作出的决定,都是由于错误的信息、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考虑而误入歧途。“那场冲突”是指(  )

    A.古巴导弹危机      B.越南战争    

    C.朝鲜战争         D.柏林危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10分)清朝和“光荣革命”后的英国,都逐渐出现了体制完备的“内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沿袭明制,继续设立内阁,设内阁大学士和学士多名,大学士称中堂。从制度上讲,清内阁与明朝相似,但清的内阁权力削弱,加之入关之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的设立等,均分割了内阁的权力。内阁名义是“赞理机务,表率百僚”的最高行政机关,但清朝皇帝极端专权,使“内外臣工纤悉不敢自专,必以上请也。”内阁与军机处分担政务,协助皇帝处理大量日常庶务;皇帝则借助军机处重点专断国家机要。        

    —— 摘编自张妍《清史十五讲》

    材料二   “光荣革命”以后,内阁慢慢疏离国王,逐步依附于议会。后国王退出了内阁,首相产生。此后,内阁日益独立于国王控制之外。到18世纪末,随着两党政治结构的逐步形成,内阁制度的各种基本原则通过一个又一个先例的开创而确立起来,形成了一系列原则:内阁大臣由议会中多数党组成;内阁必须对议会负责……在法律上,国王有选择和任命其他内阁大臣的权力,实际上,国王只能接受议会选举的结果,委任在选举中获胜的党的领袖为首相,授权其组阁。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实际最高行政首长是首相,首相手中握有行政权和立法创意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以议会为后盾的内阁成为国家权力的轴心,国王变为“统而不治”的虚君,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臻于完善。                

    ——摘编自王玮《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英“内阁”进行比较。(10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史上,德意志民族也不乏杰出的科学家,像开普勒等,但这些杰出人物未能改变德国因社会历史原因所带来的总体上的科学落后局面。19世纪下半叶,在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两方面,德国突飞猛进,相继超过了法英。据科学史专家统计,从1850年之1890年的50年间,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上的重大成果数目,英国占106项,法国占65项,美国占33项,而德国占202项,一直持续到20世纪前半期。  美国崛起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以1898年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于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设。德、日的非和平崛起模式中最关键的最毫无节制地挑战现存霸权和国际体系,以军事扩张来解决经济资源的短缺,以及在制度和文化因素中的扩张特征。最终导致其崛起进程的中断和失败。美国在崛起过程中,没有成为英国霸权机器殖民体系的直接挑战者,在两次大战中都成为英国的主要盟国。美国不是推翻英国的全球霸主地位,而是在英国霸权自然衰落的过程中逐步取而代之。                                          

    ——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历史图表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1)根据材料一比较美国与德国崛起进程中的异同点。(6分)

    (2)从上面图表中分别提取这两国历史变迁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2分)历史分期是通过划分历史时期研究史学的一种方法,旨在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或阶段之间的质的差别,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特点及规律。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关于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是确定中国近代史学科对象的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胡绳发表文章将中国近代史限定在1840~1919年之间。此后,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明确分界,分界线就是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但范文澜等学者提出,按照社会性质,中国近代史应该包含1840~1949年的整个时期。

    ——张海鹏《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分期应以1949年为界》

    请回答:

    (1)有人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其依据是什么?如果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那么中国社会的性质有何“质的差别”?(8分)

    (2)有部分学者主张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简要指出其主张的依据。(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