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5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22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观察蝗虫精巢细胞分裂固定装片后,推测每个细胞(  )

    A. 分裂前都进行DNA分子的复制

    B. 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都进行联会

    C. 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都会分离

    D. 分裂后的子细胞中都含性染色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生物实验中经常涉及酒精,下列相关实验中关于酒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在脂肪鉴定实验中,用50%的酒精溶液可以洗去浮色

    B. 在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用75%的酒精溶液对解离后的根尖进行漂洗

    C. 无水酒精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起到提取色素的作用

    D. 探究酵母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用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检验酒精会变成灰绿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关于细胞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所以吸收葡萄糖的能量由细胞质基质提供

    B.真核细胞如酵母菌,原核细胞如噬菌体和蓝藻,它们唯一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休

    C.胰岛B细胞中富含核糖体,利于胰岛素分泌的快速进行

    D.吞噬细胞含有丰富的溶酶休,有利于特异性免疫中抗原处理的快速进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用一片新鲜的苔藓植物叶片制成临时装片,滴加有适量红墨水的0.3g/mL蔗糖溶液,用低倍镜观察装片中的苔藓细胞,如图所示状态,①②处的颜色分别是(   )

    A. 绿色、红色

    B. 绿色、无色

    C. 红色、无色

    D. 红色、红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结合图形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依据的是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①

    B.若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并不能仅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②

    C.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不能区分细胞甲和细胞乙是否为原核生物

    D.根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③,可将甲、乙、丙三种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两个类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关于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酶的合成一定经过转录与翻译两个过程

    B.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起作用的酶当温度降低时,活性会下降

    C.所有细胞都具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但不一定都分布在线粒体中

    D.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酶参与的化学反应比无机催化剂参与的放能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某生物小组用某种酶进行了实验,有关实验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研究的酶有麦芽糖酶和蔗糖酶

    B.三组实验能够证明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温和性

    C.通过实验可以证明该种酶活性最大时的条件接近30 ℃、pH=7

    D.在 pH=5或温度为 20 ℃的情况下该酶活性下降的原因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B.空气中的病毒一般进行有氧呼吸

    C.人体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醋酸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能够利用淀粉生产食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实验中科学家使用的手段或技术显著不同于其它的是(   )

    A.科学家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的研究

    B.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C.恩格尔曼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D.卡尔文探明C0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阳光经三棱镜后照在丝状绿藻上,好氧性细菌在丝状绿藻上分布并不均匀。聚集着较多好氧性细菌的部位照射着(   )

    A.黄光和蓝紫光    B.红光和蓝紫光

    C.红光和绿光      D.蓝紫光和绿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图1是哺乳动物M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始体积(V0)之比的变化曲线;图2是红细胞裂解后正常、外翻性小泡的形成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红细胞细胞内液与90mmol•L﹣1NaCl溶液浓度相当

    B. 250mmol•L﹣1NaCI溶液不影响该细胞代谢

    C. 细胞裂解及小泡的形成可体现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D. 外翻性小泡膜外侧可能不含有信号分子的受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是唾液腺细胞中唯一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抑制其功能会影响胞吐作用

    B.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均能进行有氧呼吸合成 ATP

    C. 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37 ℃ ,如果温度从 100 ℃ 降低到 37 ℃ ,该酶的活性可增强

    D. 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移动是单向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E•B•Wilson)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他作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最可能是(   )

    A.细胞内能发生一切生命活动

    B.有些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C.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D.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从没有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厚薄相同的叶圆片,称其干重。假定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温度不变,叶片内有机物不向其他部位转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三个叶圆片的质量大小关系一定是z>x>y

    B.叶圆片z在4小时内的有机物积累量为(z-x-2y)g

    C.叶圆片z在后2小时内的有机物制造量为(z+x-2y)g

    D.整个实验过程中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y)g/4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为了探讨某种植物的一些生理特性,科研人员做了一系列的相关试验。下图是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定的其光合速率变化情况。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图中a~b段可以看出,限制叶片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温度

    B.若其他条件不变,对叶绿素而言,有效辐射的光主要是蓝紫光和红光

    C.图中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先增加后减少

    D.i点时叶肉细胞内合成[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某研究小组进行某植物的栽培试验,图1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测得的光合曲线和黑暗条件下的呼吸曲线;图2为在恒温密闭玻璃温室中,连续24 h测定的温室内CO2浓度以及植物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1中,当温度达到55 ℃时,植物光合作用相关的酶失活

    B.根据图1分析,进行图2的实验时,温度最好设置在30℃

    C.18 h时,图2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产生的O2量大于线粒体消耗的O2量

    D.该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且吸收CO2的量为0时,在两图中的描述点共有4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科研人员检测晴朗天气下露地栽培和大棚栽培的油桃的光合速率(Pn)日变化情况,并将检测结果绘制成下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光照强度增大是导致ab段、lm段Pn增加的主要原因

    B.致使bc段、mn段Pn下降的原因是气孔关闭

    C.致使ef段、op段Pn下降的原因是光照逐渐减弱

    D.适时浇水是提高大田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如图为某生物一个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B.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

    C.该细胞在蔗糖溶液中一定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D.该细胞无叶绿体,所以该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如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B.图乙不一定为初级卵母细胞

    C.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D.图丙为初级卵母细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图中①~⑤表示某哺乳动物(2N)在有性生殖过程的不同时期,图中a、b、c分别表示某时期一个细胞中三种不同结构或物质的数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a、b分别表示DNA和染色体的数量

    B.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④→⑤的过程中

    C.②时期的细胞为初级精(卵)母细胞

    D.③时期的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

    B.甲、乙、丙三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都为1∶2∶2

    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D.甲、乙、丙三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列是某二倍体高等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细胞不可能为浆细胞或效应T细胞

    B.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有①②③

    C.③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只能为极体

    D.②细胞中正在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细胞周期可分为间期和分裂期(M期),间期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下表为体外培养的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若在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则(   )

    细胞周期

    G1

    S

    G2

    M

    合计

    时长(h)

    10

    7

    3.5

    1.5

    22

    A.M期细胞至少需要11.5小时后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

    B.G2期细胞至少需要11.5小时后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

    C.所有细胞都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都需15小时后

    D.所有细胞都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都需22小时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观察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时,发现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并排列于赤道板上,此细胞处于(   )

    A.有丝分裂中期

    B.有丝分裂后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下列关于人体内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每个体细胞中都能表达

    ②每个细胞内的性染色体数都是相同的

    ③正常情况下,男性某细胞内可能不含 Y 染色体

    ④正常情况下,女性某细胞内可能不含 X 染色体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下图是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cd期的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

    B.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cd段某一时期

    C.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细胞板和纺锤体都出现在bc时期

    D.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 ef期的细胞都含两个染色体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在适宜条件下,对人体细胞培养并使其进行正常分裂至第五代,对培养物中细胞的DNA含量情况进行测定,发现细胞分为3种类型:DNA量等于正常细胞,DNA量两倍于正常细胞,DNA量介于前两种细胞。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第一种细胞均无分裂能力,且在视野中数量最少

    B.第二种细胞均处于细胞分裂期,且在视野中数量最多

    C.第三种细胞已经进入生长的衰老期,将停止细胞分裂

    D.用药物抑制细胞的DNA复制,第一种细胞比例将增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如图所示,图1表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1中DE段可表示细胞中遗传物质的精确平均分配

    B.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

    C.图2中细胞含8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

    D.图2中细胞处于图1中的CD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3:1比值的是(   )

    A.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中不含15N与含15N的DNA

    B.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黄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

    C.酵母菌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消耗相同葡萄糖时吸入的02与产生的C02总量之比

    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1.细胞分化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

    2.细胞分化从细胞器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器的种类、数目改变的结果

    3.细胞分化从核酸分子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4.细胞分化从蛋白质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蛋白质种类、数量、功能改变的结果,这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

    5.衰老细胞内所有酶的活性均降低

    6.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核仁体积增大

    7.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

    8.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可通过细胞凋亡清除

    9.细胞癌变导致细胞黏着性增加,在一定区域集中增殖

    A.三项      B.四项      C.五项       D.六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见下表

    试管

    底物和试剂

    实验条件

    1

    1cm3瘦肉块+4mL蒸馏水

    37℃水浴;pH=1.5

    2

    1cm3瘦肉块+4mL胃蛋白酶

    37℃水浴;pH=8

    3

    1cm3瘦肉块+4mL胃蛋白酶

    4

    1cm3瘦肉块+4mL胃蛋白酶

    0℃水浴;pH=1.5

    (1)请完成实验设计:①应为_________________。

    (2)3、4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本实验中要探究的自变量是________,请为该组实验拟定一个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的因变量可以通过观察________确定。

    (4)在2、3号试管所研究的问题中,温度属于________变量。

    (5)用双缩脲试剂检测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溶液呈________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生物小组利用图1装置培养某植株幼苗,通过测定不同时段密闭玻璃罩内幼苗的O2释放速率来测量光合速率,结果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

    (1)植物根尖细胞细胞膜对培养液中不同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原因是___________。若用缺镁的完全培养液培养,叶肉细胞内________合成减少,从而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

    (2)在光下,根尖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

    (3)曲线中t1~t4时段,玻璃罩内CO2浓度最高点和最低点依次是________和________;t4时补充CO2,此时叶绿体内C3的含量________。

    (4)根据测量结果t4时玻璃罩内O2的量与t0时相比增加了128 mg,此时植株积累葡萄糖的量为________。若t5时温度升高至35 ℃,植株光合速率的变化是________(升高/不变/降低)。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根椐细胞生命历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是因为随着细胞体积增加,其__________就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就不能满足细胞代谢的需要。

    (2)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从间期进入分裂期,除了核膜、核仁消失外,在显微镜下还可以观察到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出现。

    (3)细胞分裂的间期,DNA在__________的作用下,双链解开成为两条单链,并以每一条单链为模板,采用___________复制方式合成子代DNA分子。

    (4)在成熟的生物体,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都是通过__________完成的。

    (5)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_________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动物,图甲是其两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图乙表示细胞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片段,请据图回答:

    (1)①细胞正处于__________分裂__________期。该动物产生②细胞的场所是__________,②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在无突变情况下,图甲中②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

    (2)若图乙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______,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_______。

    (3)若图乙中E点以后发生着丝点分裂,则图乙进行的细胞增殖过程与图甲中的______对应。

    (4)若图乙中曲线表示DNA曲线变化,那么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DE段发生的原因是否相同?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生物——选修生物技术实验]下图是泡菜的制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蔬菜的原因是           

    (2)制备泡菜的盐水中清水与盐的质量比约为        ,盐水需煮沸并冷却后才可使用,原因是            ;试说明盐在泡菜制作中的作用:        

    (3)泡菜风味形成的关键在于            的加入。

    (4)发酵过程中应定期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原因是        

    (5)泡菜的制作方法不当,很容易造成泡菜变质,甚至发霉变味,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