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选择题 3 题,语言运用 1 题,仿写题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3题。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

    《太史公书》问世至今已两千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

    《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婴将车骑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

    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舣船以待?二、《史记·项羽本纪》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待,情节亦淡然松驰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的根源所在。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传说起“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也实在是十分自然的。

    其实,项羽“身死东城”,从来有史迹为证。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则更为明确:“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镆邪山南,周围二里。……羽溃围南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东城,县东南五十里。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

    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除阴陵、东城,至今仍存十余处。从霸王寨(项王迷路处)到刘会桥(为汉军追及处),从下马铺到嗟虞墩,构成了项王在这块土地上与汉军周旋的一条完整路线。

    1.从文中看,下列不属于项羽殉难于东城的证据的一项是

    A.《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项羽兵败并死于东城的记载。

    B.据史料记载来看,项羽东城突围的可能性极小。

    C.定远县内的许多遗址、遗迹均证实项羽“身死东城”。

    D.项羽崛起于吴中,兵败垓下,愧对江东父老,无颜东渡乌江。

    2.下列各项不属于对项羽同情或肯定的是

    A.《史记》中有“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生动描写。

    B.乌江一带流传着项羽欲东渡,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

    C.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

    D.作者认为司马迁利用民间传闻来完善项羽这一英雄形象。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司马迁知道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在东城。

    B.项羽从嗟虞墩到阴陵,再到东城,最后死在东城。

    C.《史记》记述项羽败至东城和东城到乌江的细致程度不一样。

    D.项羽战死前的主要活动都在安徽定远县境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个为信念顽强攀登的老人

    刘元举

    ①今年10月7日在上海音乐学院的贺绿汀音乐厅,傅聪先生的莫扎特专场音乐会。我是头一次聆听傅聪先生的演奏。傅聪出现时,一派庄严肃穆状。他穿着黑灰色唐装,头发梳理得光亮而纹丝不乱。他的脸色比平时略显苍白,当舞台上的灯光缓缓暗下去时,亮如一块凸现的岩石,显露出个性的凌厉锋芒。

    ②当他第一次触键时,我就发现他的面部表情瞬间苍老起来。随着节奏加快,力度速度同时如五彩绽放,这个老人便在这种热烈绽放中开始了紧张的驾驭。他像竭尽全力在拼搏,在追赶。头,居然也在帮着手指剧烈运行,剧烈摇摆。本来纹丝不乱的头发,瞬间迸散开来,像浪花被礁盘撞出一片破碎的璀璨。这就是72岁的傅聪。在疯魔般摇摆头颅的同时,也在残酷地折磨着他的十指。那是两个黑色的精灵,黑色是手套。不同的是,黑色手套包裹下的十指只有前半截指骨露出来,于是,这半截指骨在键盘上跳动闪烁得如同鸡啄米一般。

    ③有人哭泣了。不知道是什么真正打动了这位观众。是傅聪还是莫扎特。莫扎特K595我不曾查过任何资料,我只是在倾听傅聪演奏时的后半部,突然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冲击力,这种冲击令我在憋闷已久之后,骤然得以释放。随后,我感受到来自观众席上的巨大激动,如惊涛扑岸,卷起千堆掌声,惊雷裂帛。傅聪苍白的脸上终于泛起松弛的笑意。他在掌声与鲜花簇拥中,一次次往返于舞台上,却就是不肯弹下一曲。

    ④尤大淳先生是上海交响乐团的资深钢琴演奏家,他非常钦佩傅聪先生。他在听完K595最后一个音符之后,激动地站起来长久鼓掌。他在向傅聪先生祝贺时说,50年前,他听傅先生弹这首曲子时,有个连音弹得与这一次有变化。他用手指弹动着,上一次与这一次的变化区别。半个世纪,他居然有着如此精细的区分判别。

    ⑤巴什基洛夫是个真正的性情中人,他的祝贺带有他的音乐顽童的可爱天性。他在傅聪弹完后赶到后台时,激动地一把搂抱住傅聪。他说他仿佛又听到了50年前的演出。那是1956年,傅聪在莫斯科的成功演出,那一次他也是弹的这首K595。当时,年轻的傅聪以其天才的音乐感受赢得了年轻的巴什基洛夫的热烈称赞,顿时他们成为好朋友。一晃半个世纪过去,同样苍老的他们又仿佛回到了半个世纪以前。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⑥傅聪头一次演奏莫扎特是在1955年的华沙。当时满城买不到莫扎特的谱子。香港也买不到总谱,最后是英国一家著名书店的老板将总谱寄至华沙,这才到了傅聪手里。

    ⑦年轻的傅聪捧到了总谱,简直如获至宝,将总谱上的协奏曲轮番弹奏:当时在华沙的乐队都希望跟他合作,都希望能够看到他的谱子。他的这本华沙惟一的莫扎特总谱便在各大乐队中传抄开来。有的协奏曲傅聪自己还没有来得及弹,乐队成员先下手练着,等傅聪抽出时间索回谱子,才开始练,练熟后再与乐队合。当时傅聪在华沙相当受欢迎,受欢迎的场面完全来自他对于莫扎特的演奏。

    ⑧从头一次弹莫扎特到现在,恍然半个世纪。而莫扎特只活了36岁。弹过半个世纪莫扎特的傅聪,缘何还在苦苦地弹奏莫扎特,而仍然对自己不满意呢?72岁的傅聪与36岁的莫扎特,相差一半的年纪,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又有着怎样的不同呢?就是说,作曲家与演奏家究竟什么关系?作曲家为何作的曲子令演奏家苦苦探索而永无止境呢?

    ⑨他说,音乐是可以成长的。他的所谓成长,就是说音乐可以不断被人们开掘和发现。他说他年轻时弹莫扎特发现一些东西,年老时也发现了一些东西,不过昨天发现的东西与今天发现的东西不同,不断否定之否定。只要每次能够发现一点儿,就是蛮喜欢蛮快活的事情。

    ⑩傅聪每天要练十几个小时的琴,一位72岁的老人,怎么吃得消呢?他苦笑着说,想拿出点好东西。没办法,不练是肯定拿不出好东西的。他对自己相当苛刻,他心性高远。而他的手指又如同日薄西山,不可挽留地僵硬生涩,以至于无法达到他希望达到的灵性柔韧。于是,他惟一的可能便是永无止休地与他的十指搏斗、拼命。常常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其情令人动容。我感觉到他在竭尽全力进行一种神圣的攀升。他像那个著名的希腊神话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他推着的石头越来越沉重,他也越来越力不从心。但是,他肯定抱定了将巨石推上山巅的信念。他——一个为信念而活着,一个为信念而顽强攀登的老人。

    (1)第二段开头,作者从傅聪第一次触键,就发现他的面部表情瞬间苍老起来,联系

    全文,作者使用了“苍老”这个词的用意是什么?(5分)

    (2)文中哪些信息能够印证老人的“攀登”精神,请分条解析。

    (3)文中第④⑤段是否多余?请简析你的看法。

    (4)有人认为,当初在华沙,人们关注的不是老人的音乐才华而是莫扎特的音乐总谱

    (见第⑦段),那么,老人的成功纯属偶然;也有人认为,用一生时间演奏别人已经谱好的音乐,人们的感觉也是同样的(见第⑤段相关表述),这样的音乐人生缺乏创造性。你赞成这两种观点吗?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4题。

    戆   子   记

    【清】谢济世

    梅庄主人在翰林。佣仆三:一黠、一朴、一戆①。

    一日,同馆诸官小集,酒酣,主人曰:“吾辈兴矣,安得歌者侑②一觞乎?”黠者应声曰:“有。”既又虑戆者有言,乃白主人,以他故遣之出,令朴者司阍③,而自往召之。召未至,戆者已归,见二人抱琵琶到门,诧曰:“胡为来哉?”黠者曰:“奉主命。”戆者厉声曰:“吾自在门下十余年,未尝见此辈出入,必醉命也!”挥拳逐去。客哄而散,主人愧之。

    一夕,然烛酌酒校书。天寒,瓶已罄,颜未酡,黠者眴④朴者再沽。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曰:“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无损也。多酤伤费,多饮伤生,有损无益也!”主人强之。

    主既而改御史。早朝,书童掌灯,倾油污朝衣,黠者顿足曰:“不吉!”主人怒,命朴者行杖。戆者止之,谏曰:“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主人迁怒曰:“尔欲沽直邪?市恩邪?”应曰:“恩自主出,仆何有焉!仆效愚忠,而主曰沽直!主今居言路,异日跪御榻与天子争是非,坐朝班与大臣争献替。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主亦沽直而为之乎?人亦谓主沽直而为之乎?”主人语塞,谢之,而心颇衔之。由是黠者日夜其短,诱朴者共媒糵⑤,劝主人逐之。会主人有罪下狱,不

    未几,奉命戍边,出狱治装。黠者逃矣,朴者亦力求他去。戆者攘臂而前曰:“此吾主报国之时,即吾侪报主之时也。仆愿往!”市马,造车,制穹庐,备粱糗以从。于是主人喟然叹曰:“吾向以为黠者有用,朴者可用也。乃今而知黠者有用而不可用,而戆者可用也;朴者可用而实无用,而戆者有用也。”养以为子,名曰戆子云。

    【注】 ①戆:迂愚而刚直,憨直。 ②侑:劝人饮酒进食。 ③司阍:守门。④眴:用目光示意。⑤媒糵:酝酿之意,比喻定计陷害。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辈兴矣              阑:残尽

    B.主人强之              颔:点头同意

    C.由是黠者日夜其短      伺:伺候

    D.会主人有罪下狱,不    果:实现

    2.以下各组能直接表现戆者“忠直”的一组是

    ①召未至,戆者已归

    ②挥拳逐去,客哄而散

    ③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曰

    ④多酤伤费,多饮伤生

    ⑤谢之,而心颇衔之

    ⑥即吾侪报主之时也

    A.②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①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为“戆子”作记,其实是借戆子宣泄心中的郁愤,剖示耿直忠诚之心,也是对朝廷吏治、君主视听等弊端的一种讽刺与揭露。

    B.文章善用对比手法,戆子与黠者的言行对比,黠者自身前后的行为对比,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仆人的“可用”与“不可用”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C.本文是一篇文字简练、带有寓言性质的传记文。其中黠、朴二人是朝中奸佞小人和平庸俗人的化身,而戆子则是忠诚正直官吏的写照。

    D.本文借戆子厉斥歌者、夺酒劝主、沽直之辩这三件事情,描写了主人由不开心、勉强接受到心中感佩的情感转变,阐明了明辨忠奸的重要意义。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尔欲沽直邪?市恩邪?(3分)

    (2)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

    (3)主人语塞,谢之,而心颇衔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以下2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兰 竹 诗

    郑板桥

    四时花草最无穷,时到芬芳过便空。

    唯有山中兰与竹,经春历夏又秋冬。

    1.钱起的诗是如何表现暮春景象的?(5分) 

    2.上面两首诗歌所表现的情趣和意境有哪些相似之处?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5)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________。(苏轼《赤壁赋》)

    (6)民生各有所乐兮,________。(屈原《离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神秘的战栗

    刘克敌

    ①公元前514年,一位伟大的波斯皇帝大流士一世率领百万大军西征希腊。当他登高远眺,看到自己的部队正在踏桥西渡时,突然萌生出一丝悲凉:如此生龙活虎之战士纵然不牺牲于战场,数十年后也必然化为尘埃。他思来想去,悲从心来,禁不住潸然泪下。可以想见,这位伟大帝王的内心深处,那一刻一定有神秘的战栗掠过—— 这该是灵魂的洗礼、良知的发现,更是对造化的敬畏、对人生的慨叹。在那一刻,这位君主所感受到的,不再是自己的权力有多么大,而只是感到人类的渺小和宇宙的永恒。他所能领悟到的,恐怕就是“刹那见终古”的境界吧。

    ②混迹于滚滚红尘之中,我们似乎应该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不是吗?当酷暑难挨的夏日,你的午睡被鸣蝉的聒噪所惊醒,于不经意间瞥见窗外那一枝摇曳的树枝时;当秋风袭来,你站立水边看那片片枯叶坠入水中时;或者在漫长的旅途中,邂逅一双纯洁而又美丽的眼睛然后又不得不分手时;或者在寂静清冷的冬夜,聆听到远方传来的一声汽笛时……每当此时,是否你的内心深处,会像春风吹过湖面激起一层涟漪,使你感到一阵莫名其妙的悲哀,产生那神秘的战栗?

    ③遗憾的是,我们当中的许多人,对于这种人生的悲凉感和幻灭感,已经没有体验,抑或不再有时间体验——因为平庸的我们,都活得实在过于匆忙,以至忘记了拨动那可能生锈的心弦。

    ④这是怎样的不幸和悲哀啊,可惜我们不能发现,或者说不愿发现。面对一个日益沉沦的世界,好像我们已做好与其一同沦陷的准备。

    ⑤——倘如此,则人类存在的价值何在?

    ⑥人类本不能指望上帝的拯救——假如有,上帝的旨意其实也必然是让人类自救,但迄今为止,人类好像还没有表现出这样的自觉和能力——追求物欲的力量看来总是大于追求精神的力量,我们似乎只有束手待毙,悲夫!

    ⑦唯一的出路在哪里?大概还是只有回到内心。心弦如果生锈,那就设法把它擦亮吧,至于得到拯救的机会有多少,且不去管它,聊胜于无毕竟也是一种希望。

    ⑧1888年,时已近疯狂的天才大哲学家尼采在被好友接送回家的路上,竟然即兴创作出一首后人命名之为《威尼斯》的极为优美感伤的诗歌,这该是他幸福的绝唱:

    褐色的夜,

    我伫立街头,

    远处飘来歌声;

    金色的雨滴

    在颤动的水面上溅涌。

    游艇、灯光、音乐——

    醉醺醺地游荡在朦胧中……

    我的心弦,

    被无形地拨动了,

    悄悄弹奏一支船歌,

    战栗在绚丽的欢乐前。

    ——你们可有谁听见?

    ⑨在自己生命的终点就要到来之时,尼采又有这么一次心灵的战栗,他该是带着无上的幸福感离开人世的吧。

    ⑩不是哪个人都能有幸感受到如此美丽幸福的瞬间的,即便是天才的诗人也无法从容把握。此时此刻,诗人不同于常人的地方,就在于他不仅能够幸运而深刻地感受此种美丽和幸福,而且可以把它抓住并传达给我们:“我的心弦/被无形地拨动了/悄悄弹奏一支船歌……”这“船歌”不就是诗人奉献给我们并要我们感受的“幸福之歌”和“艺术之歌”吗?

    当然,我们也想成为诗人,但愿望是一回事,而能否实现是另一回事。我们更能指望的,也许只有某种程度的自欺欺人而已。好在这方面,古人已经给我们做好了准备。于是,我们最后看到了陶渊明的聪明与机智、无奈与怅惘:

    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问题解决了吗?可以说没有,也可以说解决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诗人的心弦,应该是雪亮、一触即响的,时刻准备聆听来自宇宙的黄钟大吕之声,让自己的灵魂得以飞升、飞升、飞升……而我们唯一的希望,也只是渴盼自己偶尔会有几丝向上的冲动,如此而已,而已。

    (1)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神秘的战栗”的理解。

    (2)文章第②段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

    (3)“心弦如果生锈,那就设法把它擦亮吧,至于得到拯救的机会有多少,且不去管它,聊胜于无毕竟也是一种希望。”联系上下文,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4)文章最后一段说:“诗人的心弦,应该是雪亮、一触即响的,时刻准备聆听来自宇宙的黄钟大吕之声,让自己的灵魂得以飞升、飞升、飞升……”请结合全文,联系现实,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画家只要精通事物之规律,意识事物之常理,了解事物之常形,便可左右逢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来“搜尽奇峰打草稿”。

    B.日本政府必须悬崖勒马,“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用实际行动反省参拜靖国神社的危言危行,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

    C.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升温,一直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格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D.吴家山森林公园位于鄂豫皖三省之间,悬崖上瀑布叠挂,溪水纵横,飞短流长,宛如银河天降,令游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梵高在死了很多年以后,评论家才像天文学家发现新星一样仰望他,赞叹他,而这一切与寂寞痛苦的梵高毫不相干。

    B.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C.去年入冬以来,少数目无法纪的人,任意偷窃、哄抢电线电缆厂大量物资,损失在百万元以上,目前警方已经立案侦查。

    D.为方便广大学生及家长了解教育收费政策,接受广大群众对教育乱收费问题的投诉或举报,教育部日前开通了教育乱收费举报热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依次填入下列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3分)

    (1)大漠长风,驱车万里,历时一个半月,西域风情,令我如醉如痴。________。

    (2)水击石溅,________引得满溪水花粲然,应声起舞熠熠山泉披覆着满身音符。

    ① 冰山覆雪峰,天池冰未融,古道伴长城,青海湖水涩。

    ② 冰山覆雪峰,古道伴长城,青海湖水涩,天池冰未融。

    ③ 如小弦滚指弹拨,切切淙淙。

    ④ 切切淙淙,如小弦滚指弹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运用 共 1 题
  1.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大学生实习与就业息息相关,

    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竞争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某媒体在网上就大学生实习问题进行了调查。情况如下:

    ①您最希望通过实习获得什么?

    工作经验

    实习鉴定

    正式工作机会

    其它

    69%

    7%

    21%

    3%

    ②您最希望通过实习提高哪方面的能力?

    专业技能

    人际交往能力

    实践能力

    其它

    21%

    26%

    51%

    2%

    请整合以上两组数据的主要信息,写出结论,并给高校就大学生培养提出合理建议。

    (1)结论:________(3分)

    (2)建议:(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仿写题 共 1 题
  1. 仿照句中的画线部分,续写两句话。要求所写内容与首句有关。

    只要不失去信念,一棵纤细的小草,也能让你感到盎然的绿意一方嶙峋的瘦石,也能让你品味出不阿的风骨;________ ,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动物学家和一位物理学家在饭店里探讨动物飞翔的原理,得出一致结论:凡是会飞的动物,其形体构造都是身躯轻巧、双翼修长的。

    恰巧一只大黄蜂飞来,落在餐桌上。两人探头细看,不禁面面相觑,一阵尴尬。原来大黄蜂不仅身体肥胖笨拙,而且翅膀短小。动物学家生气地敲着桌子说:“根据生物学原理,它不可能飞起来!”物理学家也困惑地摇着头说:“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它应该是飞不起来的。”

    这时,一直在旁边的服务生忍不住插话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啊,大黄蜂必须飞起来,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两位专家听后,不以为然地大谈特谈起生物学和空气动力学的原理。服务生似懂非懂地回答说:“幸亏大黄蜂不懂什么生物学和空气动力学,否则它可能从此再也不想、也不敢飞起来了。”

    要求: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